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玉鐲子鬧起的爭端
“今天要出去旅游,一定得戴上我的傳家寶。”墨青得意且自豪的想著。“唉,我的玉鐲呢,老公你見了嗎?”張離此刻正在客廳收拾家務,沒有太注意,隨口應付了幾句。“你再找找,咱家就那么大點,還能被人拿走了不成”。
二十分鐘過去了,墨青急了,發起火來,“趕緊幫我找,不然別想去旅游”。兩人把家翻了個遍,廁所,廚房,沙發底下,雜物間,沒有。這可就奇了怪了。
張離首先耐不住性子,這可是他母親留給他唯一的遺物,母親走了好幾年了,臨走前特別叮囑他,留好鐲子,這是祖先的傳承,一定把它交給下一代。他坐在小板凳上,吸了一根煙,仔細地想究竟跑哪去了。
墨青認為家里進了賊,否則玉鐲怎么可能說丟就丟,一想到這里,她那俊俏的臉蛋,神色開始有些慌張,甚至恐懼,趕緊往放銀行卡的地方去看。看完以后虛驚一場,可玉鐲呢?
張離脫口而出,“昨天就一個外人來到這里,就是你閨蜜,柳立,除了她還有誰,我媽可說了,這玉鐲值二十萬,不到緊急時刻,決不能賣,現在卻被你閨蜜偷了”。
墨青沒有吭聲,打了個電話,“喂,小立,今天我們要去旅游,打算讓你照顧一下我們家的寵物,你來一趟唄。”柳立聽完以后,開著車就什么都不知情地趕了過來。
一到了六月份天氣格外的炎熱,熱得人頭上直冒汗,而此時的墨青卻身體透涼,眼神冰冷,表情冷莫。“什么姐妹情,什么同窗好友,昨天還夸這鐲子真好看,今天就沒了,不賴她,賴誰’。
閨蜜到了以后,墨青就開始套話,“你記得我的鐲子吧,昨天跟你說的,我一不小心隨手放你包里了,想讓你戴兩天玩玩,現在你該還給我了吧。”
這話聽著像是給人臺階下,卻像逼供。
柳立愣了,仔細一想,沒弄懂。張離憋不住了,“你說,是不是你偷拿了鐲子。”
這世間的友情就像窗戶紙一捅就破了,昨天還和睦的聊天,今天就翻臉了。柳立突然明白了,原來是鐲子丟了,找不著兇手,賴起我來了。三人開始了爭吵,吵得是臉紅嘴干耳朵發熱。最后柳立覺得他們沒有證據,拒絕承認,開車走了。
兩人望著遠去的車輛,心中的怒火像火油一樣燒起。墨青冷靜了一會兒,有氣無力地說了一句,去旅游吧,散散心。張離,不吭聲,回房間去了。
第二天兩人按著原來的計劃,去濟南的鄉村風景區散心。至于前一天發生的事,似乎兩人都忘了。
走進生態農家小院,吃綠色生態美食,享受人間至美的新鮮風景。就這樣散步了整整一天。
品茶葉,游湖,見證名勝古跡,游覽山川河水。突然張離想再買一個玉鐲送給墨青,彌補一下內心的創傷那個。轉道去了一家城市古典玉器店。起初兩人只是看看,沒有太強烈的欲望想購買。
但當看見了一個精巧的玉鐲后,改變了主意,墨青一眼就相中了,兩人低語交談,都一致認為和丟失的那個極為相似,不妨留個念想,就買下了。
墨青坐在車里,仔細地把玩這個玉鐲,猛然想到,以前的那個明明就有一個血痕,是她婆婆以前不小心刮傷的,后來血便浸潤在玉琢里了,俗稱血玉。
連痕跡的位置都一模一樣,難道玉鐲自己會瞬間移動。張離也確認無疑,確實是同一個物件。
回到家以后,墨青故意戴在手腕上,誰看到很驚訝,就說不定就有嫌疑。小侄子聽說叔叔回來了,就趕緊跑過來要好吃的,而且要吃土特產。張離心里雖然依然不太高興,但在孩子面前也沒了怨氣。
便拿了些許的特產給孩子吃。小孩不知無意還是有意的看見了玉鐲,說了一句令人驚訝的話,“唉,這鐲子,我們家也有一個,后來被爸爸賣了,賣了好多錢呢,還給我一個大紅包。”
墨青驚了,抓住小孩的手趕緊問賣哪去了,小孩有點驚嚇,“阿姨,你弄疼我了。”張離趕緊拉她過來,說:“你要是說對了,所有的土特產都給你吃。”
小孩一聽就努力地想,想到了‘南邊,好像說是帶個南字’。
墨青立馬問:“是不是濟南”。小孩點頭,表示確定。然后小孩拿走了所有的好吃的。
張離猛地想到昨天堂兄來到家里要了兩瓶啤酒。難道是他。
張離飛速地開著車跑到堂兄的家里,堂兄不在家,只有孩子在,幸好,幸好,張離這樣想著。
趁孩子不在客廳,張離趕緊搜查證據,不出乎意料,找到了一張數據單,看你還有何話說。
堂兄回來以后,看見張離的表情,心想:壞了,事情敗露了。兩人打了起來,鼻子,眼睛,耳朵,都出血,孩子上去拉架,還打了孩子。墨青趕到的時候,兩人依然在廝打。
一個小時后,張離出了氣,就該要錢了,賣鐲子的錢一分都不能少。對峙雙方都很硬氣,但到底是親戚,堂兄那邊還是軟了下來。承諾會付清賠款。
墨青問張離問什么不報警,他只氣悶悶地說了句,面子上不太好看,都是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