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回京
與陳錦弦想象中不同。
這次的棒子直接伏法認罪,他們的律師也只是象征性的辯護了幾句。
所以,這場案子很快就了結了。
棒子甘愿罰錢以及賠償三倍的歌曲收入費用,也就是是約莫九千萬RMB。
數額之大,讓在場的這些記者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那可是整整九千萬,將近一個億的RMB啊!
華夏絕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
就這樣心甘情愿的賠給陳錦弦了?
至于事后賠償問題究竟如何,這個眾人就不得而知了,但是,AST男團的三個人肯定是要賠償的。
除非他們能夠承受逃債的后果:后代永遠不可進入華夏國內,收繳一切從華夏獲得的現有資產,證明有財產上交罰金的話,即便跨國也會被強制執行。
……
離開法院。
陳錦弦心情大好。
一路上哼著小曲,格外開朗。
那些記者終于知道誰才是重點了,要不然一天天盯著自己,多煩人。
處理完這件事情,也該回京城了。
陳錦弦打開手機,看了看自己的余額,不由得微微嘆息。
再不回京城,自己連酒店都住不起了。
果然,自己還是太窮了。
畢竟這年頭唱戲的壓根沒錢賺,大部分的戲班子都是靠著國家的補貼,才能勉強混口飯吃。
準確的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戲班子都是需要依靠國家補貼。
即便是當年聲名顯赫的四大徽班,現在也變得落魄了。
退好酒店。
陳錦弦直奔車站。
車票昨天就已經預訂完畢,今天直接進站就行。
不得不說,現在的華夏的確發達了數倍。
元旦節的這股熱潮,絲毫沒有影響交通,反而使得車站更加熱鬧。
陳錦弦戴著耳機。
穿梭在星城車站的人山人海之中。
……
與此同時。
AST在微博上公開發布了募捐消息。
和大部分因為疾病而產生的募捐不同,AST的募捐就是單純的讓諸多粉絲送錢給那些棒子國男團,讓他們用來賠償巨大的侵權費用。
長話短說,就是給AST送錢!
“支持哥哥度過難關!一個月的早餐而已,沒了就沒了。”
“連九百塊錢都不愿意出,你也配當AST的粉絲?笑死了,反正我直接給粉絲后援會捐了五千,希望哥哥們早日度過難關,早日振作起來。”
“樓上的“小錕要爭氣”,你可就別出來丟人現眼了,惡心,棒子國的走狗玩意!”
“TMD保護你的是手機屏幕而不是法律,別讓我找到你,我找到你可不管你是男是女,我見著就往死里打!”
“樓上的蟈男別來我們評論區找存在感,快滾行嗎?我們愿意送錢那是我們的事情,和你又沒有關系。”
“就是,憑什么我們自主捐款你們也非得嗶嗶賴賴?真的是怪惡心人,別人沒錢賠我們捐錢礙著你了嗎?還是說你們酸了,一群飯都吃不起的窮鬼?”
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
尤其是傻子。
雖然AST的粉絲跌了很大一部分,但是還剩下了一堆腦殘粉。
這一些腦殘粉為了追星。
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只要你能想到的腦癱行為她們都做過。
也不知道她們以后想起這段時光,會不會羞愧難當。
……
另一邊。
陳錦弦已經坐上了回家的高鐵。
至于為何不坐飛機……
當然是因為窮啊!
這個該死的系統連賺錢功能都沒有一個,實在是太為難人了。
沒有錢,自己壓根沒有任何的宣傳渠道。
幸虧自己一首歌成名,要不然以后還得奔波宣傳。
高鐵上,人并不算多。
動車飛速行駛的過程中,陳錦弦倒是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學京劇的孩子。
他就在自己的旁邊的座位。
距離自己只有一條過道的距離。
瞧他擺在桌面上的臉譜,應該是京劇七行七科當中的武行。
大部分人都只聽說過生旦凈丑。
武行就更不用說了。
可以說,武行即便是在京劇行業也沒多少人學。
相較于負責打雜的流行,武行至少也需要一些基本功,練起來不算難,但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練成的。
“媽媽,我們去BJ是不是就能找到一個好老師啦?”
小男孩趴在床上,看著列車外的風景,好奇的開口問道媽媽。
“當然了,京城可不像老家懷寧石碑鎮,那可是大地方,據說還是京劇的起源地呢,媽媽相信你肯定可以成為最亮眼的京劇演員!”
那位小男孩的媽媽摸了摸小男孩的頭,鼓勵道。
“嗯,謝謝媽媽!”
男孩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陳錦弦坐在他們旁邊,微微長嘆一口氣。
看來宣傳之路,任重道遠啊!
石碑鎮,那可是京劇的圣地,他們學習京劇的居然不知道?
自古便有無石不成班的說法。
然而現在,連本地人都已經遺忘了。
“叮鈴鈴……”陳錦弦躺在椅子上,感慨頗多的時候,突然傳來了電話鈴。
看了一眼號碼,上面倒是沒有標記姓名,只是有一個電視臺的標記。
眼前的這個標記唬的陳錦弦一愣一愣。
猶豫了一會兒后。
陳錦弦接通了電話。
接個電話而已,問題不大。
“您好,我是電視臺的記者冰冰,聽說您最近回京了,想找個時間采訪一下,不知道陳先生有空嗎?”
電話那頭,傳來了一道甜美女聲。
陳錦弦愣了愣。
當即答應了下來那個名叫冰冰的記者采訪。
只需要等到明天采訪的時候。
便可以當即知曉。
陳錦弦依靠在軟座上,看著外界的天空,不一會兒便直接進入了夢鄉。
醒來之后,應該就能到達京城。
——
emmm,這張寫的有點爛,本來我都想刪了重新寫一張,但是更新時間上來不及了,大家湊合著看吧,我明天起來把這一章的內容大改一下,不然這劇情看的我好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