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海閣的入閣儀式則與往年有所不同,才入閣第一天,新弟子就要看著閣主和自己的師兄師姐煉丹,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因為這一年分配給符海閣的人數為三十三人,而丹海閣的名單出現了調整,達到了有整整一百三十六人。不過安心汐倒是不擔心這個,畢竟她對煉丹以外的事情是最少擔心的,拿到新名單的時候她就通過傳訊符問清了其他師兄師姐的弟子人數,讓楚顏調整了分發數量,而自己這邊僧多粥少的局面正好可以讓新弟子形成競爭意識,這種方式雖然老套,但是對付這種初出茅廬的弟子卻相當實用。
丹海閣中有專門用于觀摩學習煉丹的地方——研丹臺,研丹臺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和其他丹房一樣的煉丹區域,不過丹爐大些,有兩層樓高,占地兩畝;另一部分是觀摩區,比煉丹區域大了四倍多,布置著一些防御性質的法陣,觸發型和主動型都有,基本上是納氣陣,當然這種火靈氣活躍的地方也會利用區域特點部下一些互和陣。當然,這片區域附近還有丹海閣的飯堂,專門供結丹期以下沒學會辟谷的弟子用的。
安心汐放完了一些基礎的丹材(木精、黃糠果、青糠果等)便生火了,只見她在丹爐下的土坑上貼了一張符咒,隨后雙手并攏,只留出兩只手豎起的大拇指和食指,然后念道:“煌煌火源,起于零星,借吾生息,靈火始燃。”便在丹爐下生起了靈火,這么做并不是安心汐不想用體內的火靈氣煉丹,而是新弟子這種初學者達到靈氣煉丹還要很長一段時間,為了讓他們早點有煉丹這個概念并且不因為不能用自身靈氣煉丹產生自卑才選擇的這種方式。接著便是添置額外的丹材,煉丹的材料并不是一開始就放完的,而是在某些階段加入新材料,這樣才能使丹材的相性更好地協調,從而不會因為相性沒協調好而炸爐。安心汐依據丹材的藥性從濃到淡排列,因為煉丹前期往往注意力更集中些,因此那些藥性濃的最好一開始解決,相當一部分丹藥是這樣安排的,不過也不是大部分。隨后柳清玄聽從安心汐的意思,驅動丹爐頂,把赤心果放入丹爐中,然后王辭遠再把冰魄草放入丹爐中,柳清玄關上丹爐頂。安心汐開始用靈識感受丹爐內的變化,由于煉丹的四人安心汐、楚顏、柳清玄、王辭遠的靈識強度不同,因此負責的部分也不同,安心汐管半個丹爐,楚顏管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一就由柳王二人共管。過了四個時辰,大多數弟子有些乏了,便隨意地躺在一邊專門用于休息的地上睡了,極少數弟子還在注目凝視,有些弟子則是采取輪班的方式,根據時間分配誰繼續看。第五個時辰過去后,丹爐內的藥力已經融合得差不多了,安心汐慢慢的調整了分管的范圍,掌控了柳王二人的區域,然后示意二人添加第二對相沖的藥材,兩人心領神會,一人起爐頂,一人放材料,等到藍沁蛇草和火蜥草放入后,再關上丹爐頂,接手之前的區域。到第八個時辰末,楚顏靈識即將耗盡,而柳王二人共同接下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一由安心汐接手,然后楚顏開始打坐調息,涵養靈識。這時的大部分人已經差不多睡過一輪了,大多數人對于換班觀摩已經達成共識,因為他們剛到就被發了腰牌,根據上面的寢樓號尋找了屬于自己的小團體,方便這次觀摩結束后交流自己看到的。等到第九個時辰過半時,柳王二人撐不住了,此時楚顏的靈識已經恢復了九分,于是開始頂下柳王二人的班,控制了八分之三的區域,雖然比剛才多些,但是已經不吃力了。按照這種方式,楚柳王三人輪班控火加料,整整煉制了七日之久,這丹終于成形了。在外面的人也算是受盡了折磨,甚至有些因為過度勞累積勞成疾,好在丹海閣有專門的醫修,這也是丹修分支的一種,顧名思義負責治療修仙者。安心汐控制丹爐下的火漸漸熄滅,楚柳王三人也收回了靈識,靜靜地等待丹香溢出。
半個時辰后,一縷丹香從爐中飄出,柳清玄打開丹爐頂,操控靈力移出了八枚聚氣丹,安心汐只是瞄了一眼到丹藥的成色便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一爐毫無疑問都是上等品相的聚氣丹。接著,安心汐命令楚顏從底部取出這次的丹渣,送去卓江的靈植閣處,這些丹渣雖然在丹藥煉制過程中生成,卻依舊保有部分精華,作為靈木靈草的肥料再合適不過了。
眾弟子見此,都長長地松了一口氣,長達七天的折磨終于結束了,有些缺乏耐心的甚至已經開始打算轉投其他閣了。倒不是丹海閣的方法有什么問題,而是煉丹本就如此,況且聚氣丹本就是金丹境的丹藥,再加上用初級煉丹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讓安心汐一個人煉都需要花上二十來天,為了縮短時間叫了楚柳王三人,已經是對新弟子最大的照顧了。
安心汐吩咐楚顏:“讓新弟子休息四天,四天后開始煉丹的授課。”
楚顏將這句話傳下去后便和柳王二人一起回去休息了,新弟子也去了各自的房間。安心汐則親自把這幾枚聚氣丹收起來,方便分發,因為她的靈識消耗并不是很大,稍微休養一下就行,因此丹海閣每次聯合煉丹后的成果都是她親自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