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盡是無邊無際的黑暗,一葉孤舟蕩漾在浩瀚的一片大洋上,此時舟上的主人想了無數詞語感覺都不能大致描述自己現在這種無厘頭的境遇,沉吟良久,不知為什么突然想到了“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想到這個以后,從一開始的恐懼和茫然又突然變得有點享受這種感覺。
過了不知幾許才依稀看見一線光亮。向著這光亮泛舟而去,感覺空氣一點點灼熱起來,唔,好像是夏天的感覺。還有這環境噪音,沒錯了,這聒噪,是蟬鳴!誒?還有人在讀著什么東西。
這是?這聲音,有些陌生卻又很熟悉的聲音。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此時坐在教室左邊靠窗最后一排的端木辰良還有些木然,記得自己還茫然地在我的世界里修著一條條連接起自己領地的路。一開始只是簡簡單單地鏟鏟草皮,后來又覺得一個偉大的國度基建怎么能馬馬虎虎呢,在一次次地升級中不知道多少個晝夜過去了,最開始玩我的世界是因為畢業后工作一年辭職在家,閑散地呆在家中的日子過于無聊,自己的世界太孤獨,而現在看著自己修好的路恍然又覺得游戲里自己的世界也很孤獨,只有一個人,單身狗游戲里也是單身狗。
很快這孤獨感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心悸的感覺。劇烈的痛苦伴隨著一陣強烈地眩暈感,端木辰良感覺自己所驕傲著的不安著的一切都被剝離了。接著就是沒完沒了地泛舟,在那個因為空間扭曲而顯得光怪陸離的大洋上……
......
盡管有些錯愕,本著既來之則安之態度的端木還是認真地消化著蜂擁而入的高中三年所學知識以及強化了的2015年到2020年自己所模糊經歷過事情的全部記憶。
端木下意識地看了下手表,日期是6月1號,眼神余光瞥見教室后墻上個位數的高考倒計時,看著熟悉的板報風格和周遭熟悉的容顏,時光應該是回到了2015年,語文老師正帶著大家過一遍要求背誦的文言文,只聽老師接著剛才那句講著:
“注意這句,如果考你的話不會讓你直接默寫的,可能會問你當蘇軾在泛舟而歌時客人的表現是什么,這里不難,大家注意下偏旁部首,不要在陰溝里翻船......”
伴隨著知識的沉淀,腦海中的知識量讓端木辰良反而有些錯愕的驚喜,單論知識面的廣博程度,高考前的這段時間真可謂是人生巔峰,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算不上過分,盡管因為文理分科的緣故導致文科的東西記得不那么牢固,但高二剛結束會考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說起來這個省份的會考也沒啥用途,樣樣精通樣樣稀松的端木辰良當年拿了9個A最終也沒啥用處,一開始說是得了9A會累計加分15分,后來也不了了之。
而識海的內部依舊是一片大洋,小舟依舊在漂浮著,只不過和以前的場景不同,小舟來到一個充滿著光亮的島上,島上樓閣林立,正當端木辰良對著島上建筑發呆的時候,一個全息界面突兀地出現在端木的視野之中,這是傳說中的系統嗎?這畫風又是什么鬼?
【宿主你好,歡迎來到森羅島1.0系統,本系統擁有著無盡的知識等待著宿主的發掘,至于挖掘程度取決于宿主的自身努力程度和所處的知識面層次,隨著宿主知識面層次的提升本系統版本也會得到提升】
【宿主可以憑意念同系統進行交流,本系統旨在強化宿主的綜合學習能力,全方位培養宿主的知識面廣博程度,旨在將宿主養成學霸】
【宿主…】
端木辰良忍不住插嘴問道:“這個島嶼是什么情況呢?”
【宿主您好,這是本系統的交互界面,為了增加宿主同系統交互的積極性,宿主可以通過意識將宿主思維形態主體具現在島上,以思維形態的形式在島上進行多種綜合素質地提升…宿主的思維在島上具現的過程中時間相比于外界時間的流逝而言是靜止的,當然宿主也可以選擇和外界的時間同步,因為本系統的知識傳遞可以在很短暫的時間內進行大量信息傳遞,系統內部時間即使同外界時間同步也不會占用正常外界生活節奏中的太多時間,時間同步可以避免因為同系統交互從而覺得現實時間出現了滯后感】
“也就是說僅僅是為了讓交互的過程變得有趣?”盡管系統聽起來有很多未解之謎,但顯然端木辰良此時的關注重點并沒有停留在系統本身上。
【額,宿主,是這樣的,系統本身的交互是…】
感覺系統又要滔滔不絕地說一番大道理,端木辰良此時并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系統說完。
【系統內心哭唧唧,并表示我一定是史上存在感最低的系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此時對于17歲的端木辰良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高考,最大的機遇也是高考。
在一個奇葩的地域,加之處在一個奇葩的年份,前一世的端木辰良雖然考的分數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高出一本線124分。但眾所周知,分數在高考中遠遠沒有名次重要。
2015年端木所在省份的成績分布十分奇葩,分數分布曲線呈現典型的V字排列,通俗地講,即低分很多,高分也很多,在二十多萬考生中大概考個三千多名,總排名在1.42%這樣,這種成績分布情況使得夾在中間的分數很難受,高不成低不就,最后當年的端木只能選了個三線城市的普通985的普通專業。
盡管按照一般的邏輯來說,985在全部考生中也僅僅占比5%不到,外人眼中可能但凡是985的學生就是天之驕子。但真的身處其中,才知道同樣身在這個層次,不同學校的學生所獲得的培養資源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我們國度的資源生態文明來說,典型的強者通吃,同樣是985高校,在985經費撥款中, top1的高校和top2的高校之間的所獲得的資源體量相差甚至有幾倍之多。
在資源分配上top1的兩所有肉吃,而眾所周知的八九所top3則只能勉強有點湯喝。
因為只能撈到湯喝,所以排名靠后的學校只能本著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原則將更多的資源向著優勢學科傾斜。一個普通的985的普通專業,你自己不夠出彩,又沒有什么奇遇發生,只會一點點變得更加普通,反倒是一開始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情景成了大學生活幾年中回憶起來能聊以慰藉的高光時刻。
如果非要給前一世的自己在學習層面給出一個定義的話,端木辰良覺得自己只能是學民,智商均衡,渴望成為學霸,卻遲遲推不開那扇門。
歧視學渣,但并沒有睥睨學渣的資本。
在日常學習中學民更多情況下只能下笨功夫,光看努力程度,這是一群可愛的人,從綜合情況上來看,這又是一群平平無奇的人。
到了大學的圈子里,這個即將進入社會的試水區,在不只是看重學習的大背景下,這群只會學習的人將同在教育強省地獄級別難度中殺出重圍的人一塊競爭,學民們所擁有的肯下笨功夫的學習能力,這個曾經屬于學民耀眼奪目的閃光點迅速變得黯淡,加上不擅于交際以及沒有其他可傍身的一技之長,未能及時進階變成學霸的大多數學民在大學的社交圈子中迅速地被邊緣化。
前世的端木辰良并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成績一直在專業51%~60%之間徘徊,不掛科就是唯一的目標。
在幾次突破自己地嘗試碰壁之后,“萬念俱灰”的端木兄在大二迅速將心思放在王者上,而后一發不可收拾,各種各樣的游戲則成了端木辰良的大學幾年時間里的羈絆,但端木從來未將自己的“失意”歸咎于某個游戲上。
因為在大一王者相對沒有那么大火的時候,端木辰良也并沒有醉心于學習,反倒在企鵝的天天象棋上下了將近兩千局,雖然勝率堪堪50%,但是依舊樂此不疲。
如果非要用兩個字形容前世的大學生涯,腦海中回憶著以前的舊日記,歪歪斜斜的字眼寫滿的都是“怠惰”。
按照典型的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端木辰良很清楚一開始的起點足夠高,之后的很多事情都能夠事半功倍。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對于端木辰良來說,高考就是此時眼前最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