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皇上又無恥了
“那行,地址就選在這里,我回去把圖紙畫好,七天后你們過來拿圖紙和工藝流程圖。”
蘇云說道。
蘇云的造紙作坊和老的不太一樣,房屋的結構和工藝流程都有差異。
所以必須自己重新設計。
跟李世民合作,相當于蘇云出技術,李世民負責生產,這樣比較省事。
要不然自己建造作坊,然后監督生產,事情多得要死。
李世民爽快地答應道:“沒問題,七天后我們再來找你。”
看好了地址,三個人騎馬回到酒坊。
在酒坊里吃些瓜果聊了一會兒,李世民和房玄齡坐馬車回宮。
蘇云則在房間里開始繪制圖紙。
用竹子造紙的作坊在設計上,和藤皮的作坊有所不同。
用竹子造紙有五個大步驟:
1.斬竹漂塘:竹子在水塘內浸上100天,取出時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目的是讓竹材軟化。
2.煮楻足火: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個晝夜,竹子的纖維逐漸分解。
3.蕩料入簾: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狀。這道工序在造紙過程中最考驗技巧。
4.覆簾壓紙: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開竹簾,這層紙膜便落在板上,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
5.透火焙干:用熱氣使紙張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來就是一張可使用的紙了。
這是古代的造紙術,也是當時的條件下可以做到的最高水平。
手工業這種東西依賴當時的條件,就像工業依賴于工業基礎一樣。
一件東西需要另一件東西作為前提。
蘇云在房間里拿著鉛筆、圓規、尺子,慢慢地畫著圖紙。
這些工具是蘇云自己制作的。
畫圖很耗費時間,蘇云一連畫了好幾天。
七天后。
房玄齡騎著一頭小毛驢,晃晃悠悠進了酒坊后院,正見到蘇云從房間里出來。
“姑爺,老爺派我來拿圖紙。”
房玄齡笑嘻嘻地說道。
蘇云伸個懶腰,問道:“岳父呢?他怎么不來?”
房玄齡笑道:“老爺有點事情,今天沒空,所以派我來。”
蘇云笑道:“不會是怕我問他要小媳婦吧。”
房玄齡呵呵笑了笑,不好如何回答。
這天底下,也就蘇云敢這樣跟李世民說話,一張嘴就要大唐公主。
蘇云讓黃強把圖紙拿出來,說道:“你按照這個圖紙把工坊做起來,生產的工人還是我去找。”
莊子里有很多年輕人,曲轅犁推廣后,已經不需要那么多了。
這些人都可以安排到作坊生產。
房玄齡答應下來,說道:“這個姑爺放心,合作過一次了,我們還是按照老規矩。”
上次建造酒坊就是這樣,蘇云出圖紙和工人,房玄齡負責建造。
說了會兒話,房玄齡拿著圖紙進宮。
到了御書房,見到李世民,房玄齡把圖紙呈上去。
“皇上,這是蘇云繪制的圖紙。”
房玄齡說道。
李世民攤開圖紙,細細地看了。
他只覺得圖紙畫的好,至于工藝如何,他不懂行。
“把工部侍郎崔進叫過來,讓他看看,這個造紙術有什么不一樣。”
李世民說道。
周公公馬上去傳旨。
不多久,工部侍郎崔進急匆匆進來。
“微臣拜見皇上。”
侍郎崔進拜道。
李世民示意他上前看圖紙,問道:“你覺得這個造紙術如何?”
崔進恭敬地上前,仔細看了流程圖,忍不住驚嘆道:“妙啊,原來還可以用竹子造紙,微臣怎么就沒想到呢。”
“藤皮太貴,而且越來越少,竹子卻每年都有,只要按照這個工藝流程,造紙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他這樣子不像是恭維,而是發自內心的驚嘆。
李世民心中暗驚:這小子真的什么都會啊,能釀制出高度酒,能制作出曲轅犁,現在又能發明出造紙術。
“這是皇上親手繪制的造紙術,侍郎不可外傳。”
房玄齡叮囑道。
工部侍郎聽說這是李世民發明的工藝,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
“皇上真乃天縱之才,居然能想出這樣的工藝,微臣佩服。”
侍郎崔進心悅誠服。
李世民無恥地笑道:“朕也是閑著無事,隨手改良了一下工藝而已。”
侍郎崔進拜道:“皇上不久前剛發明出曲轅犁,天下百姓深受其益。”
“如今又奇思妙想,發明了新的造紙工藝,天下的讀書人必將受益,皇上真乃神人也!”
崔進看著圖紙驚嘆連連,李世民聽得十分舒服...
房玄齡把蘇云的圖紙說成李世民的,一則是為了拍馬屁,給李世民一個裝比的機會。
二則是用來告誡工部侍郎,這是皇帝的發明,不要到處亂傳。
他們要生產竹紙賺錢,絕不可以讓這個工藝流入別人手中。
“微臣一定守口如瓶。”
工部侍郎崔進拜道。
他心里其實很奇怪。
既然李世民發明了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要藏著掖著?
如果把這個工藝拿出來,完全可以振興大唐的造紙業啊。
那時候讀書人可以買到更便宜的紙張,書的價格也可以降低,對天下人來說是大利。
就像上次的曲轅犁一樣,李世民主動拿出來給天下百姓用,這不是很好嗎?
不過,既然皇帝這么說了,他也不敢問為什么。
“好了,你退下吧。”
李世民揮揮手,工部侍郎退出御書房。
人走后,李世民把圖紙還給房玄齡。
“就按照蘇云的圖紙來吧,快點建好,早點賺錢。”
“朕估計,等這個造紙作坊搞起來,不僅可以填補國庫的虧空,估計還能有盈余。”
李世民說道。
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如何把國庫填滿。
他還要打仗復仇呢,到處都要花錢。
“當然,朕也不是只看錢,造紙術可以教化天下百姓,朕是為了天下。”
李世民不忘給自己立一個牌坊。
“皇上心懷天下,微臣佩服。”
房玄齡知道李世民眼里只有錢,但他肯定不會說破。
退出御書房,馬上去找京兆府。
城外荒地只需要京兆府同意就行,不需要經過工部的批準。
李孝恭自然為房玄齡大開方便之門。
經過上次打殺惡霸的事情,李孝恭知道背后的金主是李世民,他更是提供一切能提供的便利。
很快,造紙作坊開始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