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寧縣衙出來,為了感謝林正文和顧宏學,徐梟請兩人吃了個便飯。
席間,顧宏學以岳丈的身份,林正文以官場前輩的身份,各自教了些官場規矩給徐梟。
官場無朋友,但互相落些好感,彼此多些交情,也是需要的。
顧宏學和林正文的這份交情,徐梟得接著。
一場宴席,賓客盡歡,顧林二人都有些喝多了。
徐梟囑咐徐六,將二人送回府上歇息,自己則帶著溫妙妙返回天下玉源。
王典吏帶人找茬的時候,宋掌柜并不在店內。
等他回到鋪內,聽到徐梟被人帶走,便連忙派人通知沈昂,又細心派人照看徐梟的柜臺。
徐梟到的時候,趙元任和沈昂都在天下玉源,正準備通過家里,想辦法把徐梟弄出來。
眼見徐梟安然無恙的出來了,兩人算是心安了。
在得知徐梟成了從六品承務郎,即將到任吏部時,可把兩人羨慕壞了。
沈昂酸溜溜的說:“虧得我們還為你擔心,沒成想,你小子轉眼就成了六品大員了。”
趙元任裝模作樣的奉承:“徐大人,茍富貴勿相忘啊,以后可就靠您老人家關照了。”
“好說好說,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倆一口湯喝。”
“好家伙,合著你吃干的,我們就喝點湯唄。”沈昂斜眼說道。
“沒辦法,地主家也沒余糧,只能委屈你倆了。”徐梟笑道。
趙元任說道:“得,掰了掰了,這兄弟也沒啥好做的。”
三人鬧騰一陣,便各自散去,趙沈二人回國子監坐監。
徐梟則趕回家中,吏部這事,他還得詳細和父親徐陟了解下。
趕在夕陽落山前,忙碌了一天的徐家父子,終于吃上了晚飯。
這次,徐陟主動問起了徐梟,白天在江寧縣衙的事情。
得知嚴世寬叔侄又來找茬,徐琰氣的一拍桌子,把徐梟嚇了一跳。
徐梟連忙把在江寧縣衙的事情,給父兄復述了一遍。
最后,徐梟問徐陟:“爹,我那個吏部的差事,還有這從六品的承務郎,是您和岳丈弄得鬼吧。”
徐陟點頭默認。
“原因呢。”徐梟問道:“我還準備考進士呢,這下咋考。”
此次,徐梟已經被舉薦為官,是不能再參加科舉考試的。
在大明,官員也講究出身,鄙視鏈最上層,就是那些通過科舉,考中進士為官的人。
一般而言,這些人也是前途最為遠大的。
能在科舉考試中勝出,足以證明他們的優秀。
鄙視鏈下層的,就是徐梟這種,依靠父輩恩蔭為官。
這類官員,幾乎到不了核心高層,最高也就回到父輩曾經的高度。
但,凡是都有例外,比如嘉靖朝最大的蔭官嚴世番,根本沒參加科考,現在已官至工部侍郎。
徐陟和徐琰停下筷子,欲言又止的看著徐梟。
直把徐梟看的心虛低頭才算完。
我確實有些不知好歹了,徐梟羞愧的想著。
看著小兒子,徐陟認真說道:“你覺得,你能考上進士么。”
徐梟剛想豪氣的說能,卻被徐陟下一句卸掉了所有底氣。
“若你說能,那我馬上讓吏部,撤回對你的任命。”徐陟淡漠的說道。
“爹,我就吹個牛而已,您何必認真呢。”
徐梟給父親夾了根雞腿,十分從心的說道。
“噗,哈哈哈哈。”徐琰忍不住笑出聲。
卻說那日,前一刻還信誓旦旦保證要金榜題名的徐梟,第二天睡到日上三桿才醒。
著實讓徐陟感嘆人生不值得。
可,畢竟是親生的崽,無論多不成器,當爹的總不能看兒子無所事事的混當。
對,在徐陟看來,徐梟那個破煙草攤子,跟不務正業沒啥區別。
思來想去,徐陟確定,指望徐梟考上進士,再進入官場,是沒啥希望了。
為此,徐陟就去了趟國子監,找顧宏學商量此事。
然后,便有了將徐梟作為國子監優秀生源,選拔至吏部任職的決定。
至于徐梟是否優秀,那就是顧宏學一句話的事。
要明白,判定一個人優秀,和判定一個人是廢物,困難程度是一樣的。
從那天起,兩爹就在給徐梟辦這個事情了。
至于今天這個情況,純屬意外,只能怪嚴輝自己倒霉。
徐陟嘆道:“梟兒啊,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路是自己走的,爹只能幫到這一步,往后在官場上,能走到哪一步,都得靠你自己。”
父親的叮囑,讓徐梟陷入沉默。
他心里清楚,嚴輝和嚴世寬之所以敢數次找他麻煩。
就在于他只是有點家世的二代子弟,本質上還是個平民。
換言之,以前的他太弱小了。
如今,徐陟給他謀下了從六品的官身,這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
但也只能是本錢。
至于,他以后能成長到哪一步,全看他自己了。
徐陟自己都只是個五品刑部主事,幫不了太多。
但有了這個官身,以后在商場上,徐梟會少很多麻煩。
至少,嚴輝等人不敢招惹他了。
“父親,兒子不是廢物,一定走好路,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徐梟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看著兒子,徐陟一臉欣慰的點頭。
倒是徐琰從兜里掏出十兩銀子,對徐陟說道:“爹,咱們賭一把,看這小子能堅持幾天。”
徐陟也淡定的掏出十兩,說道:“三天。”
“就這么不相信我。”
看著銀票,徐梟一臉難以置信,自己在父兄心中就是這樣的形象嗎。
“你值得相信嗎?”徐陟和徐琰異口同聲的說。
徐梟拍出一百兩銀票,一臉氣憤的說:“我賭堅持一輩子。”
說完,一把薅走桌上的一百二十兩銀子,頭也不回的離開。
“你不吃飯了?”徐琰喊道。
“不吃了,氣飽了。”徐梟頭也不回。
“爹,咱們是不是過分了點。”徐琰回頭問父親。
徐陟瞥了眼大兒子,淡然道:“過分嗎?他拿走了所有銀子,不管咋樣,他會虧嗎?”
掃了眼空蕩蕩的桌子,徐琰無奈的搖搖頭。
盯著徐梟離去的背影,徐陟喃喃道:“你弟是個不愿吃虧的性子,看著憨厚無害,其實心眼比誰都多,不知是好是壞啊。”
徐琰認真說道:“爹,您放心,只要我在一天,不管弟弟惹了多大的禍,拼了這條命,我也要護住他。”
徐陟苦笑著搖搖頭,點著徐琰的腦袋,說道:“你倆啊,都不讓我省心。”
“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瑤光滿山州
說明一下,從實際出發,主角十五歲再學習四書五經,等他經科舉為官,時間太長,若是強行讓他考中進士,那這光環太大了。書的邏輯就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