No.95:櫻花
李果從汝國公司離職,進入了學校,當了一位教師。
這所學校是私立學校,離住處也稍微有點遠。
因為是小學,沒有晚自修。但,她會留校把學生作業改完,然后坐車去汝國公司。有時候作業多了,她便把學生還未批改完的作業帶到汝國公司里。然后等他下班,一起回家。
有時候他不用加班了,他便開車來接她。
很日常的生活,充滿了人間煙火。
她的日子像是有了他而充實,又像是有了自我而充實。她忙著備課,改作業,閑暇之余忙著畫漫畫。
手游她幾乎很少碰了,除非白遼和賴茂他們三番五次的請求,她才會上線。
李果知道,他們愿意帶她,純屬是因為,她上線,汝國才會上線。
李果與他們溝通的軌跡并沒有因為她離開了汝國的公司而顯得生疏。他們會問李果關于學校的事情。
李果會告知他們,一年級的學生極其有趣。因為他們剛剛脫離幼兒園,小學與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不同。對于幼兒教育一直以趣味為主的學習氛圍,到小學了,讓他們正正經經地在座位上坐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甚至有的活潑的小孩,上著課忽然間就跑出去教室外面玩?;蛘吲艿絼e的同學座位上說話。
你和他們長篇大論說道理,他們壓根聽不進去。所以一年級的老師才是小學里神氣的存在。她們總是變著法來讓他們正二八經坐好聽課。
李果是教三年級的,不過,倘若一年級老師臨時有事請假,空堂的她就需要頂上去。她也見識過一年級學生的熱鬧。甚至還被天真無邪的學生直言不諱地吐槽說她的字不好看。李果哭笑不得。
但是,她還是有被人稱贊的優點。她用自己的漫畫贏得這群小朋友的喜歡。有的小朋友下課了,還會跑到辦公室,拿著自己的作業本,讓老師畫一個他的樣貌上去,這樣他就不用寫名字了。
李果也沒有想到,賴茂和白遼他們竟然能聽得津津有味。
賴茂還揚言說:“讓我給他們上一節課,就一節課,分分鐘搞定這群小鬼。”
白遼無情吐槽:“教什么,吹牛皮?!?p> 所以人又再次不厚道笑了,說白遼話語精辟。
快樂隨著他們童年的腳步奔跑。
李果竟然不知道,她的快樂也悄然無息地跑來。她在短視頻里面火了,應該是她的漫畫在短視頻里面火了。
其實她不懂玩這個,賴茂有趣的性格比較鐘情。他把李果畫的一些漫畫放到網上,網友覺得有趣,一傳十,十傳百,李果在不知不覺間靠近了自己的夢想。她的漫畫終于被更多的人看到。
她的畫風更多以Q版為主。有愛情故事,有社會意義故事,有生活片段故事。
有好些網友喜歡的愛情故事,人物原型是張勇武和毛依依。
畫他們的故事,也是源于依依的一句話。依依玩笑地和李果說,她畫畫好,好希望李果能把她的故事畫一畫。
畢竟一個人的青春沒幾回。用文字或者畫稿來記錄,何其有幸。
李果聽進心理了,于是覺得以依依和五哥為原型創作了一部漫畫。當然,故事的情節也極其真實。畢竟依依可是她無話不淡的閨蜜。
有意義的畫稿,是李果以被拐兒童為原型,畫的一些尋親漫畫。這一內容,每一張開頭,她都會把走失兒童真人的照片放在前,這是一份尋人啟事。然后,后面會用漫畫完原。她的目的就是希望她的漫畫多一個人看,走失兒童的家庭就多一個傳播渠道,多一份希望。
她有這一初衷是因為印徵的故事。李果在追問汝國關于他的高中生活,才得知印徵師兄的故事。
印徵師兄三歲的時候和父母去公園玩被人販子拐走了,而后,人販子賣給無法生育的親戚。四歲時,買家上山干活雙雙被毒蛇咬死。那一年他手腳一直在脫皮,鄉里人都覺得他患有疾病,沒人愿意收留他。不久,他就被送到了福利院。在福利院得到了求助,身體痊愈。同年,他被城里一對高學歷丁克夫妻領養了。
他隨城里父母生活了十多年,在高一那年,自媒體發展迅速,養父母無意間看到網上的尋人啟事,三歲的照片與四歲的差別并不大。養父母很疼他,小時候拍有好些照片。養父覺得此事不簡單,畢竟印徵是被他們領養的。雖然福利院說他父母雙亡,他依然不放心。于是便去公安局做了登記。不久,公安局便有信息來,印徵的生父母并不是登記已經離世的那對父母,他的親生父母正是常年尋子的父母,印徵是被拐的。養父母認真地告知印徵,印徵是一位很共情的孩子。他理解親生父母的煎熬與辛苦,他也恨人販子。同時,他感謝真正的養父母。
對比起其他的被拐兒童,印徵是幸運的,他的養父母不是買家,而且還是高知識分子,和諧的家庭帶給他向善的心。
善良上天會不負的。他的親生父母和養父母竟然在同一所城市,養父母希望他能多回親生父母那邊,陪陪他們,彌補他們,他們這十多年太艱難了。
他并沒有因為認回一個家庭而失去一個家庭。他也并沒有介意親生父母家庭的簡樸,他也沒有留戀養父母優越的家庭。
對于親生父母,他是心疼的,因為他無法替他們體會十多年等待的痛苦。對于養父母,他是感激的。他也認真學習,報答他們。這些年的融合,兩個家庭勝似一個家庭。
李果知曉印徵的故事,才萌芽畫出那一期尋愛歸家的漫畫。每一幀漫畫,她也都溫馨提示。如果小孩丟失了,要第一時間報警。電視上說,失蹤二十四小時才能報警,是誤導。這二十四小時正是尋找的關鍵時間。
而她的生活片段漫畫就是和汝國的日常,還在連載中。
她的漫畫火了后,好多網友都在留言讓她催更。
當然,她也遇到了人紅是非多的波折。有網上質疑她生活片段的漫畫太假了,甚至還質疑她抄襲別人的小說。李果很堅定立場,一一認真回復,都是自己和男朋友的日常。汝國那受得住李果被鍵盤俠欺負,親自出馬進行認證。賴茂和白遼,更是在網上開啟了四嫂保衛戰。
依依也讓師妹發到校園網,本校人的親眼見證讓那些挑事者啞口無言。
經過這一輪的輿論風波,李果更紅了。甚至上了地方電視臺新聞的報道,報道的是她那尋愛歸家的正能量漫畫。
李果終于被注上漫畫家的標志。
人只要肯堅持,別人口中的白日夢說不定那一天就成真了。
李果不知不覺間通過自己的努力與他靠得更近。他的出現是驚喜,也是天意。
假如愛有天意,天意難違,世間美好。
李果還收到了一家出版公司的邀請,希望能出版她的《尋愛歸家》,盡一份綿力,愿天下無拐,更希望那些被拐的兒童都能歸家。
李果果斷接受,這家出版社汝國當然也幫李果把過關,是正規的出版社。
出版后,書本受到各界的支持,在如今電子時代,她這本書質能如此受歡迎真的預料之外。原本出版社是想著做公益的,無形中反而讓他們增加了收益。
而李果她自己的這份收益,一些給父親防老,一些給舅舅做流動資金,大部分的她捐了出去,做公益。
簽約李果的漫畫平臺乘勝追擊,給她在線下辦了粉絲見面會,更大宣傳這本公益書。
李果開始了全國各地的宣傳,因為她明白,她的書分布的城市越多,走失兒童的家庭就多一份希望。
她暫時放下了教師工作,追逐著夢想。
2022年一月中她在武漢,1月23日凌晨,武漢封城,她和團隊滯留在酒店,她們這一刻和武漢全城人員共患難。
新冠病毒的爆發,讓武漢,讓全國都陷入了恐慌。國家用她的強大安撫了全國人民。那一刻,全國各地萬眾一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都在支援武漢。
李果她們認真按照醫護人員的指示,每天都在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汝國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他恨不得立馬飛去武漢,打敗病毒,把愛人救出來。
他每天隔一個小時就發信息問李果,她回答,證明她是安全的。
四月八日,武漢解封,76天的抗疫,太多生離死別。病毒沒有完全戰勝,國家的強大讓我們戰勝了恐慌。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p> 艾青這首《我愛這土地》,是我們愛這個國家,愛這片黃土,內心最真的表達。
李果當時在武漢的見面會很簡單,人員也不密集。她和團隊人員感染上病毒的風險減低了。她們提心吊膽度過好長一段時間,大家沒有感染到病毒。
武漢櫻花開了,她們緊繃的心也開了。
而,那些因為這場病毒離世的同胞,每個人都會帶上一朵櫻花去往天堂吧。櫻花在天堂開時,他們把美留給了人間,留給了我們還活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