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醫院的十二樓,他來過三次,第一次是他出生的病房,第二次是來找到一個適合跳樓的窗戶,第三次就是現在,站在挑選好的這個窗戶前。
“凌晨三點的夜很美”,他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文字,配上了的從這個窗前拍攝到照片,是這個城市的夜景,雖是很小的局部,但也足夠了。
媽媽說當初自己的哭聲特別響亮,他哭著,而媽媽笑著。這個時候的夜很安靜,是最安靜的時候。人很安靜,城市也很安靜。因為人睡了,所以城市也安靜了。
街道上偶爾會駛過一輛車,路燈持續亮著,誰也不會看到或知道,二十四年前他是在這里來到世界,現在他要在這里離開這個世界。
其實是否被看到或知道并不是他在乎和關心的。等他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時,他只是會想問問媽媽,自己當初在哪個病房出生。
想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并不是一念之差。每每夜幕到來時、陰天時、下雨時,上學期間取得好成績時、壞成績時,工作后賺錢時、社交時,談戀愛熱戀時、失戀時,媽媽在時、去世時,數不清的時候,他都會想要離開這個世界。
他從未和任何人提起這個念頭,也不是怕嚇到別人,只是不想打擾別人或者被別人打擾到。
這個地球的人口將近八十億,還不如核武器或者一個富豪的身價多。每天死亡的人不知道是有多少,他有幸可以自己選擇離開的時間和地點,比太多人要幸運的多。
凌晨三點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必著急,完全可以不用催促著心先脫離這個軀殼??梢月牡刃呐K離開肉體,飛到夜幕中,看著這具肉體損壞、死亡。
腦漿崩裂、全身骨折或者血液飛濺?還真不知道自由落體,和地面接觸后會是怎么樣的情景。
全身骨折,內臟破裂會好些,起碼不會給自己收尸的人添麻煩。也不會嚇到不小心看到自己身體的人。
并不是感覺不到這個世界的美好,陽光、溫暖、人與人之間的關心、熱愛,他都可感覺的到。他也愛過人,被人愛過。
當然也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殘酷,黑暗、冰冷,人與人之間的猜忌、仇恨。他恨過人,當然也被人恨過。
很多人活不夠,留戀這個世界,具體留戀什么其實自己也不知道,但還是被疾病或意外帶走,稀里糊涂結束了一生。
從他DNA開始分裂,神經系統在子宮內形成那刻起,就具備了感知外界的能力。這種感知持續了二十四年。
他只是覺得自己的精神、靈魂或者是心靈,已經感受夠了。他沒有貪欲,只是知足。
頭頂的云、刮起的風、灑下來的光,每個人的聲音,行動,眼淚、笑聲,他都可以感受的到。而他的感覺又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比當事人感受到的更多。人家笑一會,他笑一天,人家哭一會,他哭一禮拜。
所以他用二十四年,用自己有限的心體會了全世界。就連睡夢里他也會笑、會哭,神經不會休息。
還是熟悉的風從窗戶吹進來,擠進來的風就比外面的風更加有力和清冷,把他的心先抓了出去,只是他沒有來的及看身后那具肉體在地面上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