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會,特務組二者早在民國之前就對華夏有著滲透。
張學良也是有所耳聞的,只是他一時卻是忘了這一回事了。
同時他也明白為什么王軒要如此安排了,因為這場仗打下來他張學良已經明白了這搞情報的好處了。
這仗打到到現在,這關東軍因為計劃被知曉而白白多出來的的死傷怕是有著七千之多了。
而這還沒算上王軒對那些個增援部隊的埋伏,畢竟現在那支援的關東軍怕是才與這伏擊的隊伍對上吧。
若是這一切都如王軒想好的一樣,那么這一戰的戰果怕是能上萬。
而對比關東軍的損失,自己這邊的傷亡卻是少的多,到現在竟都未過一千之數。
這樣的戰果卻是讓得張學良覺得有些飄飄然了,甚至覺得這關東軍有點名不副實的意味。
可王軒的想法卻是正好與他相反,開始的那一場仗讓王軒對于這關東軍的實力評估再高了幾個檔次。
說來盛京城與北大營的兵力都是東北軍的主力,而王軒自己的警備旅卻是已經被安排著打伏擊去了。
因為在王軒看來,盛京城和北大營的戰斗不過是關起門來大耗子一樣。
不會有太多的犧牲,畢竟那意想不到的包圍、轟炸、地雷等一系列料敵以先的謀劃,再加上以守待攻,以逸待勞的姿態與地利,最后還有自己“鬼影”部隊進行的斬首行動。
這樣一層一層的下來,那關東軍所需做的只是不斷進行火力壓制和戰場清理就行了。
而外面的伏擊雖有著這些優勢,但是因為無法形成包圍帶。
所以一開始的埋伏雖能取得不少戰果,可是卻無法將這支援部隊全部吃掉。
當一開始的埋伏打完之后,接下來的就是要面對這些支援部隊整軍之后的反攻了。
所以王軒對于這些伏擊點的命令卻是盡可能的拖住這群增援部隊,起碼得拖住三個小時,讓得這奉天城的百姓有時間撤離。
可就算是奉天城守軍有著這么多優勢,最后將這幾股關東軍消滅掉,都讓這東北軍有著竟乎一千的傷亡。
這一方面當然是東北軍的水平不行,但另一方面卻也是能說明這關東軍戰力的強悍了。
沒有指揮的自殺式反擊,硬是將這讓這東北軍多出了這么多死傷。
這讓得王軒對于這接下來的戰斗有些凝重了,因為王軒知道當那些個支援的關東軍部隊被伏擊之后。
那本莊繁想來也是能反應過來了,此后想來也是不會冒然行動了。
說不得會直接采取先轟炸再進攻的老手段了,到那時候雙方也是只有真刀真強的干起來了。
那時候那一場仗卻是不好打了,不過王軒所要做的也就是拖住那日軍就行了。
只是王軒現在所擔心的卻是自己安排在外面伏擊的隊伍,是否能守住那三小時了。
而就在王軒與張學良思索接下來的的謀劃時,奉天城附近那幾處伏擊點的戰斗也是開始有一會了。
一個狹窄的過道已是一片狼藉,而兩側的山崖上,一群人正在整理著裝備想回到后方的防御工事里。
其中有個穿著與眾不同的軍官卻是正在聽著手底下士兵的報告。
“報告團座,一營、二營、三營都已完成狙擊任務,關東軍已被擊退,不過據情報站傳來的消息,關東軍第二師第二旅與關東軍第七師第一旅都已經動身了。”
“根據滿蒙鐵路的路線,他們到達盛京估計只要四小時了,旅座傳來命令要我們快速轉移陣地。”
“到達原定的新狙擊點,為沈陽人員轉移騰出時間。”
聽到這名手下的匯報,第七軍警備旅一團團長劉守義不由有些皺眉。
本來按著自家旅長的安排,他們一團只需要在這楓林嶺,阻截這進攻二道溝的關東軍第2師騎兵第2團就可以了。
而憑借著這情報優勢自己這一個團可以說將這一個騎兵團殺了個丟盔棄甲了。
若不是騎兵機動性遠高于步兵團,說不得這整個團都會留在這個峽谷了。
可現在隨著關東軍的增兵,劉守義不由有些擔心了,他是真沒想到這日軍這么快就調動了兩個旅團的兵力。
現如今卻是又要立馬調集人手去往另外一個狙擊點,而且接下來的戰斗估計會有些難打了。
雖然自家旅座也是提前就有著安排來抵擋這攻勢,可是這一次就只能真的拿命來拼了。
不過想到這,劉守義沒有畏懼,有的反而是一種期待。
今天的戰斗可沒讓這劉守義盡興,他和他手下的兄弟們每日刻苦訓練,就是為了這一天。
可以殺一殺這群窺探中原的日寇威風,可是他們第七軍做夢都想要的。
當年甲午一戰,這日寇贏了,可是生生地從他們華夏這搶了不知多少資源,而幾年前的“濟南慘案”更是他們這些軍人心中的痛。。
他們這些個年輕漢子可早就想讓這日寇知道一下中國軍人的血氣,只可惜蔣委員長想的是聽之任之。
這可是沒少讓他們這些個想要報國的軍人心寒,原本以為自己沒得機會殺日寇的警備旅士兵,突然接到了自家旅座這個命令。
可是高興壞了,而剛剛那一場伏擊戰更是讓得這些個年輕漢子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而劉守義更是如此,所以剛剛他可是沒少憑借著自己精準的槍法往那些個日寇腦袋上招呼。
可這才剛剛結束,自家旅座又有命令安排下來,又有日寇可打,讓得這劉守義擔憂這奉天形勢的同時,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興奮。
不過劉守義卻是突然想到,那正在抵擋那進攻長春寬城區的關東軍的第二團與第三團也應該接到了類似的命令吧。
想到這劉守義不由有些急切,可不能讓這二團和三團搶了先。
于是劉守義卻是快速下達命令道。
“兄弟們加快整理裝備,我們要轉移陣地,打鬼子去了,再磨蹭下去,說不得鬼子都被那二團與三團趕了先了。”
而聽到自家團長的話,這些個士兵收拾裝備的速度卻是真的快了幾分,好似真怕這殺日寇的機會被這二團、三團搶了先一樣。
說來他們一團的這一場伏擊戰雖說取得大勝,可是這些個士兵卻是知道接下來的這場仗是一場硬仗。
犧牲是無法避免的,可就算如此這些個士兵確是沒一個怕的。
因為在他們當兵的這幾年里,由于王軒的規定,他們可沒少一起聽關于這日寇在華夏所犯下的罪行。
特別是那些個老兵,記得三年前他們當時正跟著自家旅長也就是當時的團長王軒北伐。
還未到濟南,就聽說濟南被日軍攻擊,而蔣委員長卻直接帶著軍隊離開了濟南,之后日寇進駐濟南。
更是開始了大屠殺,一萬多軍民因此被殺,當消息傳到他們那的時候,他們恨不得立馬去與那日軍干上一仗。
讓那些個日寇知道華夏軍人的厲害,可那委員長卻是下了嚴令,不準攻擊日軍。
當兵的都知道軍令不可違,自家團長也是沒得辦法,只得從那濟南穿過。
可是看著那一片狼藉的濟南,那些個尸體,那些個哭喊的孩子,以及那些個日寇囂張的嘴臉,他們這些個當兵的卻是實在忍不住要開槍。
可自家團長卻是攔下了他們,跟他們保證這國恨家家仇終究會清算的,更是跟他們保證今后他們一定給機會讓他們手刃這些日寇。
隨后他們也就帶著隊伍離開了濟南,可是當時的憋屈與恥辱,他們卻是從未忘懷。
后面卻是聽說那策劃這一場“濟南慘案”的幾個日寇高層都被刺殺而死,他們是說不出來的高興。
但是他們卻還是在惋惜,為何他們自己為何沒得個機會去親手手刃日寇。
現在這個機會終于是來了,剛剛他們那一場伏擊戰看著那些個日寇的慘狀,他們說不出來的暢快。
可惜這一場伏擊卻是因為打的是一支未有防備的騎兵團,打的有些摧枯拉朽了,他們卻是未能盡興的。
而現在長官又告訴他們,還有機會去擊殺倭寇,他們又怎能不抓緊。
因為他們知道那二團、三團的兄弟估計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真要去晚了。
說不得真就會錯失多殺幾個日寇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