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請高人出手
方舒一席話,徹底打消了西門雪的疑慮。
上官儀不過是僧人,不存在搶風頭爭位子的問題。
而且,如果上官儀出手,丟臉的不是長安文人,而是蘇云。
既然如此,西門雪也就不再說猶豫。
“那我們就去請上官儀出山。”
西門雪決然地說道。
方舒點頭,他來就是為了說服西門雪,一起去請上官儀的。
兩個人在酒樓吃飽喝足,然后付錢。
出了東市,大家約好中秋節在芙蓉池聚會,共斗蘇云。
人散了后,西門雪和方舒卻騎著馬出了長安城,來到城外的感業寺。
這座寺廟在山腳下,高高的山門,兩只大石獅子鎮守辟邪。
不停地有香客來來往往,看起來頗為熱鬧。
進了寺廟,里面人更多,煙霧彌漫,可以聽到敲木魚和念經的聲音。
方舒攔住一個僧人,拜道:“阿彌陀佛,請問上官儀大師在何處?”
僧人白了方舒一眼,不善地說道:“施主,若是燒香請到那里去買,找人就免了。”
西門雪眉頭一皺,心中不喜。
他覺得這個僧人太無理,佛門清凈之地,怎么開口就是香火錢。
方舒卻笑呵呵拿出一塊碎銀子遞給僧人,說道:“請師父指點一二。”
僧人見錢眼開,笑瞇瞇地指了指一扇小門,說道:“從那里進去,走過后院便是。”
方舒和西門雪便從小門進去,走過一個院子,里面一棟小屋,外面載著花木,顯得幽靜雅致。
相比外面香火彌漫,此地倒有點禪意了。
走到屋子前,見到一個僧人正在低頭研讀佛經。
方舒上前拜道:“在下方舒,拜見上官大師。”
此人正是上官儀。
聽到聲音,上官儀抬頭。
見到方舒,上官儀放下佛經,笑道:“原來是方老弟,你怎么有空到我這里來坐?”
方舒和上官儀在洛陽時候見過,算是老相識。
感業寺卻是第一次來,所以不認得路。
“一直在洛陽不得空,今日才來拜會。”
方舒笑道。
上官儀請他們坐下,然后注意到西門雪,問道:“這位仁兄是?”
西門雪自己介紹,說道:“在下西門雪,杜陵人氏,在長安城游歷。”
讀書人學成后,大多會到長安城來尋找機會,看能不能得到舉薦做官。
這時候沒有科舉門路,只能通過這些途徑。
“原來是西門兄,幸會幸會。”
上官儀笑道。
西門雪感覺奇怪,上官儀身在佛門,但是稱呼言行舉止卻不像是佛門中人。
“方老弟這次來尋我,是為了談經論道,還是以詩會友?”
上官儀笑問道。
方舒說道:“此來有一事相求,還請上官兄務必應允啊。”
上官儀笑道:“何事?”
方舒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上官儀聽完后,臉色凝重起來,看著外面的花木沉思不語。
方舒和西門雪不知道上官儀什么意思,到底是去還是不去?
上官儀不是什么清心寡欲,甘愿青燈古佛一輩子的人。
他遁入空門是為了保命。
心中一直都有還俗入仕的念頭,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他不想靠著別人的引薦去往上爬,他想著一飛沖天。
作為隋朝官員的家屬,上官儀的出身算不得好,在長安城也沒有什么人脈,所以就在感業寺蟄伏。
沒想到,這次居然有這么好的機會。
成千上萬的文人挑戰一個商人,有意思。
這么大的動靜,到時候朝中官員,甚至皇帝和皇后都會觀戰。
這不正是我一飛沖天之時?
上官儀臉上突然閃現一絲狂喜之色,但隨之強壓下去,他不想讓別人發現。
“沒想到這個蘇云居然如此狂妄,一個商人而已,竟敢挑戰長安、洛陽的文人,真是膽大妄為啊。”
上官儀假裝義憤填膺的樣子。
西門雪附和道:“可不是嘛,簡直視我們如無物。”
他不知道上官儀正打算拿他當跳板,要一飛沖天。
“二位仁兄親自來請,貧僧一定參加。”
上官儀一口應允。
方舒大喜,拜道:“上官大師出手,此次斗詩大會必勝。”
他跟上官儀斗過詩文,知道上官儀的本事。
當今大唐,只怕沒有第二個詩人是他的對手。
有他參加,這場斗詩大會穩了。
西門雪也是大喜,拜道:“多謝大師出手相助。”
三個人在感業寺閑聊了一會兒詩文,然后各自散了。
出了門,西門雪感嘆道:“方兄,原本我還不信,但是剛才一番談論,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上官大師不愧是詩文高手,只可惜身在佛門,不能入朝為官。”
他其實是在暗喜,好在這個上官儀是和尚,否則日后必定成為強勁的敵手。
他打算以后時常來這里跟上官儀學作詩,慢慢吸血。
方舒說道:“如果不是曠世之才,我怎么會拉你過來請他出山。”
所謂文人相輕,讀書人最是自傲。
如果不是高出許多,一般都不會承認對方比自己強。
“這次穩了,穩了。”
西門雪笑道。
二人走后,上官儀關起來門大笑良久。
“好啊,好啊,我終于等到機會了。”
“斗詩大會,斗詩大會,這個斗詩大會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呀。”
“蘇云啊蘇云,我要感謝你啊,你給我創造了絕佳的出山機會。”
“我定要在此次斗詩中大展手腳。”
上官儀拿出筆墨,用心地寫出幾首好詩來。
.....
....
兩天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蘇云窩在書房里背誦唐詩,然后全部記下來,差不多寫了幾百首唐詩出來。
李白的、杜甫的、李商隱的、杜牧的、張若虛的、劉禹錫的、白居易的....
凡是大唐著名的詩人,蘇云都寫了下來。
看著滿滿一本的唐詩,蘇云心滿意足的。
起身活動一下胳膊腿,蘇云笑道:“你們這些人,比什么不好,非要跟老子比詩文,欠揍的玩意兒。”
另一邊,西門雪和方舒也在苦思冥想寫詩文,準備到時候出風頭。
長安城的百姓和官員都知道這次斗詩大會有近乎萬人參加。
萬人斗詩大會,這可是從古未有的盛會。
在萬眾矚目之下,芙蓉池的長安城斗詩大會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