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是大周最北邊的一塊疆域,和巫國緊鄰。
地勢西高東低,西面是連綿的大山,東面是一塊沖積平原。
一條黃渠河自西向東貫穿,養育著兩岸的百姓。
這是邱云峰從《大周:地理風土志》中查到的資料。
按說優越的地理位置,濟州應該是大周富饒的魚米之鄉。
但,時不時的動亂,濟州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足。
從玉林城到濟州城也不過三百余里,若是快馬加鞭也就一兩日路程。
前往濟州城的官道上,邱云峰一行欽差隊伍,只有十余人不說前無古人,至少后來無者。
在光禿禿的官道上,顯得格外凄慘!
邱云峰騎在高俊的馬上,能夠看的很遠。
時而不時的還能在路上遇到,一群面黃肌瘦的人。
一個個蓬頭灰面,衣服骯臟破爛……
邱云峰心中隱隱有種感覺,賑災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又覺得濟州隱藏著自己需要的答案。
濟州城黃渠河的南面,未來之前他就聽說黃渠河已經斷流很久了,從去年冬天開始黃渠河水位越來越降,水流越來越少,河床干枯……
兩日后,濟州城在望,邱云峰看到濟州城西還有一座小小的城池。
他知道那是平北王趙事中的王府。
一座府就是一座城,可見平北王的規格有多高,趙事中是云德帝一母同胞的弟弟,云德帝即位以后,并沒有像歷史上的皇帝一樣,對待兄弟格外的嚴苛。
反而對兄弟分封到了大周的十三州,其中北境幾州只有趙事中這位平北王。
據說趙事中和云德帝長的很相似,只不過性格非常不同。
云德帝霸道為威武,平北王和善內斂。
平北王雖然地位特殊,但親王衛隊仍然只有一千人。
并無領兵之權!
云德帝這些年盡管對朝政不太熱衷,但把軍權牢牢的握在手中。
楊倩華拍馬出列道:“大人,前方就是濟州城,可要屬下去通知濟州布政使楊之謙?!?p> 邱云峰抬頭看看天色,日已偏西。
在蒼?;臎龅拇蟮厣?,他們一行給這凄涼的畫卷上增添了一份不協調。
想了想道:“不了,今日我們就在城外宿營,明日再進城?!?p> 楊倩華欲言又止,最終卻說:“屬下這就去安排。”
邱云峰不擔心大家會受不了,畢竟金衣衛都是武夫,武夫的氣血強盛。
而他距離九品只差臨門一腳。
再說,七月的濟州已有了幾分炎熱,即使是晚上該擔心的不是氣溫,而是蚊蟲。
他不是不懂享受,而是這兩天來他總覺得自己頭上懸著一把刀,感覺莫名其妙。
是不是修身境的奇異之處,他也不清楚。
儒道只有四個境界,但人不同也造成了每個文人的儒道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來說修身境總是有和普通人的差異,但自從踏入修身境以來,除了記憶更好一點之外,他沒發現任何奇異的地方。
這就很讓人尷尬!
直到心頭出現一種預感,感覺到頭頂上懸著一把刀。
他才覺得可能和預感有關,所謂預感和先知,推演是差不多的。
回想在玉林城的日子,特別是發現蝗災肆虐的速度要遠遠快于他的猜想。
因此根據前世所接受的良好教育再加上合理的推測,才覺得大周未來的天災只會越來越多。
這可以說是一種合理的推測,但也是一種推演。
也正因此,他覺得修身境的奇異之處,是培養出來。
而不是踏入境界之后就立即覺醒。
那么對于頭頂這把無形無影的刀,他只有恐懼和不安。
真的擔心不知何時突然從遠方出現一把刀,把他給砍了!
當然,也不是沒想過是因為修行《萬刀心決》所凝結成的一把刀。
只是覺得,若真是如此,不應該會讓他感覺到心悸,而是應該覺得心安。
夜晚是另一個世界,這是他覺得非常富有哲理的一句話。
白天的安鬧,遠沒有黑夜中的熱鬧精彩。
但這并不是他決定不進濟州城的原因……
他在等待狼人的出現,幾日前在十八寨中,他得到了一條信息。
徐大刀說黑袍曾在無意間提起要去王府一趟。
而北境幾州只有一座王府,平北王府!
當然,也有可能是黑袍在混淆視聽,但他不相信黑袍能算到這一切……
因此,他才來濟州,若真的和平北王有關,還是慫一點比較靠譜。
……
黃昏時一匹快馬進入京城,在宮門落鎖之前,終于把奏折送進了宮中。
御書房,云德帝很難得的在這里批閱奏章。
過去五年為了晉升三品武者,邁入宗師境。
云德帝確實荒廢了朝政,在他看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是他晉升三品宗師境的最佳時機,況且若是錯過這次機會,下一次又要再等十年。
看起來只有四十歲左右中年模樣的他,其實今年已經七十二了。
七十二若只是一位普通人,早已魂歸西天。
但對于一個四品武者巔峰來說,才是人生最巔峰的時刻。
可,修行一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是能進入宗師境。
他不但能會再年輕一些,能在皇位上還能更長一些。
這樣他的雄心壯志就能一一施展。
濟州旱情他并不在乎,即使發生蝗災在他看來也無關痛癢。
但,蝗災以經蔓延到了南境的云州、曲州、奇州等地。
不到十天的時間,整個大周境內只剩西境的涼州和藏州沒有發現蝗災。
這才讓云德帝感覺麻煩大了,今年收成大減,意味著朝廷的日子不好過。
那么也就無法再安心去沖宗師境的關卡,可五年前的北征,他受了傷,喪失了大量的氣血。
氣血不夠,根本無法沖擊宗師境。
更為重要的是,大周若是民不聊生,他反而會被氣運反噬。
皇室的功法是天下的頂巔武功,但還有一個天大的缺點。
不晉升三品,不得近女色!
而要成為皇帝,則必須有子嗣。
這當然是為了大周皇室的傳承,可也斷了皇帝的修行之路。
四品是巔峰,是大周許多皇帝都能達到的高度,可四品也不過是百年壽命。
他自然不甘心……
因此,在國師的建議下,他走了另外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