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將近一周,眾人才終于走出了森林。
這期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習魔法而放慢了進度。
雖然伊碧絲還有不少信徒因為各種原因飽受苦難,但是以兩人現(xiàn)在的水平,就算趕到了也會束手無策,所以不如先把魔法學好。
根據(jù)黎的記憶,他們所在的地叫做北荒,是星羅大佬北部的地域,她們之前所在的那個森林在北荒高原的中部,而根據(jù)伊碧絲所指的方向,趕路四個多月就會到達大陸邊緣看到無盡之海。
也就是所兩人最多有四個多月的時間學習魔法。
而根據(jù)君克大概的估算,以這個速度和路程來算的話,這一段距離幾乎已經(jīng)跨越了整個前世的亞歐大陸了的距離了。而北荒其實更像星羅大陸北部突出的一個半島而已。
可想而知這個世界版圖有多大。
這一周以來,伊碧絲和君克每一天都在冥思苦學,在不錯的天賦加持下也已經(jīng)小有成就。
按照黎的說法兩人已經(jīng)有了普遍標準下魔法學徒的標準了。
即達到調動魔法進行最為簡單的施法的標準。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魔法了。
關于魔法的種類可謂千奇百怪,在精靈的魔法發(fā)家史里,最早其實只有元素魔法,主要用途也是用于戰(zhàn)斗,而在后來數(shù)萬年的發(fā)展中衍生了各式各樣的魔法種類。
其中就包括治療類,防御類,死靈類,防御類,天氣類等等等。
在無數(shù)法師的智慧發(fā)酵下,誕生的新魔法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難以劃分在已知種類中的就會泛生出新種類。
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法師們開始往這奇怪的方向研究,致力于發(fā)現(xiàn)新的體系魔法。新類型的魔法也因此層出不窮。
所以在某個最強又又又搗鼓出一個全新領域的魔法后。帝國會議提出了《魔法分類改制》的提案,全票通過。
自那以后,受到白銀帝國的影響,整個大陸的法術也被分為了三大類型,分別為:
戰(zhàn)爭魔法,通用魔法,禁忌魔法。
當然,其中的分類原理并不是字面上那么簡單,而是通過對法術進行各個方向的評級最終劃定的。
不是說就沒有通用魔法運用于戰(zhàn)爭,戰(zhàn)爭魔法運用于日常的情況。
不過自從白銀帝國封閉以后,大陸上對于魔法的三大分類也逐漸區(qū)于字面意義。
而君克和伊碧絲最開始要學習的就是通用法術里面的:照明術,引火術。
哪怕這個世界打火石普遍存在且被眾多種族所使用,這兩個法術卻仍是最早誕生的法術之一。
魔法的釋放過程需要將魔力調動構筑對應法的“陣”,這個陣最早時候主要啊平面結果,發(fā)展到如今,基本都是用效率更高的立體結果,而一個“陣”的構筑完成基本也就代表著法術完成。
而在“陣”的構筑思路上,照明術和引火術也代表著最早的兩種構筑思路。
即:轉化與輸出。
通過“陣”的運行,將魔力轉化為光,再根據(jù)光的自然屬性發(fā)散達到照明的效果。
這就是最早的轉化思路,也就是將魔力轉化為實用形態(tài)的構筑思路。與前世的發(fā)電機那樣的原理完全不同的是,這種轉化本質意義上的,而魔力轉化的形態(tài)則會在一段時間內變回魔力形式。
最令君克驚訝的是這最終的魔力轉化結果是沒有損耗的。
轉化了多少魔力,最終都會轉化回來,無論這期間魔力轉化的東西有沒有做功,有沒有釋放能量。
這就意味著魔力會是一種永動能源。
如果說在前世的物理學終結出的宇宙終點是歸墟。
那這個世界如果物質也遵從魔力的這個性質,那這個世界的也就不存在整體熵增的說法,而是永遠固定,也就是所謂的永恒。
當然,這也只是君克根據(jù)目前的魔法知識的簡單推測而已。并不能真正的驗證。
話歸正題,引火術從同樣運用到了轉化思路,將魔力轉化為火元素,但卻引入了一個新的構筑思路:
那就是講轉化后的魔力對外輸出,以此來達到僅僅靠轉化無法達到的效用。
在這轉化和輸出這兩種主流思路得到推廣之后,魔法便迎來了大爆發(fā)時代,開始涌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魔法。
這也是君克第一次真正了解到這個世界的畢竟細致歷史。
不像之前什么大戰(zhàn),什么文明那樣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像是背景板一樣的歷史。
黎所說的關于魔法的發(fā)展史有理有據(jù),十分真實。
就像人類使用工具,使用能源一樣。
那些無比神秘的魔法,是經(jīng)歷了數(shù)萬年,無數(shù)施法者摸索實驗不斷進步才有了如今的地步。這一切其實與前世的科技并無不同。
只是在不同的世界規(guī)則下繁衍出了不同的對規(guī)則利用的體系。
感慨的同時君克也在小心翼翼的完成魔法陣的構筑。
所幸兩個法術都很簡單,以君克和伊碧絲的基礎學會并不難,兩人都在第一次就施法成功。
在此基礎上只需要像練字一樣逐漸熟練就可以又快又穩(wěn)定的施法了。
掌握了這兩個法術之后,荒野生活獲的便利不是一點半點,也難怪會是最早誕生的法術之一了。
熟練掌握了這兩個法術之后就可以開始試著多環(huán)施法了。
而多環(huán)施法,也與君克之前相像中的有所差距。
在君克的理解里,環(huán)就是對應魔法等級也就對應著威力與質量。但是事實并非那么簡單。
所謂魔法發(fā)家史其實是精靈族的魔法發(fā)家史。
在遠古時期大陸上存在的三大智慧種族分別為巨龍,泰坦以及精靈。
而其中泰坦和巨龍對于魔法的使用其實與之前黎所說的施法者使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與軀體天生弱小的精靈不同,泰坦和巨龍身體不僅龐大而且構造特殊,所以也就導致了兩族對于魔法的使用完全駛入了另一個彎道。
將魔法儲存進入自己的身體成為了巨龍與泰坦儲存魔力的方式。
而在之后的發(fā)展中,巨龍與泰坦對于魔法的發(fā)展也逐漸走向兩個方向。
泰坦們開始用魔法改造自己的身體,強化肉體。而巨龍們則將魔法轉化為吐息。
與精靈族比起來,泰坦與巨龍得天獨厚的身體優(yōu)勢給他們解決了太多的問題,簡單粗暴的使用方式卻十分有用。
而精靈們哪怕研究出了眾多魔法,但是卻很難與巨龍和泰坦那種級別力量相提并論。
不過在早期,精靈與其他兩族的交集并不多,三族間也因為土地遼闊所以沒有摩擦。
而精靈族與其他兩大種族靠捕獵為生不同,精靈是吃素的,所以在早期,精靈們所致力研究的魔法大多都是偏向于增加生產力的。
君克知道后不禁感嘆,這不就是勤勞農耕文明的寫照嗎。
然而精靈族這種致力于發(fā)展生產力的愿景沒有多久就被打破了。
第一次泰坦與巨龍之間的戰(zhàn)爭,爆發(fā)了。
或許是同位世界頂端的種族,同樣是將魔力用于自身,雙方都意識到了對方潛在的威脅,于是,戰(zhàn)爭便開始了。
而在這其中的精靈,一方面是因為精靈不能將魔力大量儲存在體內被兩族的忽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特拉希爾的庇護,所以有幸并沒有卷入戰(zhàn)爭。
但是精靈們卻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懼,那種對于強大力量的渴望第一次在精靈們的渴望中占到了上風。
關于如何利用魔法武裝自身的思潮掀起了精靈們又一次研究魔法的狂潮。
預用魔法陣也在這一時期誕生。
在這一時期,主要的研究方向還是如何構筑更強大的陣。
而一個新奇的觀點的出現(xiàn)則徹底將精靈魔法推向了另一個時代,
如果不能讓一個陣變得更強,那為什么不多構筑幾個?看似簡單的想法卻花了精靈族幾百年時間的實踐,多構筑幾個法陣并不是一味的增加或者疊加在一起,而是構筑第二重轉換和輸出關系,這就像將熱量轉化為蒸汽動力再轉化為電一樣。每一換就是多一次的轉化和輸出關系。
至此,一個陣代表一個魔法的時代就此過去:多環(huán)施法的時代就此來臨。
多環(huán)魔法的研究在泰坦與巨龍戰(zhàn)爭的千年里發(fā)展迅速,還沒等兩族反應過來,白銀帝國已經(jīng)在精靈之森拔地而起。
精靈族再也不是兩族可以隨意拿捏的存在。
也是在那以后,巨龍第一次放下了高傲,隨后借助本身強大的魔力天賦創(chuàng)造了龍語魔法,并在后期的戰(zhàn)爭中一度占到了上風。
多環(huán)施法:即是魔法的革命史,同時也是白銀帝國的發(fā)家史。
而發(fā)展至今,泰坦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而巨龍也也漸漸不知去向,精靈也在數(shù)千年前與外界斷絕聯(lián)系。但三族對于魔法的使用技巧卻被如今大陸上的各個種族廣泛使用:巨魔,食人魔如同泰坦一般用魔法強化身體,而魔獸則利用魔力內儲可以施展一些各式各樣的技能。而人類,獸人等很多類人種族,則得到精靈們的傳承,利用“陣”成為施法者。
————
“所以說,魔法那么難得東西,一時半會學不會也整場嘛,哥哥”伊碧絲對著君克道。
“所以你是在為自己的偷懶找借口嗎伊碧絲?!笨粗衷谕祽械囊帘探z,君克忍不住吐槽道。
“不是呀!我剛剛已經(jīng)成功了啦(?′?`?)”伊碧絲驕傲道。
“ε(┬┬﹏┬┬)3 ,所以說真的是在安慰我嗎。”
“你這個是很正常的速度”黎一本正經(jīng)的分析到。
。。。
“怎么感覺聽到這句話之后更崩潰了啊魂淡。”
麻煩以后不要再來安慰我了兩位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