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南朝京城的那一刻,我勒住馬韁,仰頭望著高聳的城墻,喉嚨發緊。
這可比影視城里的布景壯觀多了。
城樓巍峨,朱漆大門洞開,兩側站著鎧甲鮮明的衛兵。進城的隊伍排成長龍,挑擔的貨郎、騎馬的商旅、推車的農夫,各色人等混雜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牲畜、汗水和食物的復雜氣味。
我下意識摸了摸胸前的玉佩——玄明師父給我的信物。漠北王給的珠寶都縫在內衣暗袋里,而玉佩則掛在脖子上,貼著皮膚,溫潤如初。
“下一個!“守衛粗聲粗氣地喊道。
我驅馬上前,學著前面人的樣子掏出通關文牒——幸好漠北王為我準備周全。守衛翻看文牒,又上下打量我:“漠北來的?做什么營生?“
“畫師。“我壓低嗓音,盡量讓聲音聽起來像個少年。
守衛狐疑地掃了眼我身后簡單的行囊,還是揮手放行了。
穿過幽深的城門洞,眼前豁然開朗。街道寬闊得能容下五輛馬車并行,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幌子在風中獵獵作響。行人摩肩接踵,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孩童嬉鬧聲交織成一片嘈雜的市井交響樂。
我牽著馬,隨著人潮緩慢移動,眼睛都不夠用了。茶樓里說書人拍案驚堂,綢緞莊前貴婦挑剔地挑選布料,小吃攤上升騰起誘人的熱氣……這就是活生生的古代京城!
“讓開!讓開!“
一陣急促的呼喝從身后傳來。我還沒來得及回頭,就被一股大力推搡到路邊,險些摔倒。一隊騎兵疾馳而過,馬蹄揚起漫天塵土。
“是右丞相府的人,“旁邊賣糖人的小販啐了一口,“整天橫沖直撞,遲早遭報應。“
我拍打著衣服上的塵土,突然發現胸前空蕩蕩的——玉佩不見了!心臟猛地一縮,我慌忙四下尋找,可地上除了塵土就是雜亂的馬蹄印,哪還有玉佩的影子?
“老伯,可看見我掉的東西?這么大小的半月形玉佩?“我比劃著問糖販。
老頭搖搖頭:“別費心了,這條街上扒手多得很,就算沒丟,也被順走了。“
我如墜冰窟。玄明師父千叮嚀萬囑咐的信物,還沒捂熱就丟了?沒有它,我怎么找南宮潯?
渾渾噩噩地找了家客棧住下,我癱在硬邦邦的床板上,腦子飛速運轉。漠北王給的珠寶還在,短期內生計不成問題,但沒了信物,南宮潯會相信我嗎?
“聽說了嗎?朝廷要招畫工呢!“樓下大堂的談話聲飄進窗戶。
我一個激靈坐起來,豎起耳朵。
“皇家畫院擴建,要繪新殿壁畫,聽說主考官是那位南宮大人……“
南宮?南宮潯!
我猛地推開窗,差點把窗欞拍斷。下面兩個商旅打扮的人嚇了一跳,抬頭看我。
“兩位大哥,“我趴在窗臺上,盡量讓聲音聽起來不那么急切,“剛才說的招畫工,在哪報名?“
其中一人笑道:“小兄弟也有興趣?明日起在翰林院門口,連招三天。“
我道了謝,縮回房間,心跳如鼓。機會來得太及時了!既然丟了信物見不到南宮潯,不如直接去他主考的選拔現場。只要被選中,不就能名正言順地接近他了嗎?
問題是——我低頭看看自己。雖然為了方便旅途,我一直穿著男裝,但真要混入男人堆里參加選拔,能瞞得過那么多雙眼睛嗎?
銅鏡里的“少年“有著被漠北風沙磨礪出的粗糙皮膚,眉毛濃密,眼神銳利。我把頭發全部束起,裹緊胸脯,再套上寬松的外袍。轉了個圈,嗯,勉強像個清秀少年。
“從現在起,我是漠北來的畫師寧希。“我對鏡中的自己說。
次日天還沒亮,我就趕到了翰林院。沒想到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少說有兩百號人。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稚氣未脫的少年,更多的是三四十歲的職業畫師,個個攜帶著各式畫具。
“小兄弟從哪里來?“排在我前面的瘦高個轉頭搭話。
“漠北。“我簡短回答,不想多生枝節。
“漠北?“他驚訝地提高聲音,“那蠻荒之地也有人會畫畫?“
周圍幾個人聞言都看過來,眼神中帶著輕蔑。我握緊拳頭,強忍怒氣。在現代,我可是以專業第一考進國家美院的,什么時候被人這樣看不起過?
“蠻荒之地?“我冷笑,“閣下可曾見過漠北石窟里的飛天?可知道大漠落日有多壯美?藝術不分地域,只分高低。“
那人被我懟得啞口無言,悻悻地轉回身去。周圍幾個畫師卻對我投來欣賞的目光。
日上三竿時,翰林院大門終于打開。我們被十人一組帶入庭院。院子正中擺著十張矮幾,上面鋪著宣紙,旁邊放著筆墨顏料。
“第一輪,一個時辰內完成一幅山水。“監考官宣布道,“要求體現'遠人無目,遠水無波'的意境。“
我盤腿坐在矮幾前,深吸一口氣。這是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的理論,沒想到穿越后親身體驗了古代畫院的考試。
其他考生已經開始研墨調色,我卻閉目回想漠北的壯麗景色——起伏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遠處祁連山巔的積雪在夕陽下泛著金光。那是任何現代照片都無法完全捕捉的震撼。
睜開眼,我果斷提筆。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先勾勒輪廓,而是直接用側鋒潑墨,以大塊面的色彩構建沙漠與遠山的基調。這是現代水彩畫的技法,但在絹本上呈現出來,竟有種出人意料的韻味。
監考官踱步到我身后時,我倒吸一口涼氣——他穿著正五品的官服,氣度不凡,很可能是……
“有意思的畫法。“清朗的男聲在頭頂響起,“不拘泥于線條,以色造型,倒是與西域畫風有幾分相似。“
我抬頭,對上一雙如墨般深邃的眼睛。男子約莫二十七八歲,一襲靛青色官袍,面容俊朗如刀削,眉宇間卻帶著幾分文人特有的溫潤。
南宮潯!雖然從未謀面,但我確信就是他。玄明師父描述的氣質太獨特了——“看似溫文爾雅,實則鋒芒內斂,如未出鞘的寶劍“。
“學生見過南宮大人。“我低頭行禮,心跳如擂鼓。
“你認得我?“他微微挑眉。
“南朝第一畫師的風采,何人不知?“我謹慎回答。
南宮潯不置可否,目光落回我的畫上:“你從何處學來這種畫法?“
“漠北石窟。“我如實相告,“學生曾隨玄明法師學習壁畫。“
南宮潯的瞳孔猛地收縮,但轉瞬即逝:“玄明?他竟收徒了?“不等我回答,他已走向下一位考生,只留下一句,“期待你下一輪的表現。“
第一輪結束,百余人被淘汰。我順利進入第二輪,題目是“傳神寫照“——為坐在院中的老翁畫肖像。
這正中我下懷。在現代,我的素描功底是全系最強的。我仔細觀察老翁的面部特征:深深的法令紋,略微下垂的左眼,耳垂上的瘊子……這些細節在傳統中國畫中常被美化或省略,但我決定如實呈現。
一個時辰后,當我把作品交上去時,監考官們傳閱著發出驚嘆。
“太過寫實,失了氣韻。“一位白胡子考官批評道。
“但形神兼備,連老人家的眼疾都表現出來了,難得。“另一位反駁。
爭論聲中,南宮潯拿起我的畫,久久凝視,然后深深看了我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寧希,寧靜的寧,希望的希。“我報上化名。
“寧希,“他輕念這個名字,眉頭微蹙,似在思索什么,“明日終試,不要遲到。“
當晚,我在客棧輾轉難眠。南宮潯聽到玄明名字時的反應,以及他看我時那種若有所思的眼神,都讓我既期待又忐忑。他是否已經猜到什么?我該不該直接告訴他實情?
次日終試題目出乎所有人意料——“畫出你心中的神佛“。
其他考生紛紛開始繪制傳統佛像,而我卻陷入沉思。作為一個穿越者,我該畫什么?現代人眼中的神佛又是什么樣子?
突然,我有了靈感。提筆蘸墨,我在紙上勾勒出一個模糊的人形輪廓,內部卻描繪著浩瀚星空——那是我在漠北夜晚見過的最壯麗的銀河。人形雙手合十,低垂的頭顱中有一顆明亮的星辰,仿佛象征著覺醒的智慧。
“這是何意?“交卷時,白胡子考官皺眉問道。
“佛即宇宙,宇宙即佛。“我答道,“眾生皆具佛性,如星辰般永恒。“
庭院里一片寂靜。考官們面面相覷,顯然被這種非傳統的解釋震驚了。只有南宮潯嘴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贊賞。
“離經叛道!“白胡子考官拍案而起。
“卻有新意。“南宮潯平靜地說,“畫院需要新鮮血液。“
爭論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最終,二十名入選者公布,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三日后到南宮府報到。“監考官宣布道,“由南宮大人親自教導。“
人群散去時,一個身著華服的中年男子帶著幾個隨從走進庭院。考官們立刻恭敬行禮:“趙丞相!“
右丞相趙衍——我立刻想起昨日街上橫沖直撞的騎兵。他約莫五十歲上下,面容精明,一雙三角眼透著算計。
“聽說今日選拔出了幾個奇才?“趙衍的目光掃過我們這些入選者,在看到我時微微停頓,“漠北來的?“
我背后一涼,低頭行禮:“小人寧希,確從漠北來。“
“漠北最近不太平啊。“趙衍意味深長地說,“聽說漠北王收了個南朝遺孤做干女兒,可有此事?“
心臟幾乎停跳。他在試探我?“小人只是普通畫師,不知王族之事。“
趙衍盯著我看了許久,才轉向南宮潯:“南宮大人眼光獨到,希望這些新人不會讓你失望。“
南宮潯不卑不亢:“下官自有分寸。“
待趙衍走后,南宮潯低聲對我說:“三日后辰時,不要遲到。“頓了頓,又補充道,“走側門。“
我怔在原地,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既興奮又忐忑。我成功接近了南宮潯,但似乎也引起了右丞相的注意。更糟的是,趙衍似乎知道漠北王干女兒的事,他會不會已經懷疑我的身份?
回到客棧,我取出藏在床下的包袱——里面是漠北王給我的珠寶和幾件換洗衣物。最珍貴的信物丟了,但或許這就是天意。既然南宮潯對我的畫風感興趣,那我就以畫師的身份接近他,慢慢尋找機會說明真相。
窗外,京城的燈火次第亮起,宛如星河倒映人間。我撫摸著胸前的衣襟——那里本該掛著半月形玉佩。如今它不知所蹤,就像我撲朔迷離的前路。
“寧希,“我對著銅鏡中的少年模樣說道,“從現在起,你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