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們還不知道具體工作內容呢,你不得好好嘮叨兩句,介紹一下啊。”刑超雖然不知道張曉東最近在做什么,作為好友卻是按下心頭疑惑,幫著解圍。
“跟咱們學的市場營銷沾邊,喊你們過來主要工作就是拉人拉客戶,具體內容得實踐上手以后才能明白,嘴上三兩句也說不清,還是那句話,都是兄弟,想要過來一起創業的隨時歡迎。”張曉東誠懇的介紹了大概內容。
人嘛,如果把自己的脾氣放在首位,那他做什么事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解氣為先,怎么說張曉東上輩子活了三十多,這些在他人眼中落面子的小事,對他而言不過尋常。
張曉東對李偉這人的脾性也是了解的,既然對方不愿過來,也不講究,只希望多年后兄弟若是聚首,別說什么不帶他云云。
外國是什么情況不了解不敢說,在華夏,很多事情都是通過飯桌談攏的,這不是籠統的酒桌文化,而是通過一種面對面交談,利用面部表情的捕捉確定話語真假的一種辦法。
最終過來的只有喬勇、刑超二人,不過在張曉東看來,有兩人也差不多夠用了。
畢竟,同學都是技校生。
雖說不該以學歷看人,但現實情況擺在那里,有學歷的再差,放在大環境里比較起來,大多數比技校的人學的快些。
以前的張曉東也覺得自己能力不差,為何被一張紙質憑證攔住,直到現在,做為自主創業的投資人,才算懂得了這些個彎彎道道。
隨著喬、刑二人入職,幾人的聯系相比之前更加緊密,張曉東在之后的兩天里通過飯桌聚會確定主客立場,開始布置工作任務。
“咱們兄弟歸兄弟,可不能讓外人以為我是在忽悠人,這里有兩萬塊錢,你們每人拿一萬,算是提前付的一個月工資。”雖說是同學關系,但到了社會,人的心態難免有些變化,張曉東為了讓兩人安心做事,提前支付一筆薪水也算證明自己不是在胡鬧吹牛。
“當然,你我同學一場,這每月一萬塊錢的工資只是暫時的,做的好的話,工資翻倍什么的都不叫事,以后公司融資上市的時候,分紅也不會落下誰,到時候,你我就是公司的元老股東。”
當然,既然進了社會,也不能一味講同學友誼,一些算是真誠的告誡也是必須的,張曉東緊接著打了記預防針。“做好了大家都得好處,但若是偷懶耍滑,以后雖能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分錢可就沒那位的事了。”
“必須的東哥,就該這樣。”二人一臉喜色。
08年的技校生畢業就能找到一萬塊一個月的工作,是誰都該偷著樂呵,這工資放在后世也算很高了,刑、喬兩人自然無二話。
……
“超哥,明天你在鳳臺周邊轉轉,看看哪個寫字樓有地方出租的,找個樓層租下來,畢竟,咱們都成立公司了,總不能連個開會辦公的地方都沒有。”三人以同學身份在一個屋檐下做事,如何稱呼也是讓人頭疼的事情。
所幸,張曉東不是死板講究之人,主動統稱‘哥’,這樣大家都自在些,不會有那種身份不等的尷尬。
“租多大的?”
“地盤的話,先租上兩三個辦公室,總面積在1000平左右就行。”也是沒錢,要不然,以外賣行當來說,客服這塊就有一大堆人手,行政,外賣轉送員,做技術的,做市場的,等等。
辦公場所小的話人都擠不下。
現在才剛剛起步階段,張曉東是這樣考慮的,先租個小點的湊活,等到平臺做起來以后,再把客服這塊剝離出去,另外找個大點的地方安置。
“這筆錢待會兒走公司賬戶劃給你,你也知道,公司剛起步,還沒找到人手,財務這塊你累點,一肩挑吧。”各種地方都得花錢,張曉東干脆把財務這塊也丟給刑超。
這樣的工作安排也是希望公司在做大以后,有個自己信賴的幫手能夠在各部門幫襯自己。
“那我呢,張哥。”喬勇看到同伴分配了任務,也急切的想要表現出自身價值。
“勇哥的話,你就是咱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部長,負責多多招募人才,做咱們外賣這行,人手一定要多。”張曉東打算把工作中還算重要的人手招募工作交給喬勇。
“招人的時候有一點要注意,騎手方面不需要看他學歷,要挑那些真心想賺錢的,能夠長期穩定,肯吃苦的人;當然,有興趣但時間不多,只想做兼職的也要,這兩者要區分開來。”張曉東又做補充。
“能全職的月薪5000包住宿包代步工具,兼職的隨意,但是沒有住宿和交通工具提供,這一點你在招人的時候一定要當眾說清楚,省得到時候扯不清。”
外賣行當如今還只是個概念,就連最早產生做外賣想法的王金都得再等一年才進場。
張曉東很是仔細的把具體要求說了一遍,喬勇一邊聽著,一邊拿著手機做記錄。
在張曉東的構思中,因為平臺屬于剛剛成立,做眾包模式的兼職送餐員肯定很少,這就需要自己公司充當主力,提供大量的專職送餐員拓展市場。
只有等到平臺做大,外賣送餐的模式被廣為熟知后,大量兼職騎手進場,才能逐步剝離專職送餐這項業務。
雖說把事物交給了同學兼手下兩人手里,張曉東卻不敢真放開心思不聞不問,他每天都會在跑市場的空暇時候追問進展和困難,這不,就在辛苦調研的途中,還在打電話問情況。
至于這調研任務么,一個字,吃!
張曉東在各大人流匯集的超市,商場,站臺都有留下身影,挨家挨戶發傳單講政策。
作為一家外賣平臺,商家是一切事物的發端,只有把大量的商家拉到平臺來,才能展開后續的工作。
當然,這外賣平臺和群眾點評還是有區別的,群眾點評的出發點是為了發掘更多美食,以及避免雷區。
外賣平臺的任務則是發掘更多安全可靠的商家,至于好不好吃,價格是否優惠等問題則留給顧客做出評價。
就好比張曉東眼前的商家,裝修看著挺新,像是剛開不久的門店,但不知道是價格或者口味不好的原因,大中午竟然看不到人流出入門店。
張曉東看到這般情形,心里有些考究,笑著走進門店。
“老板想吃點什么。”出來迎客的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看起來挺斯文的樣子。
“想吃的東西有點多,怕老板做不過來。”張曉東微笑著開了個玩笑。
“……”老板也有些懵,以前沒遇到過這種對話場景的。
“是這樣的,我公司做了家線上點餐平臺,現在面向商家朋友優惠開放中…”張曉東一邊說著一邊遞給店老板一張A4紙大小的廣告紙,紙張上詳述了平臺的優勢和要求。
“謝謝了,我這情況你也看到了,一天賣不了幾份飯,都準備關門了。”店老板一聽到開頭就聽不下去了,又來一個推銷廣告的。
“這正是機會,淘金網和金東聽過吧,類似大佬的營銷模式,我們通過平臺推送你們的產品,為你創造出更多點擊率,增加顧客,提高營收…”
“謝謝,真不用。”店老板有些不爽,又不好太過暴躁的說狠話,只想讓眼前人趕緊走。
“好吧,這個給你留下,相信你會來找我的。”看這情形,張曉東也不再多說什么,微笑著離開,去往下一家。
一切的拒絕都是因為陌生,一切的機會都處在未來。
人的一生到頭會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機遇,也會后悔,但已經無用。
類似的場景發生了很多,可笑的是,生意好點的商家反而會認真聽取介紹,生意慘淡往往一臉漠然,很奇怪。
廣撒網,多撈魚,這句話說的一點不差。
第一天是張曉東這位老板親自上陣發傳單,后面幾天連帶刑超和喬勇招募的十幾名員工跟著一起宣傳,效果逐漸顯露出來。
除開極少部分當場答復簽訂合同的,很多商家在看到詳細介紹后,陸續打電話過來咨詢事宜。
對商家來說,紙上內容太有誘惑力了,除開需要給平臺支付12%的傭金,其他押金保證金什么的一律不需要。
餐飲行業大家都懂得,做一份賺一份都算是良心賣家。
商家心頭一合計,一道餐品賣十塊錢的話,自己拿到手上還有九塊之多,這跟無本買賣差不多了。
反正門面開著也要交錢,多個渠道當然更好,就算平臺失敗破產,沒有保證金之類的約束,自己也能全身而退,有這種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后世的丑團飽了么這些個平臺傭金都在18%左右,張曉東重生前聽說丑團的抽成還要往上提。
后世的市場可是擠滿了商家,競爭的壓力導致商家為了爭奪份額,拼命壓低餐品價格,利潤好似擠干了的海綿,油水全被平臺抽走。
張曉東這么做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在公司體積很小的時候,若不能壓低自身利潤率,放任商家攫取利潤,他拿什么去占領市場。
當然,張曉東又不是圣人,可不會無償為商家服務。
張曉東心中暢想著,等到將來,祖團搶先占領了整個山頭,擁有話語權的時候,想要創造利潤也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