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跟劉定想法相同的,最終有二十多萬人報名了這個方案,這意味著需要競爭,方案一的競爭更大,有五十多萬人,大多數人是不想冬眠的,冬眠雖然活得更久,但對身體損傷很大,風險也很大,以現代文明的技術,一次冬眠至少有百分之十的人永遠醒不過來,即使醒來的人也大多一身病,整體壽命至少縮短十年。
選拔的方式是在線考試,內容是宇宙、物理以及其他相關知識,全是選擇題。這是一次決定未來的考試,卻沒有給人太多的復習時間,也沒有考試大綱,報名后的第二天便規定了一個考試時間。
題目很多,足足一千題,卻要在兩個小時做完,平均七八秒內做完一題才有希望全部做完,題目也是從易到難,包羅萬象,即使劉定是個理科生都做得很吃力,最終也只做到八百多題,剩下一百多題全靠隨機蒙。
成績也很快就出來了,都是機器判定,效率很高,劉定最終得了五百多分,排名四萬多,順利過關,那些淘汰的或者干脆沒有手機,錯過考試的人,只能被迫在月球冬眠了,至于說是福是禍,百十年后的事情誰說的準呢,萬一技術爆炸呢?
因為是求生存,沒有太多離別的儀式,劉定被分配到薛定諤號太空飛船。
這是一艘標準從流水線上制作的產品,沒有太多特別,原本限載六十人,卻硬生生塞了三百人,大部分人只能在冬眠中度過旅程。
星際旅行可不是一兩年能夠完成的,按照計劃,薛定諤號的目標是16.4光年外的天鷹座a,也就是牛郎星,按照薛定諤號的性能,起碼需要飛行兩百年!
兩百年會發生什么,誰也不知道,就好像清朝人無法想象現代社會一樣。
也沒有人能夠保證冬眠技術能夠維持人兩百年不死,一切都是未知數,星空很黑暗,所有人都很迷茫。
劉定被帶上薛定諤號,從遠處看,他很渺小,近看卻很大,空間還是比較足的,如果不考慮其他方面,單單住人的話,兩千人都不在話下,可是這樣一來會影響到飛船的維生系統,即使冬眠也不行,冬眠需要消耗能源,飛船供應不起。
劉定沒來得及參觀飛船便被帶進了冬眠倉,他又不是技術人員,也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培訓,只能被安排長時間冬眠。
或許是為了節約氧氣,劉定剛躺下不久便被一個白衣護士注射了針劑,這種針劑藥效很快,沒來得及胡思亂想便覺得一陣陣天旋地轉,很快陷入了睡眠。
在所有人冬眠后不久,薛定諤號身后的八臺聚變發動機同時亮起,仿佛點燃了八個小太陽,在太空中十分引人注目,在它前后左右上下各個方向,都是相同制式的飛船,它們將各自出發,各奔前程。
薛定諤號緩緩離開了太空港,先是飛往金星,隨后飛往木星,聚變發動機需要功率很大,但初期速度還是很慢,需要借助行星的加速。
無論結果如何,這一步還是順利地邁出了。
(本篇完,起始篇章,偏平淡,好戲在后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