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睿起床的時候,天還剛蒙蒙亮,昨天他熬夜追了一晚上《無限恐怖》,所以現在腦袋昏沉沉的。
今天是個重要日子,關系著他能不能拿到重生回來的第一桶金,這筆資金將直接決定他下一步的計劃。
是老老實實的發點小財,在燕京購置幾套房產,坐等日后增值,生出個富二代兒子或者女兒?
還是放手一搏,撬動資本的市場,實現某些人生理想。
就看這個開局到底如何了。
陳思睿不承認自己是個賭鬼。他雖然喜歡足球,但是從不賭球,喜歡麻將,但是從不玩錢。不過這次,他要賭自己一把,賭自己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
。。。。。。
遠在燕京的某家教育機構里,有八九個年輕人已經吵得不可開交了。
“我們要轉型!我們要reform!”一位帥小伙拿著粉筆,站在講臺前慷慨激昂的陳述,臺下人卻性質缺缺。
這些人,是啟明星教育機構的核心人員。
他們最開始也只是普通學生,當初新東方上市的消息傳來以后,這些人立刻看到了教育市場的商機,于是先私底下招收學生,等到時機成熟后又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品牌,目前在燕京小有名氣,旗下教師都有幾百名。
教育品牌成立的這幾年來,他們一直以新東方為目標,也確實賺到了不少錢,下一步計劃是順利在紐交所上市。
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公司必須滿足規定的最低要求:
一是上一年稅前盈利不低于250萬美元,且在前兩年每年的稅前盈利不低于200萬美元。
第二點就是有形凈資產至少達到4000萬美元。
按照在場大多數人的想法,只要繼續按照當下的模式辦下去,把自己的學校開到各省各市,早晚有一天能達成公司上市的條件,可團隊里有人并不這么想。
目前正在演講的年輕人叫做張康,他也算是啟明星的元老級成員,當然和創始者們還有些差距。
之所以能站在這個位置,是因為啟明星歷史上有過幾次重大抉擇,張康都提出過具有建設性的意見。結果證明,他的確具有跨時代的眼光。
當初張康提出過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建議,比如化整為零,由大班教學改為一對一授課,每位教師都要培養出自己的明星學生,作為招牌吸引其他學生報名。
這就好比是一次考試,學生就是考題,能答好這張考卷的教師才更受家長歡迎,也能得到更多的生源。正是因為學校的王牌教師成功輔導出了幾名市狀元,啟明星才能如此出名。
然而這次不太一樣,他的想法顯得有些過于膽大。
他想要帶領啟明星教育全面進軍互聯網教育,拋棄傳統的線下教育理念,轉變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模式。
線下答疑解惑,視頻傳到網上,供學生復習使用。
由于視頻不可能像面對面授課一樣細致解答學生的問題,在網上學習的學生們如果遇到沒弄清楚的知識點,一定要到當地的教育機構補習,這樣的話就實現了引流的目的。
甚至如果線上授課效果好的話,還可以開放視頻在線答疑,學生網上支付學費,教師視頻答疑后領取酬勞,從而大幅降低教育成本。
然而張康的想法在其他與會成員看來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畢竟現在的互聯網生態還不完善,內容付費的理念也沒有形成。舍得在網上付費學習的年輕人能有多少?這些人中又有幾個能取得家長的支持?況且就算這些都不考慮,那在線教育平臺需要搭建吧,支付方式需要解決吧,還有在線上進行的授課教學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也是一個問題。
如此費心費力的完成了前期準備工作,利潤卻沒有多少,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在座的人沒幾個覺得有必要。
啟明星教育的創始人叫李永,他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當年就是看上了教育市場的商機才毅然決定辭職出來自己創業。
這幾年互聯網發展迅速,他敏銳的察覺到互聯網將成為新的風口,不過作為啟明星的創始人,他不想隨意在公司發表言論,一旦被駁回將極大影響他在公司的影響力。
張康正是李永暗中培養的代言人,由于具有敏銳的眼光,而且善于變通,他進入啟明星的第一年就被李永提拔了上來,進入公司管理層,負責提出些有利于公司發展的建議。
有李永撐腰,再加上張康本人的演講富有感染力,很快就在管理層站穩了腳跟。如今張康在明,李永在暗,啟明星在這兩人的帶領下在教育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沒想到今天竟然出現了質疑的聲音。
可能是如今啟明星的發展太好了,好到不需要怎么改變,管理團隊就能吃飽喝足。只想守著眼前的產業,一旦步子邁的稍微大點就擔心會出現危險。
可這不是一時半會能改變的,李永也沒什么辦法,因為啟明星發展這么多年早就不是他自己的一言堂了,哪怕為了企業能良性發展,公司內部也必須存在不同的聲音。
他也不是神,也不敢保證自己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
既然這件事情今天討論不出個結果,李永給張康使了個眼色:“改革的事情不急于一時,今天先來研究一下我們的出版計劃,大家對我們進軍教輔教材領域有什么看法?”
如今教育培訓市場暫時飽和,想要擴大收入只能另尋他路,教材出版就是個不錯的主意。
啟明星這幾年來已經積累下不少教學資源,如今只要稍微整合一下,就能出版銷售,不過苦于沒有合適的切入點,恐怕銷量不會太高。
“對于教材出版,我也有一個不錯的主意。”
張康關掉了有關線上教育的PPT,卻沒有立刻回到座位,而是打開了另一個帖子,這個帖子的題目,赫然是:
“震驚!這一百個狀元,竟然都有這樣一個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