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遠知道,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大祭司一定會大喊,“這是對神靈的褻瀆,這個褻瀆神靈的人,將他扔進火里!”
事實上,大祭司的確這樣做了,但他并沒有被扔進火里,反而活的好好的。
沒有人理會大祭司的命令,因為沒有人想要再挨餓了。
大祭司烏恒看著站在原處不動的人群,心中忽然有一絲慌亂,或許他已經無法命令這些人了。
的確,他是無法再命令這些人了,有人猶豫了一下,沖上前去,但并不是沖著烏遠,而是一把抓住了烏恒。
有第一個反抗者帶頭,更多的人開始反抗了,他們將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大祭司圍了起來,高高舉起,不顧烏恒的怒吼和掙扎,直接講他推進火堆里。
烈火熊熊燃燒,開始烏恒毫不畏懼,他朝著所有人喊道,“火焰不會吞噬我,因為我是神靈的信徒,你們這群褻瀆神靈的蠢貨。
火焰會將我帶到神靈的身邊,隨之將會有災厄降臨在你們……”
烏恒大祭司的話只說了一半,便停下了,因為他已經說不下去了,火焰中不斷地傳來他凄厲的慘叫,痛苦讓他連臨死前的詛咒也無法發出。
看來他和所有人都一樣,并沒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神靈也沒有出手救他。
但就是這樣一個將死卻不死的老頭子讓他們這些年來吃盡了苦頭。
烏遠看著部落中憤怒的人群,說道,“我知道了神靈的指示是什么,那些畫是神靈對我們的恩賜,并不需要我們用食物祭祀神靈。
我們只要按照神靈的指示,在地上種下麥粒,收獲更多的麥子,圈養可以食用的動物,讓它們生育后代,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肉食。”
烏遠的話贏得了部落眾人的擁戴,并不是他們覺得有道理,實際上他們一頭霧水,但他們聽懂了一件事。
不需要將食物供奉給神靈,他們一樣能夠獲得神靈的恩賜。
所以不管烏遠說的是對是錯,他們都愿意支持,只要新的首領能讓他們吃飽飯就行。
如果烏遠還是和烏恒一樣,他們同樣不會手下留情,不介意再把一個神棍扔進火里。
現在的他們只想吃飽飯,就這么簡單。
不過烏遠倒是真的明白了山壁上的畫,這一切源于一個偶然。
那一天,他無意中將一些麥粒撒在了地上,但是幾個月之后,那些麥粒開始發芽,竟然長出了麥苗。
其實這個現象經常發生,很多人都知道,但大家都沒有仔細思考過這一切。
但是看了神靈留下的畫,他突然明白了,或許他們可以自己種植那些小麥,只需要一些種子就好了,就像神靈留下的其中一幅畫中描述的那樣,他們可以收貨更多的麥子。
這個想法并不是他最先提出來的,但提出這個想法的人已經被烏恒大祭司投入火中,認為這是對神靈旨意的褻瀆。
神靈留下的另外一幅畫則是讓他們圈養動物,讓這些動物繁育,生出更多的動物。
實際上這也不是他最早想到的,不過想到這個方法的人同樣也被投進了火里。
這只能說他是個幸運的人,因為今天,大家的忍耐剛好到了極限,否則他很可能跟其他人一樣被扔進火里。
至于第三幅畫他也有些不明白,但可以留著以后慢慢的去想,現在最關鍵的是要帶領大家填飽肚子。
烏遠被大家推舉為烏羽部落新的首領,與以往的首領不同,他身兼部落首領和大祭司兩個職位。
但烏遠很清楚,如果他不能解決部落的人的溫飽問題,那么他這個首領可能與烏恒是一樣的下場。
上任的第二天,烏遠便帶領著部落的人開始了他的計劃。
首先便是找一處地方撒上種子,期待幾個月后能夠長出更多的麥子,之后他們又用石頭黏土,以及木頭將一塊地方圍了起來,將打獵時活捉到的動物放進去喂養,
之前他們打到的獵物都是直接殺掉整個部落再進行分配的,就算是某一天獵到的獵物比較多,也只不過是留到第二天在吃,從來沒有想過要養這些動物。
這些東西看似很簡單,但對原始時期的人來說,需要很多年的實踐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可一旦明白了這樣做的好處,發展的速度也會非常快。
烏羽部落的人不再幻想著神靈賜予他們食物,而是靠著種植和畜牧來獲得更多的食物。
事實證明烏遠是對的,三年的時間過去,整個烏羽部落就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他們畜養了上百頭相對比較溫和的動物,這些動物中有野鹿,有羊,有野牛。
現在,哪怕他們什么都不干,這上百頭動物足夠他們整個部落的人吃上一個月的。
這些動物有時也會生崽,將那些小崽子養大,同樣可以生育,以此循環,只要他們精心的畜養這些動物,那么他們的食物就享用不盡。
他們的地里長出了很多麥子,在第一次收獲了麥子之后,他們終于弄明白了神靈的意圖,又開始在更多的地方種植。
但這中間并不是沒有遇到過困難,比如他們畜養動物的地方經常遭到大型食肉動物的襲擊,造成了很多人畜的傷亡。
而那些被他們畜養的動物也不是就乖乖的待在里面,時不時的沖破圍欄逃離他們的部落。
那些麥子也出現了問題,有時候他們撒下的種子能夠長出小麥,但有時候卻又不行,他們也不知道這是何緣故,種植的收獲在不斷的減少。
關于野獸入侵的問題倒也不難解決,這樣的事情他們經常遭遇,只要加大夜晚的守衛,在部落周圍建造起更加堅固的石墻,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那些大型的肉食動物。
但是關于種在地上的麥子為何無法生長出來他們也不清楚,他們沒有歷法,根本不知道應該在什么時節播種。
但人類最大的優點便是遇到問題時會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從中學到新的東西。
時間一久,種植農作物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他們也總結出了一套種植的經驗,終于弄明白了該在何時種下那些農作物,以及種在什么樣的土地中。
他們用來計算這個時間的方法很簡單,便是在地上立下一根木頭,在不同的日子里,正午的時候影子的長度是不一樣了。
他們記錄下適合播種時的影子的長度,便固定在那些日子進行播種。
在烏遠擔任部落首領的第十年,部落的人口翻了一倍。
他擔任部落首領的那一天部落,經過烏恒的治理人口已經減少到一千以下,現在他們的部落已經有了兩千多人。
這多出來的人中有許多的孩子,都是在他擔任部落首領的這些年出生的,這些孩子的死亡率較之以往小了很多。
烏羽部落已經能夠養活更多的人了,而更多的人口也能做更多的事情,部落在朝一個非常良好的方向發展。
他受到了烏羽部落的人的尊崇,所有人都稱他是“與神靈最親近的人”,是烏羽部落歷史上最受尊敬的部落首領。
這一年的他已經有三十歲了。
在烏羽部落,大部分人也就是活到三四十歲,要像烏恒那個老不死的一樣活到五六十歲實在不容易。
到了這個年齡,雖然已經有了不錯的成就,但烏遠還是有所遺憾,一來他并沒有弄明白神靈的第三幅畫究竟是什么旨意,二來他也想再一次見到神靈。
可是這些年他們卻再也沒有神靈的消息。
為什么神靈不再出現了,這讓他無法理解,他明明已經按照神靈的指示做了,已經帶著部落迅速的發展,可是神靈為何還不出現?
他迫切的想要再一次見到神靈,他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能有機會再見到神靈。
“也許是沒有弄明白第三幅畫的含義吧,”烏遠思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