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家國。
兩個不同于軍的概念。
國家,以國為主,而后有家。
家國,先有其家,而后成國。
軍,既守護家,也守護國。
其心堅定,其志不催,其身更是頑強。
他在守護我們的國家!他在守護我們!
他們既平凡,但又令人尊重!
話說遠離家鄉的軍人,該如何生活?
還不就那樣兒?
記得一次看新聞,他們的地方環境惡劣,信號極差,平時根本不可能與家人通話。只有一棵樹下的信號是不錯的。
那是好像是過年,給家里人打電話的,我看著他們的互動感覺很暖。
雖然遠隔千里,長久不見,但也能在手機上其樂融融的聊天。
有一位,他的小孩子還很小,貌似和他的父親不是很熟絡,不過我覺得他的孩子長大后回為他有這樣的父親感到驕傲的。
憶往昔,我國并不像如今這樣發達,因而參軍多數是因年齡到了就要加入,當時國家也混亂,戰爭不休,眾人除了參軍可以過的還算還一點也就沒什么辦法了,畢竟當時只有這樣的條件。
遲早都要死,那不如參軍。
而如今,一般不動軍,警察局就可以把小事兒搞定,很多人也是搞不清楚警察與軍人的關系。
因為都是看家的,為什么警察管民事,軍不管呢?
且聽下回分析……
先看看今朝。
如今是很太平,多數人不知道為什么國總是要找人參軍。
說到這兒,我也想起來一個人說的話。
她說為什么她不可以參軍!
視力不過關,pass,各位都知,人品不行,pass,這是基本,其次就是成績以及學校表現了。
最重要的是個人體質。
不然有個心臟病的被拉到軍隊,那可不遲早藥丸!
都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我絕對沒有在湊字數!
不過想想,軍不就該在青少年中選擇?
況且青少年本就體質好,小一點自然容易出事兒,大一點身體素質也不行,何況那是也差不多要考慮家里往后的生活了,沒有完全精力放在軍訓上,即累身體又耽擱人搞事業養家。
何況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甘肅泥石流、雪災等,哪里不見軍人們的身影?
那時保衛我們安全的就是他們了。
多么糟糕的環境!
他們可以奮不顧身地將自己的家庭以及性命置身事外,可以與國家拜把子許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話語,那足以令人敬佩。
畢竟沒有多少人愿意放棄自己的性命去救眾人。
比如我。
他們雖疲憊不堪,卻仍英勇無畏,堅守奮戰。
若說我們是花兒,那他們絕對是供養我們變得更加滋潤的土壤,給了我們足夠的營養長大。
既然他們可以保護我們,為什么我們不積極于參軍?
雖苦雖累,但令人敬仰。
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驕傲的說出,我父母很偉大,他是我們國家的軍人這句話。
起碼前面的“我父母很偉大”是值得令人敬佩的,而不是有的說:“我父親是×××那里的土豪。,富甲一方手可流油”。
或是“我父親是我們國家隊里面的一員,他可厲害了!我很敬佩他!我以后也要像他這樣!”
……
最后,我猛地想起來了。
沒有前期解放軍,現今中國會如此厲害?
若沒有現在軍的威懾,誰說那個國家不來偷襲一下?
還是梁啟超的那段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愿眾愛國人士可積極參軍,不要覺得這很煩,浪費時間。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