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一條新的長蛇從匯水邑探出頭,向著交肥邑方向前進。
與此同時,離匯水邑六百里遠的桂靈邑中,呂軼和張蘭也率領軍隊出發,向著交安城東邊三十里的土包界開動。
至昨夜便到達天山邑的張信一大早就和張起集結軍隊,沿著官道朝交安城開拔,也不知,他們會在交肥邑遇上虹雅王國的敵人嗎?
淮西城領地南端立馬城領地內,接壤交安城領地和淮西城領地的關中邑邑城中的軍營內,一輛雙馬戰車上,一個穿著黑白色衣服,側躺著的男子打了個哈欠,揮手說:“出發。”
駕馬的將士聽到命令,將手里的韁繩一揮,那兩匹拉車的馬便拉著戰車移動起來。
戰車一動,軍營內的士卒就如收到出發的命令一般,列成四隊緊緊跟著戰車行動。只不消幾刻,軍營內的一萬將士便已被悉數帶出軍營,在通往交安城的官道上默默行進著。
四日后,張信和張起帶領著士卒謹慎的繞過交肥邑,直到遠離交肥邑五十里后,兩人才放下懸著的心,下令士卒原地扎營休息,但就算是放下謹慎,他們還是徹夜未眠,時時刻刻防備著突然出現的襲擊。
第二天,早炊過后,軍隊開始上路,與前幾天的行軍速度相比,他們難得的慢了一些。
再后一日,侯勇終于率軍來到交肥邑。
一到交肥邑,侯勇首先就派遣斥候偵查交肥邑周圍五十里,其次,便是將交肥邑邑城內的五千余人抓到軍營,將他們登記造冊。
這邊登記造冊還沒做完,派出去的斥候來報,言交肥邑北面五十里處有軍隊駐扎過的痕跡。
侯勇聽聞后,不敢大意,連忙點出一萬士卒跟隨,前往斥候所說之地,同時吩咐斥候對那個地方周圍五十里探查,一但有變,立即匯報。
侯勇離開六七個時辰后,這邊的登記造冊的事終于做完。
負責的將軍正準備立刻軍營去找侯勇匯報,就看到侯勇走進軍營。
當即,他帶著花名冊來到侯勇前向他稟報:“將軍,花名冊已登記完成,共有六千人,其中軍戶三千五百余人,青樓之人一千一百多,各個世家族人和仆人七百多人。”
侯勇有些驚訝,不禁問:“邑城府衙宗卷不是記載只有五千人嗎?”
匯報的將軍解釋說:“將軍,這青樓之人和世家的仆人是不被記載在宗卷內的,只有這世家的族人與軍戶才被記載在宗卷內,故多出一兩千人,也是正常的事情。”
聽完解釋,侯勇一拍腦門,充滿自嘲說:“唉,你看我,明明也是世家出身,卻偏偏忘了世家的手段,這樣的我還配當世家之人嗎?”
對于侯勇的自嘲,匯報的將軍門清得很,自也是不敢和侯勇一起嘲諷侯勇自己,于是靈機一動,便說:“將軍是高尚的世家出身,這些低俗不堪的世家怎么能和將軍比呢?”
侯勇明白他在恭維自己,但侯勇也不揭破,他話鋒一轉,就對他下令:“呵,天色已晚,你且下去休息吧,明日點一萬士卒給你,你帶著他們將冊子上的人押送上路,咱們明天還要出發回到平關。”
匯報的將軍拱手領命:“遵命!”而后,他再抬頭起來時,侯勇已經走向軍營正中心的房子。
見侯勇也沒什么事再吩咐自己,他也轉身回去休息去了。
豎日,原本五萬五千人的長蛇又加長一節,向著平關緩緩移動過去。此時此刻,遠在千里之外張江才進入蘭邑領地,離交安城還有一千多里路程。
三日后,侯勇這邊還沒到靖山,而另一邊,張信張起兩人終于到達土包界和張蘭呂軼匯合。
土包界,在此之前其實是一個村,可自從張蘭和呂軼帶兵來后,土包界的村民便被轉移到后面的桂靈邑去,因此,如今的土包界,周圍建了起沒多大用的木墻,在墻內,則是一頂又一頂的帳篷被立起,在此之間穿行的,除了一個個全副武裝的士卒外,再也見不了一個普通百姓。
此時,在主帳內請教呂軼兵法的張蘭收到了消息,張蘭大喜過望,當即,他拋下手里的書籍,向外面跑去。
沒多久,張蘭就看到迎面走來的張信和張起兩人,在也忍不住喊他們:“大哥!二哥!”
張信和張起看到張蘭跑過來,臉上充滿喜悅跑過去,嘴上還不忘呼應:“九弟!”(×2)
三人碰在一起,相互之間擁在一起,久久默語。
呂軼在一邊看了好久后,這三兄弟才分開。
一分開,張蘭就關心的問他倆:“大哥二哥,你們來的路上沒遇到過侯勇吧?”
張起搖搖頭說:“傻弟弟,我們要是遇到侯勇,就不會在這里和你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