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親王府的桃花開得正盛時,瑯城迎來了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個萬壽節。
顧輕塵抱著剛滿周歲的女兒站在廊下,看慕無塵教長子慕棠握木劍。小世子揮劍的姿勢稚嫩,眉目間卻已隱隱透出父親的英氣。
“王妃,“夏竹從檐角翻下,遞上一封燙金帖子,“北境六州進獻的賀禮清單,太皇太后讓您過目。“
顧輕塵展開絹帛,指尖突然一頓——清單末尾赫然列著「北戎降將薩迪敬獻:陸氏治水圖稿十二卷」。
“王爺早知道薩迪私藏了父親的手稿?“她望向院中正在糾正兒子劍勢的慕無塵。
玄色衣袍的男人回頭,晨光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鍍了層金邊:“夫人現在去書房,還能趕上見那位'降將'。“
---
書房里彌漫著陳年墨香。薩迪王子摘下面具時,露出半張被火燒毀的臉:“陸姑娘,別來無恙。“
顧輕塵瞳孔驟縮。這個在北戎宮廷囚禁她父親十七年的男人,此刻正摩挲著她兒時刻的木偶:“當年你周歲時,陸棠雕的這個娃娃,還是我親手系上的紅繩。“
一卷泛黃的羊皮紙在他掌中展開,竟是陸棠臨終前繪制的《北境水脈圖》:“你父親發現顧家通敵的證據不在洛河,而在北境三州的軍糧調令上。“
窗外忽然飄起春雪。薩迪的聲音混著風雪聲:“當年截殺陸棠的不是我,是顧致遠買通的江湖人。我趕到時,只來得及救下這箱圖紙。“
慕無塵的劍尖無聲抵上薩迪后心:“所以王子潛伏北戎二十年,是為查顧家與老北戎王的交易?“
“不,“薩迪看向顧輕塵,“是為把陸棠的女兒,送回該回的位置。“
他忽然割破掌心,將血抹在水脈圖上——隱藏的朱砂印記漸漸顯現,連成六個小字:**「如琢在,棠心安」**。
---
萬壽節大典上,新帝慕琮當眾展開《北境水脈圖》。
“皇叔、皇嬸請看。“年輕的皇帝指著圖上新描紅的路線,“按陸卿當年設計的引水渠,北疆三州荒地可變良田。“
慕無塵突然單膝跪地:“臣請重修《景律》,增補'貪墨軍糧者誅九族'一條。“
滿朝嘩然中,顧輕塵抱著女兒緩步出列。小郡主突然抓住皇帝冕旒上的玉串,咿呀學語:“舅......舅舅......“
慕琮大笑,親手將虎符放在慕無塵掌中:“準奏!另賜皇叔總督北境六州軍政之權,以慰陸卿在天之靈。“
退朝時,顧輕塵在宮門處遇見沈清蓮。昔日驕縱的貴女如今素衣木釵,正將一束白菊供在沈家祠堂外。
“祠堂新換了桃木門檻。“沈清蓮輕聲道,“姑姑若在天有靈,應當......“
“她看到了。“顧輕塵將女兒軟軟的小手按在祠堂磚石上,“從今往后,沈氏祠堂的香火,由我陸家血脈來續。“
---
又一年上元夜,顧輕塵在舊宅廢墟里種下株桃樹。
慕無塵從身后為她披上貂裘,指尖拂過樹干上新刻的字——「陸棠沈如琢合葬于此」。
“工部今晨來報,北境新渠已通水。“他忽然將一枚冰涼的物件塞進她手心。
那是半枚青銅鑰匙,與當年顧府找到的正好是一對。
“薩迪今早離京前交出來的。“慕無塵指向遠處燈火通明的工部衙門,“你父親設計的最后一座水車,今夜在洛河畔試運行。“
萬千河燈順流而下時,顧輕塵仿佛看見十七年前的月光下,有青衫公子與雪衣少女并肩而立。木屑紛飛如雪,水車轆轆聲中,傳來遙遠的回聲:
“棠郎,這水車能轉多少年?“
“待到桃李滿天下,春水自然來。“
夜風拂過新栽的桃樹,嫩芽在雪地里綻出一點綠。慕無塵將妻兒攬入懷中,遠處傳來更鼓聲——
三更天,正是新舊交替時分。
——
景和三年,北境大熟。
慕棠十歲那年,在父親書房發現一箱泛黃圖紙。每張邊角都批著朱砂小字,有些是工整的“河道當改“,有些是潦草的“吾妻安否“。
小世子抱著圖紙跑去問母親,卻見顧輕塵正在院中教妹妹雕木雀。陽光透過新桃的枝葉,在她眉間投下細碎的光斑。
“你外祖父留下的不是圖紙,“她將刻刀遞給兒女,“是青云之上的路。“
抄家吏的皮靴聲在顧府廢墟上回蕩時,顧輕塵正跪在生母住過的偏院。燒焦的房梁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一縷晨光透過殘瓦,照在她面前半掩的地窖鐵門上。
“王妃小心!“夏竹一把拽住她衣袖,“這地窖被火油澆過,隨時會塌。“
顧輕塵指尖拂過鐵門上的抓痕——那分明是女子指甲生生摳出來的痕跡。她突然奪過火把跳了下去,繡鞋踩在積水里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咯吱“聲。
地窖角落的鐵匣已經銹蝕,卻詭異地沒有半點燒灼痕跡。當她觸到匣面陰刻的并蒂蓮紋時,一段塵封的記憶突然蘇醒——五歲那年,孫大娘曾握著她的手在沙地上畫過這個圖案。
“王妃!“春蘭的驚叫從頭頂傳來,“五城兵馬司的人闖進府了!“
鐵匣開啟的瞬間,一本焦邊筆記彈了出來。顧輕塵來不及細看,將匣子整個塞入袖中。剛攀上地窖繩梯,三支弩箭已釘在她方才站立的位置。
“搜!“三角眼差役踹翻殘破的屏風,“顧相爺臨終前說過,治水圖就在——“
他的話戛然而止。慕無塵的龍紋劍不知何時已橫在他喉間,劍鋒上還凝著北境特有的冰霜。
“本王的夫人,“慕無塵的聲音比劍鋒更冷,“也是你能驚擾的?“
---
景親王府的書房徹夜通明。顧輕塵用銀簪小心剝離粘連的紙頁,沈如琢的簪花小楷漸漸顯露:
「七月初三,棠郎徹夜未歸。錦榮從工部帶回消息,說顧尚書強令改用灰泥。妾觀天象有異,若遇暴雨,新堤必潰。」
「七月初五,棠郎攜密奏入宮。妾將鑰匙藏于女兒襁褓,若有不測......」
最后半頁被血漬浸透,只能辨認出“洛河““冰層“幾個字。顧輕塵突然劇烈顫抖起來——她終于明白為何孫大娘總在冬日帶她去洛河鑿冰釣魚。
“王爺!“展圖渾身是血沖進來,“北戎細作襲擊了工部檔案庫!“
慕無塵按在劍柄上的手背青筋暴起:“燒了什么?“
“《景和三年河工紀要》。但奇怪的是......“展圖疑惑地皺眉,“他們特意搶走了庫房最底層一箱廢稿。“
顧輕塵手中的銀簪“當啷“落地。她突然想起鐵匣夾層里那枚青銅鑰匙——柄上工部徽記下,分明刻著“甲戌庫“三個小字。
——
臘月初八的洛河結了厚冰。顧輕塵裹著狐裘站在冰面上,看慕無塵帶玄甲衛鑿開三尺堅冰。
“是這里。“她指著冰層下一處模糊的刻痕,“孫媽媽每年都帶我來這鑿冰,說底下有爹爹藏的寶貝。“
鐵鏈絞動聲里,一個玄鐵箱緩緩出水。箱面三十六道鎖扣紋絲不動,唯有鎖眼處并蒂蓮紋與鐵匣上的圖案嚴絲合縫。
“王妃!“夏竹突然拔劍出鞘。冰面遠處,數十黑影正飛速逼近——他們戴著五城兵馬司的腰牌,彎刀卻是北戎制式。
慕無塵反手將顧輕塵推向展圖:“帶夫人走!“
“不行!“顧輕塵掙脫護衛,將青銅鑰匙狠狠按進鎖眼,“爹爹用命守的東西,我要親眼看著現世!“
鐵箱開啟的剎那,北戎死士的箭雨已至。慕無塵旋身將妻兒護在懷中,三支透骨箭釘在他后背。鮮血滴在箱中泛黃的圖紙上,暈開了陸棠臨終前用朱砂寫就的八個字:
「山河為證,此心可鑒」
---
萬壽節大典上,顧輕塵抱著血染的圖紙踏進金鑾殿。滿朝文武看著這個素衣跣足的王妃,將十七年前的真相一一道來。
“顧致遠為侵吞河工款,勾結北戎制造決堤。“她展開那卷被血浸透的《北境水脈圖》,“先父發現他們借運糧船偷渡北戎細作,才遭滅口。“
右相沈文章突然老淚縱橫地跪倒:“老臣有罪!當年如琢侄女托我救她孩兒,我卻因懼怕顧家權勢......“
“沈相不必自責。“慕無塵解下佩劍呈于御前,“臣已查明,當年護送陸姑娘出城的影衛,正是孫錦榮。“
年輕的皇帝慕琮撫過劍穗上褪色的平安結——那是他兒時病中,孫嬤嬤連夜繡的。
“擬旨。“皇帝聲音哽咽,“追贈陸棠為忠勇侯,沈如琢誥封一品夫人,擇日......“
“陛下!“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通報,“北戎使團在驛館自焚,留書說薩迪王子攜重禮求見太皇太后!“
---
慈寧宮的桃樹下,薩迪摘下青銅面具。燒傷遍布的臉上,一雙清亮的眼與顧輕塵夢中的父親驚人相似。
“陸姑娘。“他取出半塊染血的玉佩,“這是你周歲時,我與你父親結義的信物。“
玉佩背面刻著「棠棣」二字——正是當年先帝賜給陸棠與慕無塵師父的題詞。顧輕塵突然明白為何慕無塵對她格外寬容,原來早在洛河初見時,他就認出了故人之女。
“薩迪本是漢人名,叫陸晟。“太皇太后輕撫桃樹新發的嫩芽,“當年為查軍糧案,他自愿毀容潛入北戎。這株桃樹,還是如琢及笄那年親手栽的。“
春風拂過滿樹繁花,幾片花瓣落在顧輕塵懷中女兒的襁褓上。小丫頭突然抓住母親袖中的木雀玩具,咿呀學語:
“外......祖父......“
慕無塵從身后擁住妻兒,遠處新渠的流水聲與孩童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十七年沉冤得雪,終化作這滿城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