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采蓮江南

第一章 巷議

采蓮江南 浙江魔術師 7421 2021-03-30 14:28:47

  時令初秋,涼意漸重,慵懶的陽光灑滿大街小巷,輕紗般籠住喧囂繁雜的江南縣城。

  一縷陽光順著枝葉編織形成的孔隙斜斜映照在盧大姐餛飩鋪牌匾上,反射出銀白色光芒。餛飩又名抄手,是流行大江南北老幼皆宜的風味小吃。盧大姐餛飩鋪老板娘徐盧氏娘家東陽縣上盧村,村民十之八九挑擔子賣餛飩,差不多包辦了這種買賣。上盧餛飩皮薄個小,餡嫩湯鮮,十里八鄉很有名氣。徐盧氏十五歲從上盧嫁入潼塘,把這門祖傳手藝帶了過來,在縣衙后街潼塘村口蓋間灰瓦泥屋經營上盧餛飩,十多年來闖出字號,養活癱在床上的丈夫和兩名只曉得張嘴吃喝的半大小子。徐盧氏年近三旬,身材瘦削,面孔蠟黃,鬢角隱現幾縷銀絲,穿著東陽自產自銷的藍印土布衫,腰系有些陳舊的碎花土布圍裙,雙腳叉開宛若圓規,立在柴火通紅熱氣繚繞的灶臺前。左手拿根筷子,尾指微翹,靈活地把案板上早就捏好的豬肉芹菜餛飩撥入吐出氣泡的沸水中。餛飩在沸水中上下起伏,宛若孫悟空翻筋斗,又似魚兒追逐嬉戲,煞是好看。右手握住把油光可鑒的鍋鏟,眼角余光瞟過,不時從另一口鐵鍋鏟起只面皮焦黃香氣撲鼻的麥角,高高拋在空中翻個面再跌回鍋內,立時響起滋滋的油炸聲響,濃重香氣溢滿餛飩鋪內外。徐盧氏灶上忙碌,灶下添柴,手腳不停,豆大汗珠不時順著瘦削面頰滾落,在烈焰中化為蒸騰水汽,卻笑瞇瞇的甚是開心,眼角細密的魚尾紋都舒展了開來。

  窗戶外邊是棵郁郁蔥蔥的香樟,枝繁葉茂,綠蔭蔽地,有上百年樹齡,被視為潼塘的風水寶樹。稍遠處矗立著一座高大的漢白玉貞節牌坊,基座就有一人多高,兩側獅頭方柱上鐫著“婆媳守節植綱常,建坊旌烈表通衢”,在陽光照映下閃閃發光,耀人耳目。貞節牌坊嘉靖四年由東陽縣衙奉敕建造,正中央龍飛鳳舞的貞節鎏金王體大字據說時任首輔張璁大人親筆題寫,筆力遒勁,端的不凡。張璁字秉用,號羅峰,正德十六年二甲進士,嘉靖初年因大禮議“簡中帝心”,從七品小官飛速躥升至內閣首輔,升遷之快創明朝官吏提拔記錄。由于資淺位重,百官不服,張璁格外重視禮教人倫,為貞節牌坊親筆題字不無可能。不過升斗小民關心的不是書法好壞,而是貞節牌坊帶來的實在利益。自貞節牌坊在潼塘村口矗立起來后,節婦徐李氏奉旨免除賦稅徭役,終身由官府出錢供養;聚居潼塘的雙泉徐氏教化有功,沾恩免除三年賦稅。如今免稅期早已過去,全族上下依舊視貞節牌坊為無上榮耀,每日組織專人清掃維護,連頑童都不敢爬上漢白玉基座玩耍。劃花面孔抱公雞入嫁潼塘,守寡三十年,寫入《東陽縣志》的節婦徐李氏更是成為潼塘村婦女的精神偶像,雖然素常極少出門,也不大管族內事務,說出話卻一言九鼎,極少有人敢違拗。

  這時已是未時,午飯時辰早已過去,陽光火辣辣照射下來,燙得地面宛若燃了一層火。十來名食客散坐在油膩發亮的松木桌前,有的埋頭大口吃著剛上桌熱氣騰騰的餛飩和麥角;有的扯七扯八侃著山海經。這些食客都是盧大姐餛飩鋪的老客,整日在縣衙后街擺攤趕腳打零工,嘸生意就到盧大姐餛飩鋪點碗餛飩買只麥角嘮磕,彼此熟識,擺起龍門陣來葷的素的都有,天南地北街頭巷尾無所不侃。

  坐在鋪門口講古的是趕腳拉活的徐大車。徐大車真名徐廷霖,自家養著一輛驢車,既拉貨又載人,每天接觸的客人最多,見多識廣,胸襟敞開,赤著雙腳,左手搖著蒲扇,口沫橫飛地講一樁聽來的奇聞。

  “前些天我趕腳到南馬,聽說西山腳出了聰明儂馬坦,把鄭孝起員外好好整治了一通。”徐大車眉飛色舞,故意放慢語速,吸引食客目光都瞧向自己,“鄭孝起員外綽號‘真小氣’,袋里銀兩雖多,卻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一枚銅鈿看得比斗笠大三倍。他雇短工從不讓吃飽飯,哪個都不愿到他家攬活。馬坦后生崽主動上門,講可以把三頓飯并成一頓吃,吃完省出時間多干活。‘真小氣’聽聽蠻有道理,真地把早飯、午飯、晚飯并成一頓讓馬坦吃完,還把工錢也給結了,催促下田干活。你猜馬坦咋樣?拿了工錢拍拍屁股轉身就走,講吃完晚飯就結賬收工,這是短工的規矩,氣得‘真小氣’癱在黃泥地上哭天搶地,差點兒咽了氣。”說著徐大車把手中的蒲扇向桌上用力一拍,呵呵笑了起來。

  幾名豎著耳朵傾聽的食客跟著笑出了聲。趕集擺攤賣布的山羊胡周世旺接口道:“鄭孝起那土財主我打過交道,確實小氣得可以。他睡覺的荷花被臟得黑油油,卻從來不洗一洗,怕洗多了被子會短壽命。晚上點燈只用半莖燈草,還要剪去燈花,講不能浪費燈油。不過——”周世旺有些不解地捻了捻山羊胡,“‘真小氣’畢竟是財主老爺,吃了這么大的悶虧難道忍得?”

  “不忍又能咋樣。”徐大車攤開手道:“請捕快大哥上門要跑腿錢,‘真小氣’哪舍得花那筆冤枉錢。倒是其他員外曉得這事后,沒人肯雇用馬坦。馬坦在鄉下呆不牢,聽說已到城里討生活。”

  眾食客聽了議論紛紛。周世旺咳嗽兩聲,對另一張桌子低頭吃餛飩一聲不出的苦臉漢子道:“劉道情,徐大車又提供道情題材啦。回去給你家婆娘編一出《真小氣》,肯定大火,到時可要請我和徐大車吃餛飩。”

  劉道情綽號劉瞎子,倒不是真的眼瞎,只是先天視力不濟,看什么東西都模模糊糊,與瞎子無多大差別。東陽瞎子最好的出路便是拿著漁鼓和竹板走街竄巷唱道情,賺些辛苦銅鈿。劉道情天生高度近視,父母從小就讓他跟著道情師傅學手藝,三十多年下來積了滿肚皮的道情唱本,更絕的是能夠結合現實題材,與瞎眼婆娘用東陽方言自編自唱,很受聽眾歡迎,城里鄉下甚有名氣。聽了周世旺言語,劉道情默不作聲,端起粗瓷碗咕嚕嚕喝了口餛飩湯,用手背抹了把嘴巴道:“周掌柜,鄭孝起雇短工不讓吃飽飯是烏心財主,不過真小氣也有原因。我聽說鄭孝起祖宗本是有錢人家,田產多得數不清。有一次發愁問子孫,田產太多咋辦?子孫回答可以像豆腐那樣劃開零賣。祖宗當時就說鄭家出了敗家子。子孫花天酒地果真零賣田產淪為乞丐,靠著討飯一文兩文慢慢積累才有了現在家當,立下家規不能浪費一枚銅鈿。對這家規我很是贊成。”說著從桌腳拿起唱道情用的漁鼓,澎澎澎連拍數下,左手握住兩片竹板得得相互敲擊,扯起沙啞嗓音唱道:“漁鼓一拍澎澎澎,東陽出了大新聞。夜里吃飯不點燈,一枚銅鈿掰兩份。財主老爺真小氣,講講起來有原因——”

  語調凄涼,蘊含無限的酸楚無奈之情。眾食客都聽得呆了。他們都是每日奔波方能糊口的苦哈哈,對一枚銅鈿掰兩份最有體會,全都潛心靜聽,想著自家心思,眼眶不知不覺潮濕起來。灶前忙碌的徐盧氏忍不住用衣袖擦了擦臉,不知抹去的是汗珠還是眼淚。

  劉道情唱了幾句立即住口,聽鋪內外寂無聲息,只有香樟樹上知了鳴叫得愈是歡快,料想眾食客必各有感慨,慢慢用湯匙舀起只餛飩嚼碎咽下,道:“《真小氣》我就編到這里,不過現實唱本題材潼塘就有,過些日子我編出來唱給大伙兒聽聽。”

  此言一出,徐大車率先叫好。他是雙泉徐氏廷字輩族人,雖說從事的是趕腳拉活下九流行當,在族里處處低人一等,但對能讓雙泉徐氏出名的事情最是熱心不過,只是不曉得劉道情會編甚么道情唱本,若是類似《真小氣》那就有不如無,心里想著嘴上便問道:“劉大哥,你想給潼塘編啥子道情?為甚么要過些日子?”

  劉道情笑而不答。眾食客一齊起哄,徐大車高聲許諾買單,劉道情方道:“你們潼塘不是出了位‘雛鳳清于老鳳聲’,再過一個半月就是鄉試,徐案首若能高中舉人老爺,我便編一出《雛鳳記》,到潼塘唱給舉人老爺聽,得了賞銀請大家伙兒喝酒。”

  眾食客聽了轟然叫好,凡是雙泉徐氏的都喜上眉梢。劉道情說的是雙泉徐氏的一樁得意事體。東陽號稱“小鄒魯”,素以崇文重教、勤學苦讀享譽八婺,唐宋以來已出了二百多名進士,是有名的進士之鄉。民間最看重的便是科舉功名,哪家哪族若能進士題名,都要大開宗祠敬祭祖宗,最是榮耀鄉里揚眉吐氣。雙泉徐氏聚居潼塘,是東陽著姓大族,素重舉業,歷年來也出了些秀才和舉人,進士題名卻遠不及盧氏、喬氏、李氏等世家望族。前些年出了名讀書種子徐時行,七歲開蒙便能背誦四書五經,十歲破題學寫八股文,沒幾年功夫就把塾師比了下去。去年十五歲參加縣試點為東陽案首,院試卷子被向來嚴苛的提學劉大人批上“雛鳳清于老鳳聲”評語,轟動一時。曾任給事中的南宋宰相魯國公喬行簡后裔喬老夫子看了院試卷子,親自上門收徐時行為弟子,帶進白云書院閉門苦讀。喬老夫子是正德十年的二甲進士,鉆研舉業數十年,杭州府都很有名氣,有他親自教導,徐時行不僅舉人老爺板上釘釘,金殿傳臚也甚有把握。劉道情要以徐時行科舉事業為題材編唱《雛鳳記》,分明是給雙泉徐氏揚名。

  徐大車笑得合不攏嘴,當即高叫起來,“劉大哥有本事,中秋過后就要聽《雛鳳記》,再過幾年,還要麻煩劉大哥幫忙編出《狀元記》,到時請客喝酒,一定請劉大哥坐上席。”

  潼塘是雙泉徐氏地盤,眾食客紛紛湊趣,有的夸劉道情才思敏捷善抓敏感點,有的贊雙泉徐氏育人有方后裔爭氣。正熱鬧成一團,靠近鋪門的一名食客忽地噓了一聲,指著村道笑道:“說雛風老鳳就到,你們瞧,那邊過來的可不是案首老爹。”

  伴著話音,蜿蜒曲折的黃泥村道上,慢慢走出名四旬上下的中年男子,正是徐時行徐案首的老爹徐廷翠。徐廷翠面貌普通,身軀瘦小,肌膚粗糙,穿身靛青土布長衫,背脊習慣性微微佝僂,枯瘦臉頰總帶著微笑,頷下胡須都已花白,看上去六十都不止。眾食客瞧著徐廷翠順著村道漸漸走到香樟跟前,合掌向香樟拜了拜,徑直走向漢白玉貞潔牌坊,立在巨大的陰影下,左手扶住方柱上的獅子頭,抬眼不住地向遠處張望,神情甚是期盼。徐大車瞧了片刻,笑道:“不用看啦,徐豆腐在等兒子回家呢。”徐廷翠祖上經營豆腐買賣,自個十四歲就挑著祖傳豆腐擔走街竄巷賣豆腐,得了綽號徐豆腐。后來手頭寬裕改行做生意,在紅椿巷口開著徐記山貨鋪,經營火腿、香榧、索粉、霉干菜等東陽土特產,平時族里輩份低的都稱徐掌柜,熟悉或叫慣了的還是叫徐豆腐。

  白云書院每旬放假一天供學子與家人團聚。徐廷翠生意再忙,每逢放假都要到貞節牌坊下等候徐時行歸家,這是父子常情,徐大車等平常見得多了,本不以為異,只是聽劉道情要編《雛鳳記》,恍然悟到徐時行日后若能中舉考上進士,徐廷翠掌柜父以子貴身份必定不凡。想到這里,一些食客心里火熱了起來。周世旺從座位上站起,走到餛飩鋪門口向正在踮腳張望的徐廷翠喊道:“徐掌柜,徐相公沒有這么快回來,干嘛不先到鋪里吃碗餛飩?”

  徐廷翠確是為了等候兒子徐時行歸家而來。自從徐時行考中案首被喬老夫子收為弟子進入白云書院讀書以來,徐廷翠身份日增,平常昂著腦袋對徐廷翠不屑一顧的綢衫族人碰見都會給個笑臉打聲招呼,連徐記山貨鋪的生意都比以前火爆了幾分。徐廷翠是族中末枝,從事的又是商販賤業,低聲下氣陪笑臉已成職業習慣,驟然體會到學霸老爹尊貴感覺,真是又驚又喜又驕傲,自此養成到貞節牌坊下等候徐時行歸家的習慣。聽到喊聲,徐廷翠回過頭來,瞧見周世旺站在盧大姐餛飩鋪門口望著自己,抖動的山羊胡綻滿微笑,便佝僂著背脊慢慢走過去,立在鋪門口向周世旺微作了個揖,又沖眾食客作了羅圈揖,笑著招呼道:“周老板好,大伙兒好!”

  眾食客見案首老爹一如平日和藹近人,都有些惶恐拘謹,忙起身作揖還禮。周世旺扶住徐廷翠在桌前坐下,笑著打趣道:“徐掌柜,你老人家親自來接徐相公也就罷了,干嘛還要向香樟行禮,沒的辱沒了案首老爹身份。來份加料餛飩,兩只蓮藕麥角,算我的。”最后一句是對徐盧氏說的。

  盧大姐餛飩鋪的麥角有蓮藕餡和咸菜豆腐餡,徐廷翠雖綽號徐豆腐,卻從來不吃豆腐,已是眾所周知。

  徐廷翠連忙感謝,見眾食客的目光都望著自己,忸怩笑道:“沒甚么,香樟是時行從小拜的過房娘。我想時行能夠考中秀才,香樟娘娘的福祐功不可沒,因此每次經過都要拜上一拜,是感謝的意思。”拜香樟過房娘是江南習俗,為的是保佑孩童平安成長,跟香樟娘娘一樣四季常青,福運綿長。

  “不僅感謝,還要讓香樟娘娘保佑徐相公中舉人考進士,最好能中解元公和頭名狀元。”靠近灶臺的一名食客打趣道,順口吞下只剛出鍋冒著熱氣的餛飩,燙得直咧嘴。

  聽到這話,徐廷翠的目光明亮起來,佝僂背脊略微伸直了些。“承大哥吉言,頭名狀元不敢想,東陽出了那么多進士,可沒出過頭名狀元,時行哪有那樣的福份。”

  “說不定頭名狀元就落在徐掌柜家。”有食客繼續湊趣,花花轎子眾人抬,講討彩話只要上下嘴皮一碰,何樂而不為。

  徐廷翠不好應承,又不愿說徐時行中不了頭名狀元。正在尷尬之際,徐盧氏笑瞇瞇端著熱氣騰騰的餛飩和麥角上來。碗里的蝦皮、蔥花都比別的食客多上幾分,隱隱還有股胡椒粉香。徐廷翠沖徐盧氏點頭笑了笑,低下頭自顧吃餛飩。

  見徐廷翠不接口,坐在一旁的徐大車便沖劉道情嚷道:“劉道情,聽到沒有。徐相公可是解元公頭名狀元都有份,到時你要好好編《雛鳳記》,五哥賞銀少不了你。”他平常只叫徐豆腐,這時按照族內輩份稱起五哥來。

  劉道情還沒有說話,就聽到一個冷冷聲音道:“鄉試都沒有開始,便妄想起解元公來,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好不識趣。”

  聽到這倒胃口言語,眾食客心里都有些生氣。徐廷翠面色微變,瞧了一眼卻不言語,低頭繼續吃餛飩,略直的背脊重新佝僂下去。徐大車“啪”地用蒲扇拍死只不開眼麻頭蒼蠅,睜大眼睛循聲望去,見一名青衣小帽,仆役打扮的刀刮臉中年男子坐在角落,面前放著餛飩和麥角,餛飩只剩半碗,麥角也吃了半只,都已沒了熱氣。他認出刀刮臉是李氏族長李興業府上家丁李旺。李氏是著姓大族,有東李、西喬、南俞、北杜四名家之稱,勢力還在雙泉徐氏之上。李旺仗著主家勢力,對苦哈哈們向來不太客氣。徐大車心中微怯,嘴里卻硬氣道:“李旺,你說解元公不是徐相公,遮莫是你李旺不成?”

  李旺微微冷笑。他是盧大姐餛飩鋪的資深老客,剛才點了餛飩麥角本想大快朵頤,卻聽到眾食客都在吹捧徐時行,肚里有氣只是顧忌雙泉徐氏不想多言,哪料眾食客越吹越離譜,居然連解元公頭名狀元都吹了出來。李旺在李府多年,時常跟著李興業員外接人待客,見識比徐大車廣得多,把筷子往松木桌上一扔道:“我李旺斗大字兒識不了一籮筐,只比徐大車你這睜眼瞎強上那么一點點,哪有解元公的好命。只是解元公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鄉試頭名,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轄杭州、湖州、嚴州、紹興、寧波、金華等11府75縣,三年舉行一次秋闈鄉試,天子欽命翰林老爺親臨杭州貢院主持,想成為解元公的秀才相公怕有好幾萬,不啻千軍萬馬獨闖獨木橋,可比你徐大車上下嘴唇皮對碰難得多。”

  一連串專業術語說出來,徐大車只聽得腦子發暈,張目結舌。李旺微喘口氣,續道:“即使本科鄉試老天爺注定東陽要出解元公,也應該是我家李文遠相公。李文遠相公才學淵博,文采斐然,算命先生李半仙老早就算過,說三十歲前鼎甲有份,考解元公還不是手到擒來馬到成功。”說著翻起眼皮,傲然咬了口麥角,又喝了口餛飩湯,喉里發出咕嚕嚕聲響。

  這話一說,眾食客登時心中雪亮。東李與雙泉徐氏地域鄰近,族人素有摩擦,積怨甚深。李文遠是李興業族長的嫡孫,自幼被族里目為神童,認為進士可期,不期然碰上對頭徐時行,縣試、府試、院試都被壓了一頭,心中自是大不服氣。李旺這是為自家公子打抱不平,說不定講的就是李文遠的平常言語。

  徐廷翠依舊低著頭,半只餛飩咬在嘴里,欲吃不吃,枯瘦面頰肌肉微微抽搐,顯是強自壓抑。不過他素來軟弱,雖然心中極是憤恨,卻依舊沒有接口,縮在袖里的手掌已緊緊捏成拳頭。

  涉及徐李兩族解元公之爭,旁姓人不便開口。徐大車等三四名雙泉徐氏族人事關臉面,卻非要辯上一辯,“李旺,你說李文遠這么厲害,王知縣為啥點徐時行相公為案首,難道王知縣的眼光還不如你李旺?”

  李旺頓時語塞。打死他也不敢公開誹謗王知縣識人不明,這讓捕快大哥聽到是要“請”去吃牢飯的。眼珠子一轉道:“徐時行只會捧著書本死讀書,考中案首是瞎貓碰上死老鼠,哪及得上李文遠相公八股文功力深厚,又有祖宗神佛保佑,瞧著好了,鄉試桂榜李文遠相公肯定壓徐時行一頭。”鄉榜放榜正值桂花飄香,故被稱為桂榜。

  “你說誰是瞎貓?”徐廷翠終于忍耐不住,抬起頭雙目噴火般瞪住李旺的刀刮臉,“我家時行天天讀書到三更,最是用功不過,可沒時間與妓女對詩。”

  聽了此言,眾食客都轟堂大笑,徐大車等笑得尤其大聲。徐廷翠說的城里鄉下的一樁笑談。李文遠自詡“名士真風流”,考中秀才后邀請知心好友到迎春閣吃花酒,酒后出了句畫棟雕梁文遠門第,硬拉住陪酒妓女要她對詩。東陽僻處浙中,妓女都是重皮相勝過才情,哪懂得吟詩作對,吱唔半晌,方對出句賭錢嫖妓高第相公。高第是李文遠表字,寓意高中進士,光大門第,居然被妓女嵌入詩句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文遠狂怒之下砸桌摔椅,出拳毆打妓女,連勸解的好友身上都中了幾拳。迎春閣是東陽最大幫會黑虎幫的產業,當然容不得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相公老虎頭上搔癢,當下把李文遠扣住,開出診療費桌椅費驚嚇費洋洋灑灑一百兩損失賬單,聲言賠償不到位就要上告教諭姜老夫子剝掉李文遠的秀才衣冠。李興業托人說合,最后花了五十兩銀子才了結,李文遠被禁足在家足足一個多月。李文遠酒后與妓女對詩成為擺龍門陣時最津津樂道的笑談,被嘲笑為“對詩相公”,甚至劉道情都想以此為題材編出《對詩記》,怕得罪東李才作罷。徐廷翠以前侃山海經時聽人說起過,那時不甚留意,氣極之下就講了出來。

  李旺的刀刮臉漲成了紫醬色。“對詩相公”是東李之恥,李興業族長向來禁止府里下人談論,想不到徐廷翠居然公開講了出來。氣急之下李旺不假思索,狠瞪了徐廷翠一眼,大聲道:“徐時行是低賤商販劉豆腐之子,如何能與李文遠相公相提并論。”低賤商販劉豆腐七字咬得極重,蘊意最是明白不過。

  餛飩鋪里頓時靜了下來。李旺雖然口不擇言說出了低賤商販劉豆腐之子這樣侮辱人的話,不過徐廷翠祖上經營豆腐生意,自己又開著徐記山貨鋪,按照太祖制度確是低賤商販,雖說時日長久無人計較,但社會上依舊把商販列為士農工商之末,向來看不起,徐時行身份與李文遠的族長嫡孫相比顯然天差地遠。

  徐大車氣極,鼻孔呼呼喘氣,手中蒲扇一扔,跳起來想跟李旺繼續爭辯。卻聽“啪”的一聲響亮,徐廷翠把手中的筷子折成了兩截。他站起身來,面孔鐵青,瞬間又變得雪白,嘴唇微微翕動,手指顫抖指向李旺,想說話卻最終沒有說出來,忽地一轉身,大踏步搶出鋪門向著潼塘村里去了。

  眾食客瞧瞧徐廷翠背影,又瞅瞅李旺,面上都現出古怪神色。李旺言語尖刻得罪了徐廷翠,心里也有些懊悔,只是眾目睽睽之下不便服軟,哼了一聲低下頭繼續吃餛飩,卻見桌上的粗瓷碗已不翼而飛。

  愕然抬頭,見徐盧氏板著臉端著碗和盤子走回灶臺,李旺心頭雪亮,卻不敢發作,往桌上放了四枚銅錢,在徐大車周世旺等食客各式目光注視之下,硬挺著胸膛裝出滿不在乎模樣快步走出盧大姐餛飩鋪。

  背后,劉道情澎澎澎敲起漁鼓,用沙啞嗓音大聲唱了起來——

  “稀奇稀奇真稀奇,夢里黃金先搶起,還講人家真小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崇仁县| 平邑县| 安乡县| 盐山县| 江永县| 大足县| 乐都县| 二手房| 白山市| 嵊州市| 白朗县| 尚义县| 伊宁市| 阿拉尔市| 辛集市| 桃园县| 绥德县| 湄潭县| 攀枝花市| 和平县| 昌平区| 三穗县| 祁门县| 福海县| 吉安县| 辽中县| 都兰县| 仁化县| 祁连县| 沐川县| 上蔡县| 侯马市| 黄平县| 江西省| 前郭尔| 饶河县| 寿光市| 玉溪市| 睢宁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