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同班同學里,年齡都比我小,從不好的角度說,我是一個留級生,留級生不全因為是學習不好,最主要的是我的身體素質較差再加上跟父母回家探親耽誤了課程。用現在的說法叫只能重修。
阿康是我的小伙伴,也是我的同桌。他的父親是行署干部,母親是銀行職員,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家庭是比較殷實的了。比起我們這些普通職員的子弟,阿康算有錢人。阿康是獨子,父母又忙于工作無從顧及他的學業,吃飽餓不死就行。所以他父母的工資從不上鎖,每次工資下來順手撂在家里的書柜上,買回來的東西也是隨手放在簡易的飯桌上,阿康需要啥隨手就可以拿到。
阿康喜歡數鈔票,課堂上經常抓一把鈔票拿在手里偷偷地數著玩,老師在講臺上說的啥他從未關注過。或許從小養成的習慣吧,后來聽說阿康接了他母親的班,真的到銀行就業了。
我和阿康坐了兩年的同桌,日復一日地看著他清點著手中的鈔票,偶爾悄悄地問一句:多少錢?這時候的阿康會斜著眼睛看我一眼,慢條斯理地把錢裝入口袋,故作神秘地說:不告訴你。下課請你吃奶酪就是了。于是,我便急切的盼著下課鈴聲的想起,好跟著他去吃好東西。
零花錢我也有,但大多是解放牌汽車和拖拉機手,再大點有一張煉鋼工人就感覺很有面了。但從阿康身上卻能摸出大團結。在號稱中國人民總共十八塊八毛八元的年代,這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很令人羨慕。
任何時代錢都是個好東西,這個道理似乎不用教都能學會,從古至今,五湖四海,亙古不變。因為有了錢你就可以買到別人沒有的東西;因為有了錢,你就可以穿的比別人光鮮亮麗。雖然正處于全國江山一片紅的年代,標配服裝都是黃軍裝配偉人像,但新舊還是有區別的,如果能能穿一身小版的干部套,左上衣口袋里再別上一支叫不上名的鋼筆,在別人眼里絕對是干部氣派。我們班里能有這氣派的也只有小班長和阿康了,阿康比小班長少一樣物件就是紅筆記本。兜里有了大團結,有了大白兔奶糖,有了當時比較稀罕的物件的時候,阿康的風頭甚至會蓋過小班長。
阿康與小伙伴相處也相當慷慨。他的口袋永遠是個迷,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拿不出來的。木制的手槍玩具,裝了好幾天的奶渣,還有稀罕的上海產大白兔奶糖,可謂是應有盡有。只要他有,他會毫不吝嗇地拿出來炫耀,和大家分享。這樣的阿康,粉絲自然不少,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回家的路上,遠遠望見一大群小孩簇擁著一個拖鼻涕的男孩子,多半是阿康和他的小伙伴們。
終于有一天,阿康的炫耀給他帶來了痛苦。上課數錢數到興致,嘴里居然發出了聲音,這下惹怒了老師,是可忍孰不可忍!忍無可忍的老師把他父母請到了學校。要求家長帶回家嚴加管教,要控制孩子身上的零花錢,玩具不能帶到學校以免影響學習云云。道歉的話說了一堆,給學校做了嚴加管教,確保不再犯錯的保證后,阿康被他的父親拎回了家。
胖揍一頓是免不了的,但想通過一次胖揍改變一個孩子的壞習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后來阿康有被叫了幾次家長,學校的說法是:孩子還小,不能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壞毛病,將來會會出問題的。而且會在班里造成攀比風氣,影響不好,建議轉學。
如此幾次下來,阿康的父母也無奈,只好聯系了老家的學校把他轉回上海讀書,自此相隔千里,聚少離多。
再后來,為了阿康,他的父母也調回了上海工作。
再后來,就是本文開頭說的,阿康接了他母親的班,開始每日與鈔票打交道,算是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