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T先生你這樣子一個人整天獨自待著不無聊嗎?出來走走唄。”
我一邊把飯盛出來,一邊道。
“不無聊,又或許說,無聊才是其意義。”T先生這樣道。
“無聊才好?為啥啊?”我不解道,“人會爛掉的!”
“人以欲望為源,因為欲望會去追求,追求得到會感受快樂,得不到就會產生痛苦。”T先生道,“我已沒有什么東西想要去追求,再勉強去追求不過產生痛苦,不如安靜下來,徹底舍棄掉痛苦與快樂,當然你如要說這也是一種快樂,我也不否定。”
“追求完了?你這么大點,啥能追求完?”我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遍,笑道,“你不會以為有了錢就啥都有了吧?”
T先生搖搖頭,道:“錢是身外之物,真正重要的不過是自己的主觀感受,又或者說……我們的一切不過是主觀感受罷了。”
“人不能這么自私啊,你不考慮一下別人嗎?”我道。
“考慮別人也是一種自己的主觀感受罷了,我們既然生而為人,就不可能涉及到客觀的東西。”T先生道,“本來物的世界我們無法觀察,別人的內心我們也不能完全窺探,我們能觀察的只有自己罷了。”
我完全沒能理解他說的話,就只能轉移了一個話題:“T先生,你這樣子天天不出去,沒有社交,以后老婆咋找呢?”
“不找。”T先生道,“愛情熄滅之后的冷淡會帶給人相愛時的熱烈彌補不了的空缺,哪怕平淡得多的愛也遲早會厭倦的。”
“這……”我道,“但是,就拿俺說,俺跟俺老婆子確實沒有剛結婚時那么好了,但是現(xiàn)在還有別的東西來填補空缺啊,就比如俺們的孩子,那幾個小淘氣,親情也是一種補償不是嗎?”
“是,可是有些人補償不了。”T先生道,“我從一開始就注定不能依靠情感生活,那就好像一團火,在冬日里靠近些是要暖和一些,但是貪心久了就會被灼傷,也就只有僅僅百年的壽命才能承擔這樣的灼熱與傷痕,至于我,不如站在寒冬中去習慣,成為寒冬的一部分。”
“可你這樣一天不說話就看著面墻,不難受嗎?換俺一刻鐘都受不了,你卻在這里受這個苦,何必呢?”我道。
“沒有什么難受不難受的,已然了無感受就不會談及難受與否。”T先生搖了搖頭道,“‘無’是一切的答案,是人一生的末尾,也是無限,是所有的‘有’。”
“聽不懂。”我道。
“你沒必要聽懂,因為絕大部分人沒有必要走這條路,我不過是迫不得已。”T先生道,“如果能找到快樂,我又何必在這‘無’中去尋找平靜呢?不過是尾聲罷了。”
“這就是那些佛家道家想的東西嗎?”我道。
“我不知道他們怎么想,我能參悟的唯有自己這本書。”T先生淡淡道,他一直都是這般波瀾不驚,“平靜不是形式上的,而是是生自本源的,與欲望對立。本源無處安放的東西,所以誕生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