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今年二十六歲,普通本科畢業,在某公司為老板的薪水而奮斗。
不過對于張陽來說,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他把工作辭了。倒也不是什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只是覺得,自己還年輕,是應該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的。至于說辭了工作沒有收入,這對張陽來說是不存在的,畢竟他也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富三代。
正午,張陽從公司的門口出來,看上去心情不錯。“這公司還不賴啊,辭職還給我把這整個月的工資都結清了。”張陽想著,“反正也發了工資,吃頓好的犒勞下自己。”
“人都快暈沒了”,剛從公交車上下來的張陽,腳差點就沒站住,坐公交,對于張陽來說是個大難題。但偏偏某張姓男子是不會吃暈車藥的。“兩個小時的車程,吃點東西可是真不容易啊!”其實公司周圍不是沒有餐館,但想吃好,太貴;想便宜,不好吃。所以張陽跑來這么遠的地方吃飯,因為這附近,吃的地方多,吃的好,也不貴。
“聚福餐館。”張陽下了公交后又走了十來分鐘,這才看到一家比較中意的餐館。餐館面積也不大,比一般的大排檔還要稍微小些,餐館左邊是一個五金鋪,冷冷清清的也不見人來,右邊是一個發廊。
“環境還不錯。”進了餐館,張陽左右看了看,只有六張餐桌,每張能容納五六人的樣子。雖然是飯點,但店里一個顧客都沒有,老板也不見哪去了。“老板,點單!”張陽隨便找了個座位坐下。“哦,來了!”傳來的是一位大叔的聲音,“您想吃點啥?”張陽一看,一個大概四十來歲的的中年男人從后廚走了出來,長的很壯實,但不高,一米六八的樣子。
“來一盤清炒菜花,一份紅燒肉,一份豬肝湯。”張陽翻了翻菜單后說到,又好像想到了什么,“再來兩罐啤酒,冰的。”
“好,馬上給你做好。先拿啤酒給你還是等菜起了再給你拿上?”老板滿臉笑容,憨厚的樣子倒是讓人覺得親切。“菜上了再拿吧。”張陽說道。老板應了聲,就到后廚忙活去了,上菜很快,十來分鐘后就都上齊了。
菜上齊后,老板就在收銀臺前面做了下來玩起了手機。張陽也是個閑不住的主,邊吃飯邊起了聊天的心思,就說道“老板,你家餐館名字起的好啊。”老板一愣,“這名字就是瞎取的,也就圖個好聽,我反正是不知道是那個好法。”老板樂呵呵的回著,看起來也是個健談的人。
“聚福,聚福,匯聚天下的幸福,這多好的寓意啊。”張陽說著,夾起了一塊紅燒肉放進了嘴里,“老板你這肉做的不錯啊。”老板聽到了張陽的解釋,笑著說“我家餐館還能有那么大含義呢。”又補充道“紅燒肉不都是那個味嗎,這還能吃出個高下之分來?”
“那當然。”說著又扒拉了幾口飯,索性他也不和老板講話了,一心想著把飯吃完先。老板這邊,倒也樂的清閑。
張陽把飯吃完后,開了罐酒,就著菜又和老板聊了起來,“老板啊,我這人喜歡收集故事,你們附近有沒有什么奇異的故事,給我說道說道唄。”張陽隨意的問道。“你這人還真奇怪,故事沒有,倒是有傳說不過也不是我們這附近的,是一些村子里傳來的。”老板想了想。張陽一聽,來勁了“老板,那您能講下嗎?”,老板一聽,笑了“講個傳說而已,有啥不行的。”
隨著老板的講述,張陽了解到這是一個關于樹的傳說,來源于附近的村子:圓村。在明朝末年,有一群流民,為了躲避戰亂和饑荒,逃亡到了這附近。因為實在是太過饑餓,再加上此處離兵荒馬亂的地帶也相去甚遠,于是便決定在此選址安定下來。經過一番考察之后,他們決定在一棵梧桐樹周圍建村,說來也奇怪,梧桐周圍地勢開闊,幾無高大樹叢生長,恰好是建村的最好地址。
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勞作,他們建立起了自己的村子,并給村子起名:緣村。又有人認為他們能找到如此地址,梧桐之功沾大半,于是以村中心的梧桐樹為祖,他們祭祖,便是祭梧桐。
后來戰火波及到此,匪寇之害又愈發嚴重,無數的村莊皆成為廢墟,唯獨緣村完好無損。傳言,當時有一伙匪徒燒殺搶掠至此,約莫三百來人,皆帶有甲胄利器,而緣村不過百來人,頓時惶恐不安,卻又無處可逃。
可就在匪首準備帶人沖進村子的時候,神跡發生了。一道光幕將村子包圍了起來,并從村中心伸出來根根枝條,頃刻間便穿過了所有匪徒的身體,匪徒,團滅。
在此之后,緣村之人便更加信奉梧桐。后至民國時期,緣村喜好為人拉姻緣為眾人所知,又因為在梧桐底下結緣頗為靈驗,故給梧桐樹祖取名“梧桐緣”。
再后來緣村此名被認為帶有封建迷信之說,被更名為“圓村”。
張陽聽完,暗暗想到“看來書的第一個記事,有了。”聽完故事,酒也喝完了,菜也吃完了,張陽便結賬走人。一頓飯花了張陽五十大洋,確實是比公司周圍便宜不少。
出了餐館,張陽播了個號碼,一下子就接通了,“那個…哥啊…我這邊想做點事情,能不能提供點支持啊。”電話那頭不知說了什么,張陽頓時笑容滿面“哎呀,哥你放心,過兩月我肯定回家一趟。好了好了,掛了啊。”說完便匆匆掛了電話。“我籌備了幾年的計劃,也時候開始了。”張陽邊等公交邊思考。
五年前,張陽還在讀大學,那時他計劃了一次旅行。他也不去什么名山大川,就逮著那些不知名的小山頭一路逛,想找找看能不能找到野外神仙的痕跡。別說,還真給他找到了。他在某不知名山頭,因為一次腳滑,踩空了,本以為會受點傷啥的,不想卻是找到了一個石頭做的箱子。正當張陽想著該怎么打開時,箱子卻自己打開了。
張陽在里面拿到了一本筆記,翻開只有第一頁有字,其后全為空白。后來張陽找人翻譯了那幾個字,卻是“為世一道全憑喜好;筆下所寫,應真勿妄。”
在那之后,張陽也算是有了幾分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