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韓緹就被采茶叫起來,說是新婦要敬茶,宋清恒早就等在萬春堂的前廳了。
韓緹連忙坐起來,這可耽擱不得。
收拾妥當之后,她走到前廳去,宋清恒已經坐在那里準備吃早餐。
“起了?”宋清恒看了她一眼,然后把手邊的公文推了推。
一旁的侍女把公文拿出去,韓緹朝他笑笑:“嗯。”
不久侍女就把早餐端了上來,韓緹隨便吃了一點,就聽侍女通報說大奶奶來敬茶。
梁若卿走進來,宋府是她從小就經常來的,這里的人對她來說都不陌生,只需要按照禮制做就好。
“父親,母親,請喝茶。”
韓緹接過那杯茶,抿了一口,居然是甜的。
她有些訝異地看了梁若卿一眼,想來是她和家里的侍女打聽過了他們的喜好。
宋清恒說了幾句客套話就完了,韓緹想著自己也要表示表示,就從手腕上取下來一只鐲子遞給她。
“這是新的,我剛戴上,你不要介意。”
梁若卿連忙接過,小心翼翼地說:“怎么會,兒媳自然感激。”
這樣就算是把流程走完了。梁若卿從小就在宋府長大,大家也都沒有那么客套,都是很實在的,但是該走的過場還是得走一下的。
梁若卿便告辭回去休息,宋清恒也起身回飛云樓處理公文。
韓緹想起來要去韓家一趟,便讓采茶收拾一下,帶點東西去韓家。
畢竟要走了,走之前還是應該拜別父母為好。
韓緹一行人到了韓家,進了門發現沒有下人。正納悶,突然看見有一個妙齡女子在花園里散步。韓緹本想上前詢問,那女子先看到韓緹,走過來打招呼。
“表姐萬福。”
韓緹愣了一下,仔細回憶,從原主的記憶里搜尋到這位是原主舅舅家的表妹,喚作容秋的。
“表妹怎么得空來家里玩?”韓緹沖她笑著,上前挽住她的胳膊。
記憶中這位容秋表妹和原主關系最好,兩人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所以韓緹就放心地和她攀談起來。
聊了幾句才知道,原來明日是外祖母的壽辰,族里不少人都來了,路容秋昨天就到了。
明天韓緹他們要動身出發了,自然是顧不上去壽宴的,家里的長輩還有親戚們都來家里看看她,也算是告別了。
韓緹一面聽容秋說,一面思考著。按道理來說,韓家今天人應該很多才是,怎么院子里只有容秋一個人?
“表姐有所不知,家里人去大伯家看望祖母了,怕是午后才能回來呢。”
“那你為何沒去?”韓緹適時問道。
容秋低頭,囁嚅半晌,也沒說出個所以然。
“是不是遭人欺負了?”記憶中這位表妹性格懦弱,總是被族里的女孩子嘲笑,還是原主的出現讓容秋不至于受人欺辱。
容秋一下子就紅了眼眶。
“沒……沒有的表姐,沒事。”
容秋是庶女,在家里不受待見,但是不知怎的就和原主興趣相投玩到了一起。原主也很仗義,有人敢欺負容秋,她會帶著容秋去找人理論。
雖然原主不太會仗勢欺人,但是她那喋喋不休的說教還是有很多人怵的,所以容秋兒時過得還不錯。
只是后來原主嫁了人,容秋在家里的生活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韓緹攬過容秋的肩膀,安慰道:“沒事,有我在。雖然我馬上就要走了,但是你放心,誰膽敢欺負你,我必讓她吃不了兜著走。”
容秋咬咬唇,沒有說話,跟著韓緹一起去飯廳吃飯了。
雖然韓緹已經嫁出去了,但是家里人對她還是很尊敬的,每次回來,家里的嬤嬤丫鬟都要圍著她轉。
現在家里沒有其他主子,自然是以韓緹為尊的。
韓夫人身邊的趙嬤嬤在家,見到韓緹,眼淚連連。這大小姐是她從小看到大的,大家都當寶貝似的,現在要走了,誰見了不會傷心呢。
“姑娘先坐,我去廚房催一催,讓他們趕緊上菜,不要餓著你們。”她給兩位主子讓了座,就去廚房了。
韓緹看看容秋,又看看采茶,雖然原主和容秋關系很好,可是畢竟她不是原主,和容秋坐在一起,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容秋打量了韓緹幾眼,開口問道:“聽說表姐就要離京了。”
韓緹點點頭:“明日就出發。”
容秋有些短促地“啊”了一聲,捂住嘴說道:“沒想到竟然這么快。”
她剛到京城,還沒來得及和韓緹好好敘舊,就沒有機會了。
“沒辦法,圣上給的期限只有五天,已經耽擱許久了,明日是最后期限。”韓緹解釋道。
“東西可都收拾好了?”
“已經弄好了,明天等兒媳婦回門一趟,我們就要走了。”
一時間兩個人都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么,只是沉默著。
正好趙嬤嬤進來,見氣氛不對,便主動說道:“兩位姑娘,飯已經好了,請移步飯廳吧。”
韓緹便帶著容秋去了飯廳。
雖然只有她們兩個人,趙嬤嬤還是吩咐廚房做了一大桌子菜。韓緹看了看,都是她愛吃的。說來也是很奇怪,她居然和原主在吃東西這方面和原主很相似。
“您安排的有點多了。”韓緹抬起頭看著趙嬤嬤,“這里也沒幾個人,不如您和采茶也一起坐下吃吧,不要浪費。”
她知道趙嬤嬤是府里最疼原主的下人了,雖然只是夫人的侍婢,平時沒有什么薪資,可是她總會有機會就給原主買街上的小吃。
趙嬤嬤看看采茶,手在裙子上揩了一下,拒絕道:“這怎么好意思……我們是下人,您吃完之后若是怕浪費,再賞給我們就是了。”
“這里又沒有外人,從小您就對我很好,時刻記在心里。您早就是我的家人了,今日就當是為我餞行,一起吃吧。”韓緹動之以情。
趙嬤嬤滿臉笑容,她知道韓緹這孩子從小就心善,今日有這番舉動,也不枉她一直以來這么疼愛韓緹。
“那就多謝姑娘了。”趙嬤嬤坐下來,采茶出門要了幾副碗筷,大家坐在一起開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