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王者之宴(二)
“不過Archer,其實有沒有圣杯對你也無所謂吧,你也不是為了實現什么愿望才去爭奪圣杯的。”伊斯坎達爾見場上的兩人都沒有說話,不由得自己開口打破沉默。
“當然。但我不能放過奪走我財寶的家伙,這是原則問題。”吉爾加美什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也就是說什么呢?難道有什么原因道理嗎?”伊斯坎達爾仍舊有些不明白。
“是法則,身為王的我所制定的法則。”吉爾加美什立刻開口回答道。
聞言,伊斯坎達爾嘆了口氣道:“真是完美的王啊,能夠貫徹自己定下的法則。但是啊,我還是想得到圣杯,我的做法是想要了就去搶,因為我伊斯坎達爾是征服王嘛。”
“哼,只要你來犯,我就能制裁,這沒有絲毫商量余地!”
“那我們只能戰場上見了。”
相異而又彼此對立的立場,使得兩者只有在戰場上分出勝負,所以兩者嚴肅地同時點了點頭。
“——不過archer啊,總之我們先喝酒吧,戰斗還是放到以后再說吧。”
“當然,除非你根本看不上我帶來的酒。”
“開什么玩笑,美酒當前,我怎么舍得不喝。”
阿爾托莉雅此時已經分不清騎兵與弓兵兩位英靈此時是敵是友,她只得默默坐在一邊看著二人。
片刻后,她終于向Rider開了口,“征服王,你既然已經承認圣杯是別人的所有物,那你還要用武力去奪取它嗎?”
“——嗯?這是當然啦,我的信念就是「征服……也就是「奪取」和「侵略」啊。”
而這個回答顯然令阿爾托莉雅十分的不滿意,因為她想起了那個因為自己的欲望而將不列顛陷入戰火之中的卑王伏提庚。
但她還是壓抑住自己內心的情緒問道:“那么你為什么想要得到圣杯?”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當阿爾托莉雅問出這個問題后,伊斯坎達爾撓了撓自己的頭,然后不好意思的笑了。
他呷了口酒后回答道:“想要重新變回人類。”
這真是個出人意料的回答,就連一旁身為御主的韋伯也不由得“啊”了一聲之后,以幾近瘋狂的口吻喊道:“哦哦,你!難道你還想征服這個世界——哇!”
在以一個彈指讓自己的御主安靜下來之后,伊斯坎達爾慫了慫肩膀。
“……雜種,你居然為了這種無聊的事情向我挑戰?”吉爾加美什的眼中充滿了不屑。
但是伊斯坎達爾的表情卻無比的認真。
“我說,就算以魔力出現在現界,可我們說到底也只是從者,原本是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雖然感覺有那么點可笑,但你們真的就滿足了嗎?”不等其他人回答,他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滿足。我想轉生在這個世界,以人類的姿態活下去。”
伊斯坎達爾說的沒錯,就算他們能實體化。穿著、飲食等等與人類無異,但其本質也不過和幽靈差不多的存在。有別于人類。
吉爾加美什與阿爾托莉雅都沒有打斷他,想聽聽他接下來還會說些什么。
“身體是「征服」的基礎,擁有身體,向天地進發,實行我的征服——那樣才是我的王者之道。但現在的我沒有身體,這是不行的。沒有這個一切也都無法開始。我并不恐懼什么,我只是覺得,我必須擁有肉體。”
吉爾加美什仿佛在認真傾聽Rider的話語一般,從始至終只是默默地喝著酒。仔細觀察后,能發現此時他露出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奇特表情,用笑來形容的話或許有些牽強,但與之前他一貫的嘲笑表情相比,此時的笑容更包含了一層陰狠。
“決定了——Rider,我會親手殺了你。”
“呵呵,現在還說這種話。你也趁早做好覺悟,不光是圣杯,我還打算把你的寶物庫洗劫一空哪。如此的美酒讓征服王喝到了,你可真是太大意了。”伊斯坎達爾粗狂地大笑起來。
但此時還有一人,雖然參加了酒宴但至今沒有露出過一絲笑容。而伊斯坎達爾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喂,我說saber。你也說說你的愿望吧。”征服王將話題轉向了阿爾托莉雅。
在短暫的沉默后,這個嬌小的少女開口了,“我要改變命運,改變不列顛在我手中覆滅的結局。”
在阿爾托莉雅說完后,眾人沉寂了許久,就連在一旁的愛麗絲菲爾和韋伯都說不出任何話來,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亞瑟王追求圣杯的目的居然是為了這個!
“——我說,騎士王,不會是我聽錯了吧。”伊斯坎達爾終于打破了沉默,不知為何,他的臉上充滿了疑惑。“你是說要「改變命運」?也就是要顛覆歷史?”
“是的。無論是多么難以實現的愿望,只要擁有萬能的圣杯……”阿爾托莉雅說著說著突然卡住了,她的腦海中回憶起葉軒曾經說過的那些話。
在確認眼前的少女并沒有在開玩笑后,吉爾加美什卻哄笑了起來。
“有什么好笑的!?”阿爾托莉雅實在不明白。
“被萬民稱頌的王。居然會否定自己的作為?哈!這怎能讓人不發笑?杰作啊!saber,你才是最棒的小丑!”
與此同時,征服王也皺起了眉頭,有些不悅地注視著阿爾托莉雅,“身為王者卻對自己治理國家的結果感到不滿意,那只能說明他是個昏君,比暴君還差勁!企圖顛覆歷史這種愚蠢的行為,是對你所構筑時代的所有人類的侮辱!”
“身為王者,就應該通過正確的統治,建立正確的秩序,拯救自己的臣民。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阿爾托莉雅眉頭緊鎖,用鋒利的語言反駁道。
“那你就是「正確」的奴隸么?”伊斯坎達爾諷刺道。
“你要這么說也行,有為理想獻身的勇氣才配做王。”阿爾托莉雅沒有一絲疑慮的點了點頭。
雖然兩人都以使人民幸福為基本準則,但兩人的理念相去甚遠。
一邊是祈禱和平。一邊是希望繁榮。鎮壓亂世的王與卷起戰亂的王,兩人的理念自然不可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