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朵爸看見自己的父親一只手捂著左腹,一看就真的是胃痛了,他臉色鐵青,看見朵爸后,深呼吸了幾口氣,忍住沒有發火。
朵爸的父母跟杜建的目前道別后,讓杜建第二天幫朵爸將書包拿到學校,他們就朝家走去。
一路上,朵爸的父親一言不發,母親則是安慰他,告訴他不能隨便亂跑,就算要去同學家,也要告知村里其他小伙伴一聲。
在那個普通家庭沒有電話和手機的時代,孩子突然不回家真的讓人很擔心。
朵爸也知道自己錯了,所以一直都默不作聲,專心聽目前的勸解。
但是,沒有人知道,他此時的心里是多么的開心,原來在自己家里,跟父母在一起,這才是最幸福的。
他下定決心,以后再也不亂跑了。
只是,當他看到父親一直捂著左腹,他就無比后悔自己沒有及時將藥帶回家……
“跪下!”
回到家后,忍了很久發父親怒氣沖沖地喝道。
朵爸毫不猶豫地跪在地上,這是他第一次被父親懲罰下跪,連媽媽也猶豫了一下沒有阻攔。
“你知道我和你媽找了你多久嗎?我們今天去犁了一天到晚的地,回家發現你沒有回來就到處去找你……”
“我們去小新村找你……去戈必村找你……去學校里找你……一路找到了五星鎮,都已經去派出所報了案。”
“我們到現在晚飯都沒吃,我的胃也痛了一天,還等著你的藥呢……”
面對父親的指責,朵爸沒有任何辯解,他知道自己錯了,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
父親越想越氣,抬起手就想打朵爸,被母親攔住了。
這一次事情,成為朵爸心里的一個結,他想學電視里演的那樣,親口跟父親說一聲“對不起”。
可惜,他說不出口,農村長大的娃娃,沒有那么多豐富的感情,更喜歡將自己的想法藏在心底深處。
這件事過去幾個月后,朵爸就讀三年級了,他跟杜建的關系也沒有之前好了。
這一天,他又闖禍了。
村里一個叫王紅玲的女生,比他大兩歲,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跟他吵架。
那個時候農村孩子吵架很有意思,他們覺得說對方父母的名字是一種侮辱。
于是,他們的吵架是這樣的。
王瑋:“王建剛!”
王紅玲:“你爹!”
王瑋:“蔡花妹!”
王紅玲:“你媽!”
……
王紅玲:“王建才!”
王瑋:“你爹!”
王紅玲:“李若蘭!”
王瑋:“你媽!”
……
他們就這樣重復著,一個人覺得這樣罵人殺傷性很大,另外一個人覺得侮辱性很強。
最后,發展到了動手。
王瑋走在前面,王紅玲非常惡毒的在后面將自己的雨傘去勾王瑋的腳。
可是,王瑋走得太快,腳下力度不小,王紅玲的那把傘質量不佳,雖然成功將王瑋絆倒了,可那彎把也脫落了。
被絆倒的王瑋大怒,不管身上的擦傷和疼痛,起身將王紅玲手中的傘搶過來,順手就打了王紅玲一下。
他本想狠狠打王紅玲一頓出氣,可他忍住了,打了一下后就將傘扔到一旁的荊棘叢中。
原本這事到此也算完了,畢竟都是小孩子,平時有個爭吵打鬧很正常,畢竟在那個年代,大家都還算通情達理。
可是,王紅玲的父母不那么認為,特別是王紅玲的母親蔡花妹,此人在村子里屬于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全村上下男女老少被人吵了一個遍。
所以,人們背后都叫蔡花妹“毛辣叮”,毛辣叮是一種比較危險的蟲子,一般在夏末秋初的樹葉背后,身上是鮮艷的顏色,不小心的人碰到一下,就會又癢又痛。
農村有種說法,被毛辣叮觸碰到,要第一時間將其處決,然后擦清涼油才能減輕痛楚。
所以,當蔡花妹拿著破傘找上門的時候,朵爸的媽媽李若蘭沒有與其爭吵,而是痛快的賠了五元錢。
那個年代,朵爸每年上學的建校費只要八元,他每個星期的零花錢是五毛錢,一天一毛錢。
這五元錢相當于朵爸十個周的零花錢,差不多是他們家一年凈收入十分之一。
所以,當時爸爸從懷里艱難地掏出這五塊錢的時候,朵爸心里忐忑不已,因為他他知道爸爸的“陳香露白露片”已經吃完了,這錢應該是爸爸的買藥錢。
這一次父母都沒有批評朵爸,但朵爸心里依然無比難過,特別是看到蔡花妹那趾高氣揚的模樣,讓他心里更加憤怒。
母親覺察到他心中的怒火,安慰他,讓他化悲憤為動力,好好學習,要在成績上超越王紅玲,這才是最好的報復。
朵爸也做到了,他的成績越來越好,一次次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直到王建才那年因為下水救人,沒有再上來,朵爸的人生從此改寫,成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