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 最壯美的休止符(一)
2021年1月,提前一個月就開售的春運火車票,實在是太難搶到手了。
于是,殷暢又早早下手,終于訂到了從BJ回L城過春節的機票。
這張機票,承載著殷暢回家過年的所有期盼。
“媽媽,我已經多長時間沒有回過家了,我好想吃家里媽媽做的飯呀。”
“媽媽,這次回家,我一定要好好地睡上幾天大懶覺。”
“媽媽,等著我,這次春假假期,我要好好陪著你逛逛街,看看電影,吃幾頓大餐。”
電話里,殷暢近乎撒嬌地對媽媽說。
“是啊是啊,想想都覺得美,快回來吧寶貝,媽媽等你。”
提前一個多月就叮囑殷暢早點買好車票的媽媽,開始一天一天地期待著女兒回家過年的日子。
然而,2021春運的腳步還未及邁出,“就地過年”的號召,讓“回家過年還是留在BJ”,成了殷暢和媽媽的兩難選擇。
從一年前的2020年1月開始,****病毒突襲而至,疫情來勢洶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臨嚴重威脅。
****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面對疫情,我們的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有力改變了病毒傳播的危險進程,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的強音響徹中華大地。
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
“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迅速集結。
“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鏗鏘,丹心閃耀。
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肩并肩、心連心,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
面對病毒帶來的生與死的考驗,又見遍地英雄。
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
他們中間——
有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而自己錯過救治的醫院院長;
有永遠無法向妻子兌現婚禮承諾的丈夫;
也有犧牲在救治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媽媽……
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得到悉心呵護。
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
從2020年1月開始,我們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帶領全國人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
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
2020年春節過后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殷暢的媽媽特意在手機上給遠在BJ的殷暢轉賬1萬元,叮囑她每天上下班乘坐出租車,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可能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
殷暢說,那段時間,出租車比往常容易叫到了,上下班的路上也沒有那么擁堵了。
然而,到了4月中旬的某一天,殷暢下班打車回家,卻被“堵”在了路上。
平日里,殷暢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是BJ最擁堵的區域之一,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車輛根本“挪不動”,但受疫情影響,這條路“暢通”了近兩個月。
“道路交通,這個城市的大動脈終于開始像往常那樣跳動了。”坐在出租車里,望著車窗外一輛挨著一輛的各式車輛,殷暢的心里忽發感慨。
那天,被堵在路上的殷暢,短短幾公里的路,出租車硬是走了半個多小時,但這次,她覺得是被堵得最開心的一次。
因為,人們從“堵”中看到了希望——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顯示了中國的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
轉眼一年過去,時間又來到了2021年的春節前夕。
春節之于中國人的意義,是千百年來萬家燈火映照之中,萬家團圓的終極詮釋。
一年一度,回家過年的中國老百姓,腳步最為迫切,也最為堅定。
這種迫切而又堅定的腳步,使得春運期間高速公路上疾馳的車輛,鐵軌上飛奔的列車,藍天上穿云翱翔的飛機,一同匯奏出百姓生活的律動、社會祥和的樂章。
然而,這律動,這樂章,在2021年春運的40多天里,卻最為動人。
因為這40多天的律動和樂章,奏出的是一個個壯美的“休止符”。
為了不使疫情因春運期間的大規模人員流動而出現反彈,早已收拾好回家過年行囊的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中國老百姓,自愿選擇了就地過年。
這是一個能感天動地的“休止符”。
為了徹底戰勝疫情——
14億中國人民顯示出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奉獻精神、友愛情懷,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彰顯了人民的偉大力量。
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國情懷啊!
這個春運,家與國,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聯結得更為緊密。
這個春節,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更感溫暖。
事實再一次證明,中華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什么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甘于奉獻、挺身而出、慷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