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是知道我的,我從不養無用之人。辦砸了差事,你說我該怎么辦?”黑袍人收起馬鞭,取出一方錦帕擦起手來。
“屬下愿以死謝罪!”黃向緊咬牙關,幾乎是一字一句地說道。
“死?這世上要是有這么簡單就能辦成事,那天下人都死絕了。”黑袍人冷笑一聲,“更何況,你死了,誰來做這個左軍校尉?就憑他嗎?”說完,朝左安一指道。
一聽這話,黃向額頭上汗珠更是涔涔而下,他連忙爬行數步,磕頭道:“屬下糊涂,是屬下無能!若是主公不棄,黃向愿意替主公牢牢把住左軍營!直到主公有更好的人選為止!”
黃向的這番表忠心顯然讓黑袍人滿意了不少,他點點頭道:“你能這么想,我就沒有白栽培你一番。二十年攢下的基業,絕不能毀于一旦,要是大事在你這截上毀掉,你就等著誅滅三族吧!”
“不過么,這次到底是試探些東西出來了?!背鲞^了氣,黑袍人立刻冷靜下來,沉吟片刻道。
“不錯,”一直在旁一言不發的丑陋文士此刻也終于開口了,“那個李旭鬼鬼祟祟。從左安身上搜出來的乃是乙等的粗鹽,而從篝火旁地下拾起來的是丙等的巖鹽。左安點的是酒菜,而不是烤肉,根本用不到巖鹽。只有顧氏兄弟他們才用得到巖鹽。”
“就算如此,買賣私鹽也是重罪。你們搞得煞有其事,他們出于害怕而栽贓也是人之常情?!焙谂廴怂坪踹€有疑慮,“更何況兩個營之間一向有過節?!?p> “既然主公無法確定。那干脆就……”說到一半,那丑陋文士附耳上前,一陣細語,聽得黑袍人連連點頭。
***
回到了軍營里,李旭和三人各自分別,回到滿是異味的營房里,聽著震天動地的呼嚕聲,直到半夜才勉強閉上眼睛。
剛睡了沒多久,只聽得“嗚嗚”一陣號角,剛才還在打呼嚕的士兵們立刻如彈簧般跳起。
“緊急集合了!”
前鋒營編制共計五百人,分為十隊。顧剛所轄的第四隊以下又分為五個什,李旭所在的什長名叫李晃。一聽緊急集合的號角吹起,他立刻第一個從床榻上跳起,看見有動作遲緩的士兵,立刻幫他們穿戴起來。
李旭迷迷糊糊的也被拉起來,李什長見他動作最慢,便心急火燎的替他披盔戴甲。出了營房,李旭所在的十個人的裝束速度居然也只能排中等,寬闊的操場上此時已經有不少隊伍集結完畢,十名隊長也焦急的等著自己的部下集結,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所在的隊伍是最后一名。
不過片刻之間,五百人左右的隊伍已經集結完畢,各個隊按照自己所屬的位置,站在各自隊長的身后。而隊長們向前鋒營校尉朱謀報告完后就站回了原位。
“昨天晚上,新任的刺史江使君在府內被害!歹人不僅謀財害命,還放火燒了整座刺史府,想必你們今天已經大約聽到了消息。”朱謀背著手在臺上來回踱步,聲音卻十分洪亮。
“經過一天的調查,現在已經確定,歹人之所以能夠得手,是因為有兩個內應!第一個,就是咱們營里的人,是誰,我就不說了?!敝熘\陰沉著臉,口氣十分嚴厲,“第二個,現在還不能告訴你們,但是,能告訴你們的是,他還活著,還在城內!”
“左營那個小白臉聽說了這件事,在參軍大人面前狠狠嘲笑了我一番!”朱謀越說越氣,“再過半個時辰,左營會奉參軍之命,來咱們營里搜檢,要是有人給他們搜出來任何不該有的東西,老子第一個就饒不了他!”
“校尉大人放心!前鋒營絕對是干凈的!”殷謙主動大聲答應道,隨即上前一步,對著自己的屬下呵斥道:“校尉大人已經下了命令,現在兩兩一組相互搜查,查完立即回房檢查,所有違禁品一律就地銷毀!”
其他各隊隊長聽了他的話也恍然大悟,一看朱謀陰沉著豬肝臉并不阻止,立刻也都有樣學樣吩咐起手下來。
對于搜檢,李旭自己是不大在乎的。最大的麻煩刺史印綬已經被他埋在了三門外的篝火灰炭里,從江勝之私囊里搜出的錢財也替顧剛還了債。他可以說是真的一窮二白。怕就怕昨天晚上跟顧剛去刺史府的那幾個人,他們也都分到了金子,一旦被查出來,以他們的收入水平,立刻就成了嫌疑人。
可不知是不是顧剛打過了招呼的原因,昨夜李旭見過的那幾個第四隊的士兵一個都沒出問題。反而倒是隔壁殷謙第三隊的士兵身上搜出了一些碎金銀,殷謙也不客氣,全部收繳。那幾個士兵也知趣的沒有吭聲。
“身上都搜干凈了?”朱謀斜著眼哼著冷氣問道,在得到了殷謙等人的肯定答復后不禁怒道:“那還愣在那干嘛啊,趕緊回房檢查?。 ?p> 殷謙等人如夢初醒,連忙招呼手下各自回房,把所有可能的違禁品全都處理了個干干凈凈。前前后后忙活了小半個時辰,終于在左營到來前將將處理完畢。
和前半夜不同,此刻的黃向雖然還是一臉的陰沉,但神情明顯自信了許多。而那胖子左安更是一馬當先,帶著手下第一批沖進了前鋒營的營門。
“全部起來,緊急集合!”左安扯著嗓子對前鋒營的號兵喝道。
早有準備的號兵裝作不甘愿的樣子吹起集結號,朱謀還裝腔作勢的穿著睡衣從房里出來,一臉無辜的問道:“誰在那半夜三更吹集結號!”
“呵呵,朱校尉,你們前鋒營事發了!”黃向一臉假笑,還裝作好意的替朱謀披上外衣,“參軍大人下令,江使君遇害與前鋒營有莫大的干系。黃某不才,奉令搜檢前鋒營營地,還請朱校尉配合。”
說完,黃向從懷中掏出一根竹簡亮給朱謀看,一旁的左安還“好心”的取過燈籠替他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