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從短視頻上了解到一個事件,有個艾滋病患者因為歧視被打后,引發(fā)了部分患者報復(fù)社會的情緒,產(chǎn)生了在大型活動投放毒食、毒血的想法,雖然一直沒有新聞報道出這個事件,但總有些讓人細(xì)思極恐,心中也難免有所慌亂。因為沒有接觸過這個群體,事情的真實性也沒法得到證實,但這個事件的底層邏輯卻真的很容易引發(fā)思考,一個是優(yōu)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態(tài)度,一個是弱勢群體的自身表達的行為。
弱勢群體自古就有,因為弱勢群體本就是相對的,對于健康人來說,病人就是弱勢群體,對于青壯年來說,老人孩子就是弱勢群體,對于力健身強的男人來說,身柔體媚的女人就是弱勢群體,所以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態(tài)度,是時刻存在的。返回到前面的話題,身體健康的我們,要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患者這一群體呢?可能有些人會說了,我們要用愛心去呵護照顧,去全心全意、不遺余力的幫助他們度過難關(guān),也可能有些人會戴著有色眼鏡,就像故事的起因那樣,讓那些弱勢群體感受到尊嚴(yán)被踐踏,甚至受到身體的攻擊。在我看來,一個普通人,無論是圣母心泛濫還是一刀作兩斷都過于極端,首先對于那些全心全意幫助弱勢群體的人來說,我們必須付以崇高的敬意,可對普通人來說呢,本就擔(dān)不起被意外感染的風(fēng)險,過密接觸我認(rèn)為我是做不到的,但路邊的小貓小狗都會令人產(chǎn)生憐憫之心,更何況是個人,即使我們做不到不遺余力的幫助他們,也不應(yīng)該去傷害他們,起碼要給予他們最基本的尊重,能幫忙時也要盡量出手。
記得古龍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藍蝎子為了報仇,要廢李尋歡一條右手,李尋歡主動伸出右手的時候,藍蝎子放棄了,她說當(dāng)時那種情況,從道義上講,你伸手的瞬間就把帳還清了,小丫鬟鈴鈴表達了林仙兒的觀點“女人天生就可以不講道義,這本是女人的權(quán)利,男人天生比女人強,所以本該讓女人幾分。”藍蝎子問玲玲是否聽林仙兒的話,鈴鈴說林仙兒是在為女人說話,只要是女人,就該聽她的。藍蝎子正正反反給了她十幾個耳光,“就因為世上有了你們這種女人,所以女人才會被男人看不起,就因為男人看不起女人,所以我才要報復(fù)。”其實看了這個情節(jié),真的很動容,弱勢群體在強勢群體面前,永遠都會有一種悲哀,所以說平等的尊重,幾乎很難實現(xiàn),有些先輩為了后人之利,始終都在用生命去爭取。在我看來,道德反而是對弱勢群體最后的一把保護傘,不是說要弱勢群體自受苦難,而是扯開了這層遮羞布,弱勢群體將更加弱勢。報復(fù)社會的后果,不會得到更多的尊重,只會收獲更多的遠離和輕視,還有就是被處罰和控制。
呼吁更多的人對弱勢群體能付以公平和尊重,蒼穹之下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弱勢群體的一部分,對別人善良即是對自己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