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貓鬼神考
貓鬼神是一種民間精怪,不知道算鬼還是算神,總之被民間大多數人認為是種不祥的東西,它最大的特點是貪財,有時也會害命。在我國的出現歷史非常早,許多文獻都有記載,比如《北史·隋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貓鬼,已殺其舅郭沙羅,因轉入其家。上微聞而不信。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上以陀,后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陰令其兄左監門郎將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諷陀,陀言無有。上不說,左轉遷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仆射高颎、納言蘇威、大理正皇甫孝緒、大理丞楊遠等雜案之。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家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家財物潛移于畜貓鬼家。陀嘗從家中索酒,其妻曰:“無錢可酤。”陀因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錢。”阿尼便咒之,居數日,貓鬼向素家。后上初從并州還,陀于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乃于門下外省遣阿尼呼貓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牽拽者,云貓鬼已到。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興,殺其人,可以絕矣。”上令犢車載陀夫妻,將賜死于其家。陀弟司勛侍中整詣闕求哀,于是免陀死,除名,以其妻楊氏為尼。先是有人訟其母為人貓鬼所殺者,上以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詔誅被訟行貓鬼家。陀未幾而卒。
大意是隋朝的獨孤陀喜好旁門左道,他外祖母先前蓄養了只貓鬼,獨孤陀殺了他舅舅,貓鬼就轉到了他家里。
恰好隋文帝楊堅的皇后和權臣楊素的妻子都病了,御醫說是貓鬼給鬧的。皇帝和楊素就懷疑是獨孤陀干的,旁敲側擊也沒問出個所以然,反倒聽到不少獨孤陀的抱怨,皇帝就命一干司法大臣前去調查此事。
后來獨孤家的奴婢徐阿尼招了供。徐阿尼說獨孤陀確實畜養貓鬼,而且這東西能耐大得很,殺人越貨都可以干,還能蠱惑人心,比如讓皇后多給獨孤陀賞賜東西。
原本皇帝不怎么信鬼神,然后徐阿尼用一盆香粥現場演示了收買貓鬼做法的過程,皇帝就信了。有了證據皇帝賜死獨孤陀夫婦,然而獨孤陀弟弟向皇帝求了情,最后獨孤陀免死,但除名為庶民,他老婆出家為尼,沒幾年獨孤陀就死了。
原文中還寫到皇帝因此變得疑神疑鬼,后來又有人舉報,稱自家母親被某人家的貓鬼所害。皇帝問都不問直接殺了有貓鬼的這家人,更是直接下詔:蓄養貓鬼、蠱毒、厭魅、野道的人家直接發配到邊關。
這條律法到唐代依然適用,而且加重了:一經發現蓄養的人家就直接絞刑,而且街坊鄰居視為同謀,甚至當地的刑事長官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也會被問罪流放。從酷烈刑罰的背后可以看出當時官方和民間對貓鬼、蠱毒、厭魅等邪靈的忌憚。
傳說武則天就十分怕貓,這么看來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也不是空穴來風,雖然是根據日本魔幻小說家的作品改編的,但寫的是唐代的故事。
一些醫生上也有應對的方法,比如《本草綱目》中就有:
相思子(就是紅豆)、蓖麻子、巴豆各一枚,朱砂末、蠟各四銖,合搗,丸如麻子大,含之。即以灰圍患人,面前著一斗灰火,吐藥入火中,沸即畫十字于火上,其貓鬼者死也。
管不管用不知道,如果誰不小心遇上了,可以一試。
傳說貓會引起尸變,具體怎么變我也沒見過,但有一些煉制方法,可以把這么溫順的一個小動物變為邪靈。
如果養的家貓正常老死了,可以把它的尸體供奉在屋子里,焚香點燭每日祭拜,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就會變成貓鬼神。這可能是最簡單的方法,至于能不能變成或者變成之后怎么樣,你可以去試。
也有比較殘忍的,把老死的貓頭割下來掛在房子正中間,每天要對它念經(可能吃版權官司,我就不寫經文了),一段時間就變成貓鬼神了。
這都是正常死亡的,還有非正常死亡的。比如你養貓,結果把它餓死或者病死了,它可能就會陰魂不散,帶著怨氣捉弄你。
傳說古代都是富人家才養貓鬼神,因為這個東西貪財,晚上會把別人家的金銀寶貝搬運到養它的人家。條件是要有可口的飯菜供養,而且需要單獨居住,最喜歡二層或者閣樓,貓都愛爬高處,總之不能被打擾,白天也是要睡覺休息的。這東西的缺點是小心眼,如果伺候的不到位,就會反過來讓主人家雞飛狗跳,大人小孩不得安寧。
總之,它就是一種信仰,或者說是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人就會有矛盾的心理,想祈求庇護又怕招來災禍,也是一種正常的反映。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要我說就八個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陶荃
有兩張搜羅到的貓鬼神的圖片,找機會發出來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