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明賒刀人

七十一章 累積引突變

大明賒刀人 黑暗寂靜 3023 2021-05-16 12:00:00

  現(xiàn)在整個京城里各處都在談論突然興起的報紙,百姓當做茶余飯后的閑話,可一些官員則在私底下商議著,沒有人在這個時候主動提起這事,因為朱棣現(xiàn)在對于掌控大明還是有決定的話語權,要是誰在這上面搗鼓事情那可真的就是找死了。

  不少人都在等待這件事的發(fā)酵,等到一定程度再來逼宮。

  早朝上,本就平淡的時刻,被朱棣拿了一張破舊的報紙丟在了朝上,質問這各地的官員。

  “你們看看,這是誰做的這事,這是要反了天嘛?”

  底下百官戰(zhàn)戰(zhàn)兢兢,都不想自己先帶頭,知道的人都明白這是底下士紳搞的鬼,也符合這些人的利益。

  “上面一派胡言,就靠著捕風捉影的事,就敢來質問朝廷的政策,好大的膽子。”

  朱棣發(fā)著大火在高座上斥責這事。

  “傳陳瑛,讓他帶錦衣衛(wèi)下去查出到底是誰在編排朝廷之事。”

  百官看到朱棣派出了自己的爪牙陳瑛這就坐不住了,這事要是順利的進行,日后就有了案例,朝堂上解決不了的事,用明間的聲音也能堵住朱棣的嘴。

  “陛下,此事是民間百姓尋常之事,沒必要讓錦衣衛(wèi)去查。”

  底下幾個江浙一帶的官員擺明了要阻攔此事。

  朱棣轉頭瞪了這幾人兩眼,也沒說什么,也沒阻止,就等著方平出招,這是他和方平早就補下的一個陷阱就等著這些人來跳。

  “幾位這么說可能不太適宜吧,這上邊大多的事都是無跡可尋或是捕風捉影沒有一點根據的,更何況上面還有對一些人構陷,說輕了這是忽悠人,說重了這是造謠生事,不知道幾位怎么看?”

  這時候正是方平要站出來的時候,要打掉這些人的氣焰。

  “也不盡然吧,這些都是廣開言路的功績,讓天下人都可以暢談天下事,有什么不對?”

  “哦,可是上面的不實之處也不少,這到像是顛倒黑白,適意摸黑,臣請陛下設立新聞署,監(jiān)督天下報刊的發(fā)行和審查。”

  幾個沒有準備的官員,沒想到方平會這么處理這事,要是這事真要這么做了,以后這些報刊的發(fā)行就又新聞署監(jiān)督,尤其是這審查,如果不過關可就再也不能發(fā)出去了。

  “陛下,這事不可行,這報刊是百姓自發(fā)的怎么可讓官府監(jiān)督?”

  方平冷笑,現(xiàn)在還想著要擺脫朝廷的掣肘晚了,真以為我這段時間忍著這事就只是干看著的嗎?

  “陛下,臣請錦衣衛(wèi)指揮使陳瑛上殿,奏報這期間所調查的事。”

  “準”

  底下的人都不明白方平要干什么,可是心里都有點慌。

  陳瑛上來,直接就奏報了這段時間朱棣給他安排的事。

  “陛下,這是臣這段時間查到江浙一帶報刊之事,其中十有八九是虛假編造的,沒有任何證據和案例證明報刊上所寫的東西是真的,臣還對著報刊上所報的案例進行過實地走訪,這里有走訪的記錄。”

  隨后陳瑛遞上了一本厚厚的小本子,朱棣也是裝模作樣的看了一下。

  “這就是所謂的廣開言路嗎?這分明就是惡意造謠中傷,此事必須由朝廷監(jiān)督和審查,這事方平你來辦。”

  百官看著上面一唱一和的朱棣和方平兩人,現(xiàn)在才清楚,這一切都在這兩人的算計之中,就等著自己自投羅網,主要的還是錦衣衛(wèi)拿出了證據,而自己這邊可沒有穩(wěn)妥的證據能證明這些是真的。

  事情就只能按照朱棣的安排定了下來,可是還有些人不愿放棄這一個重要的機會。

  “陛下,這新聞署可歸六部哪一部管理?”

  說話的是刑部尚書呂震,這新建一個官署,就要有一定的職權管理,當然也要有一定的律法管理,刑部當仁不讓的要問個明白。

  “這新聞署當隸屬于陛下。”

  方平早就準備好了讓這新聞署讓朱棣直接管理,不然誰管理都會出問題。

  “這不合法吧。”

  “有什么不合法的,這天下之有陛下才能管理這新聞署,不然以后陛下說出去的話還沒有一篇文章好用。”

  話糙理不糙,明擺著就是告訴大家,以后朱棣要在這報刊上發(fā)表一些重要的事情,要是沒有一定程度的讓百姓信服,那可就要看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在這上面不可能駁朱棣的面子,也不能奪朱棣的位子和權利,不然自己也就到頭了,想到這里下面的官員只能認了。

  很快,新聞署就出來了,直接由朱棣管理,接踵而來的就是一部厚厚的新聞法,上面嚴格的記載了各種報刊和書籍出版的要求和懲罰。

  連作為刑部尚書的呂震都感到震驚,原來這是朱棣和方平兩人早就準備好的,現(xiàn)在只是順勢拿出來而已。

  消息傳的很快,可還是沒有錦衣衛(wèi)的動作快,江浙一帶的一些非法報刊直接被查封,理由很簡單,按照新聞法的規(guī)定,這些都是非法的出版商必須取締,若有再開著直接去詔獄吧,若是要想再開報社就必須去新聞署等級和審查。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讓江浙一帶的士紳連牙帶血都吞了下去。

  有了這新聞署的建立,朱棣和方平就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來對付一些迂腐的老古板。

  為此朝廷的邸報就徹底的改為大明月報了,開始發(fā)行第一期的報紙。

  京城里突然就出現(xiàn)了許多賣報的小童,走街串巷的賣著報紙。

  一開始百姓都不愿意買,可當有人試探著買了,了解到上面的信息以后,就有人開始關注這事了。

  第一期就詳細的描寫了這次北伐韃靼的一切經過,有專業(yè)的文人把北伐敘述的繪聲繪色,一點都不亞于說書人的本子。

  連不少在茶樓的說書人都買了月報在看,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后邊有一則招聘告示才是最吸引人的。

  那就是現(xiàn)在北方韃靼已滅,土地納入了大明土地,人煙稀少,為了讓大明百姓過去,方平放出了大招,那就是設立北方牧場,開始招募懂得飼養(yǎng)和放牧的百姓過去,分發(fā)牛羊和草場,在那里開始畜牧,為此那邊的賦稅也比南邊的少很多。

  很多貧農在南方沒有活計又不想去瓊州和交趾的人都抱著試試的態(tài)度去了北方。

  這是朱棣也沒想到的,一份小小的報紙竟然能有如此的神妙,以前倒是小看了這報紙的威力。

  不管怎么說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朱棣自己以后還是要遷都的北京的,現(xiàn)在就當做提前遷徙一些百姓過去。

  然而事情卻沒有因此而結束,北伐結束,兵部又開始了要錢換裝了。

  打仗有戰(zhàn)損,戰(zhàn)損就要有補給,這是天經地義的,也是兵部合理的請求,戶部也是準備了錢糧交給兵部。

  可奇怪的是這次兵部拒絕了工部的裝備,理由是兵仗局的更好,這就讓工部不能忍了。

  朝堂上,工部尚書在這里據理力爭,可當兵部拿出兵仗局的軍械時,工部傻眼了,里面除了一些日常用的東西以外,還有一些工部都沒用過的東西。

  比如望遠鏡,比如燧發(fā)槍,比如新式火炮等等,讓工部知道自己在新的事務上落后了兵仗局一大截。

  戶部則是穩(wěn)如泰山的看著兩遍扯皮,這錢給誰都一樣,只要兵部認賬就好。

  工部還想力挽狂瀾,找回最后的面子,而兵部給出的理由是這次北伐,兵仗局的東西比以前工部的好使多了,尤其是那望遠鏡和燧發(fā)槍,在戰(zhàn)場上出色的發(fā)揮讓很多人都羨慕。

  沒辦法最后工部只能忍下這苦果,回頭就讓自己的工匠去模仿兵仗局的軍械制造。

  方平也只是嘿嘿一笑,玻璃這東西現(xiàn)在只有兵仗局獨家一份,你想要還沒有多的,至于燧發(fā)槍,就算你模仿出來了也難以批量的生產,你們可沒有蒸汽機這種日夜不停的工具,而且這期間,兵仗局已經做出了一定量的簡單車床效率提升了不少。

  看著朝堂上發(fā)生的一切,眾人心里都清楚世道要變了,這改變是由方平帶來的,至于好壞現(xiàn)在還不可得知,也要一段時間的檢驗才行。

  方府里,于謙配合著方平在設計新的圖紙,徐妙錦現(xiàn)在也快生產了,就不在兩人眼前晃悠。

  “老師,你說的這些東西真的能給大明帶來巨大的改變嗎?”

  “當然了,你又不是沒看到現(xiàn)在的改變嗎?”

  于謙摸了摸腦袋想了一下最近發(fā)生的事,的確有一點改變,只是哪里好像有點不對。

  對于于謙,方平還是按照自己散漫的方式在教導,等過個幾年再教他其他的。

  其實是方平自己也不會那么多,要不是自己手上還有點動手的能力,可能這些機械制造都教不了于謙。

  大明的改變是緩慢的,也是明顯的,這是要時間的沉淀,技術的積累才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現(xiàn)在最缺的還是人手,可這教育問題一直是方平難以介入的地方,儒家老頑固在這方面把手的很嚴實,讓方平至今都沒找到很好的切入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阳朔县| 永康市| 盱眙县| 灌云县| 洪湖市| 石嘴山市| 新沂市| 镶黄旗| 阜城县| 安平县| 仙游县| 昌图县| 吉木萨尔县| 察雅县| 栾城县| 恩施市| 屏东市| 闽清县| 珠海市| 定襄县| 吕梁市| 湖南省| 白银市| 永顺县| 武夷山市| 西畴县| 嘉鱼县| 七台河市| 开化县| 峨眉山市| 正镶白旗| 兴海县| 萝北县| 南召县| 尉氏县| 英超| 大石桥市| 淮滨县| 余庆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