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葉里黃也算是軍旅中人,他本名葉志,原先是東營旗下的農戶,結果東營營官左譽強買了他家的地,他忍了去做了左譽的佃戶,一家四口人倒也還能活的下去。
只不過原先只需種糧納賦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現在的他不僅得納賦還得在戰時隨同東營出征,東營出征從來不給底下的佃戶發糧食,所以佃戶出征都是自備的糧食,出去一趟若是撈不到油水,估計就要破產了。
所以東營內的戰力可想而知,大家都不愿意下死力,造成的結果就是一觸即潰。
后來葉里黃因為連續多次出征沒撈不到油水,多次耽誤了家中的農忙,繳不起租被東營營官左譽派出的人將家里兩個娃抓去賣給了人牙,媳婦因為不堪其辱懸梁自盡,無邊的憤怒讓葉里黃尋了個機會帶著幾個同鄉一同逃了出去。
逃跑的途中,憑借他膽大心細逐漸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流民,有了人手再加上天賦于是他開始占山為王干起了無本的買賣,起先還只是尋些富戶開刀,后來人手越來越多,他也敢搶一些落單的營兵。
直到落林峽一役,正面擊潰了東江鎮北營之后,葉里黃這才算是聲名鵲起,左近各個小團伙都來投靠,頓時讓他的實力大增!
葉里黃雖然瞧不上東江鎮各營的戰力,但也知道自己手底下的人并不是都能信得過,東江鎮至少還是占據了一個大義與人數的優勢,所以他想要戰勝對方就不能按照對方的想法走。
于是他帶著大隊人馬全都返回了老巢芝條山上,然后重新整合了一番人馬,并將各個山口都重新加固了一番。
葉里黃深知自己手底下的人真正能戰的不過500有余,其余的都是些剛剛加入進來的壯勞力,這些人打打順風仗還行,一旦碰上了硬茬子例如那些營官的家丁與親衛,立刻就會被擊潰。
而且他們這些人手上兵器甲杖不足,只有為數不多的人手中才有鐵器,大多數人用的還是木矛這等簡陋的武器,甚至一些剛剛加入進來的手中啥都沒有。
僅憑手中這些人,想要戰勝數倍于自己的官軍,葉里黃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卻說東江鎮官軍這邊,在得知了葉里黃撤退之后,整個東江鎮官軍隨即在武陽縣縣城外圍駐扎了起來,結果就是哪怕葉里黃都跑了,縣里的各個富戶依舊組織了大批的民眾家丁手持器械守在城頭之上,戒備的是誰不說也能知道。
縣官可不敢把這些官軍放入城內,比起賊寇這些官軍搶東西的威力也是不遑多讓的。
城頭之下,東江鎮總兵賀溥元好說歹說才讓區區七品的縣官把門打開,只讓總兵府親衛以及各營主官進入,陳希依舊帶著李陵與嚴瑞兩個人,此時走入城內看著身邊那些守城兵丁與民眾眼神,頓時有些不自在。
這些人的眼神充滿著戒備以及不善,似乎并不是把他們當做解救的王師,而是當做了那劫掠的賊寇,嚴瑞見狀頓時附耳解釋片刻,陳希立即明了。
主要還是東江鎮的官兵的確不成人樣,干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也不比賊寇差多少,難怪這城里的民眾和兵丁如此戒備,那都是有前車之鑒的。
遠的不說,去年剿匪,那北營的陶友旺就干過這樣的事情,走到半途沒了糧食,騙開了嶧城的城門,然后率眾將整座縣城都給劫掠了一番,做出的那些事情比起賊寇還不如!
結果為了安撫這幫亂兵,朝廷竟然只是對陶友旺罰俸三年,這自罰三杯的舉動自然沒有建立起任何的威信,打那以后東江鎮境內的各個縣城對于軍鎮營兵就再也沒給過好臉色。
武陽縣城之行去也匆匆回也匆匆,總兵官賀溥元靠著朝廷的軍令壓著武陽縣縣官出了1400石糧食作為軍糧所需,其余的人員就不要了,這縣官躊躇了片刻打著送瘟神的心思應許了,但卻只愿意出900石糧食。
形勢比人強之下,哪怕是身為正三品參將的總兵官賀溥元也只能捏著鼻子接下了,畢竟比起消耗自己的糧食,吃別人的糧食總算是更好的選擇。
芝條山就在武陽縣附近,大軍在武陽縣現場6里之外扎營休息了一夜,清晨的時候隨即拔營出發,直奔芝條山而去。
有了昨日的接觸,眾人對于此行也算是自信了許多,雖然葉里黃曾經擊潰過北營,但此時東江鎮主力齊聚,遠不是葉里黃那等流民能夠匹敵的。
哪怕葉里黃的確有些能戰之兵,但在東江鎮這堂皇之勢,想必那葉里黃也是手到擒來。
但來到芝條山下時,眾人頓時感受到了芝條山的威力。
芝條山山勢崎嶇,基本沒有什么道路,只有砍柴采藥的人踩出來的羊腸小道,東江鎮雖然齊聚2000多人,但此時撒在這連綿群山之中卻顯得微不足道起來。
但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總兵官賀溥元躊躇片刻隨即給各營都下達了軍令,讓他們在午時之前將主峰圍住,于是在最初定下的行軍序列下,各營排出了一個菱形◇陣相繼出發。
打頭的東營,在他的右后方位南營,上一陣被擊潰的北營則在他的左側方,他的正后方為陳希率領的西營,至于總兵官賀溥元率領的中營,此時駐扎在山腳作為督戰隊看著各營前進。
山林間,此時一人突然朝著樹下之人喊道:“老四,官軍上來了!”
“憨娃子,看清楚打頭的是誰嗎?”
憨娃子今年不過十四,他小時候,家中還有幾十畝田地,那時候家中還顯得富足,上過幾年的私塾,認得一些字。
他爹原是北營的佃戶,后來他家繳不起租地被收回了,全家都被趕出了東營,逃難的途中他娘和他兩個妹妹因為沒了糧食相繼餓死,就在最危急的時候,他爹帶著他投了一伙流民。
不過可惜的是,他爹在之后的搶掠途中因病去世了,此時的憨娃子算得上是真正的孤苦無依了。
“看得很清楚,打頭的舉著一桿紅底的南字旗!”
因為樹木的遮擋以及憨娃子所在的位置所限,他能夠看得到的只是整個東江鎮行進隊伍的一小部分,按照他的方位打頭的的確是東江鎮的南營。
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后,底下的老四囑咐了一聲憨娃子注意安全,隨即朝著身后的羊腸小徑跑去,跑了幾刻鐘翻過好幾處亂石堆后,映入眼簾的則是那黑壓壓幾百人的主力大軍。
此時待在此處的正是有葉志整合了所有勢力,挑選出最有戰斗力的一營主力。
這一營主力共有700余人,其中500余人是經歷過多場戰陣幸存下來的積年老匪或者悍卒,還有200余壯勞力流民葉志將他們分為5人一個小組,散布在500人的周圍作為氣氛組來疑惑對方,他們不用參與進攻,而是專門用來敲邊鼓壯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