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
紫禁城。
駕駕駕!
百名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飛奔午門!
馬踏飛燕,勁旅馳騁!
守門宮衛士正欲攔下,為首的錦衣衛千戶手里舉著八百里加急的信件!
但大明律法規定,凡是緊急軍事,侍衛可以乘馬直接沖入白玉廣場。
除此情況之外,其余騎馬入宮者,皆斬!
三日一次的早朝!
宣政殿內。
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在與文武百官商議國家大事。
突然間,急促的腳步聲在外面響起。
“報!”
“報!”
“西北嘉峪關八百里急報!”
“嘉峪關大捷,大捷,北疆韃靼和蒙古敵軍盡數被誅!繳獲戰馬,器械無數!”
朱厚照站在朝堂之上,面露喜色,陡然間眼睛一亮,壓低心里的悅色,朗聲說道:“快呈上來!”
與此同時,玉階下的文武百官皆流露出激動的臉色。
戚景通,錢寧果然沒有辜負陛下和朝廷對他們的希望,大明邊境危機,總算解決了。
噔噔噔!
兵士急匆匆的來到宣政殿,恭恭敬敬的將八百里加急的文書送到近侍太監手里。
當朱厚照將文書打開的那一瞬間,滿臉上的興奮溢于言表。
玉階下,群臣翹首以盼。
文書中心詳細記載了戰爭的經過。
同時,戚景通將此次得以剿滅賊軍的首功推到護龍山莊段天涯和歸海一刀身上。
“陛下,韃靼首領的頭顱全部在殿外!”
當此聲音響起的時候,朝中文武大臣皆露出喜色。
朱厚照將文書交個近侍衛太監,不怒自威道:“念!”
近侍太監恭恭敬敬的接過文書,朗聲在宣政殿內讀起來。
文武百官聽此一言,心中憂慮頓時解開,整個大殿之人個個都神清氣爽。
內閣首輔劉健喜極而泣,快步走出班列,恭敬說道:“陛下,文書上將斬殺韃靼頭顱的攻來歸集給護龍山莊的段天涯和歸海一刀,他們兩人不畏生死斬下韃靼首領頭顱,臣以為當記頭功。”
“為大明浴血奮戰的將士,陛下也應嘉獎,犒賞三軍,以彰顯陛下恩德。”
朱厚照微微頷首,朗聲道:“劉閣老所言甚是,朕正有此意!”
“傳朕旨意,護龍山莊段天涯,歸海一刀不畏生死,親斬韃靼首領,立有大功,冊封為大內二品帶刀侍衛!”
“兵部武選司戚景通,錢寧星夜馳援嘉峪關,繳械無數,冊封為嘉峪關衛指揮使!”
“兵部侍郎錢寧,官升三品,入兵部武選司任副職!”
“陛下圣明!”
群臣話音落畢。
朱厚照卻未沉浸在捷報的喜悅之中。
當滿朝文武皆沉浸在捷報的喜悅之中時,朱厚照卻豁然起身,威嚴說道:“如今外族勢力已經消除,為今之計,當趁其根基維穩之時,一舉將其全部寂滅,依舊后患!”
“傳令戚景通,錢寧深入大山戈壁,步步為營,哪怕縱深萬里也要將韃靼去部鏟除!”
百官聞言,先是一驚,繼而為陛下的英勇決策拍手叫好!
皇帝雖少,但其心懷天下,志向絲毫不遜于當年先祖皇帝朱元璋!
趁他起火,要了他命的道理,朱厚照還是懂得的。
本來,兩國的戰爭就像兩個男人打架的道理,朱厚照從小就懂得。
就在滿朝文武為朱厚照的圣明而歡呼雀躍時,朱厚照的另外一道詔書卻讓群臣震驚不已!
詔書的意思很明了,命詔大明的十三個附屬國,籌備銀兩,先將弘治皇帝手中短缺的銀兩補齊!
凡是接到大明皇帝詔命而未有行動者,當誅!
除此之外,大明十三個附屬國中,除倭國外,其他附屬國都知道了北疆韃靼兵敗被割首的消息,他們已經意識到事態的嚴肅性。
原本以為大明自弘治皇帝后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誰曾想到,只這一戰,就讓他們實實在在的看到了大明帝國的強盛!
大明帝國,還是那個屹立于東方民族之巔的大明帝國!
那些附屬國的君臣們接到大明圣旨,都一個個戰戰兢兢,生怕正德皇帝去找他們這幾年的麻煩。
當即,附屬國君臣們連夜下詔征收賦稅來湊歲貢!
......
養心殿,
朱厚照睡了一個大覺。
醒來之后,見到殿外陽光明媚,春暖花開,朱厚照換上一身便裝,踏出養心殿,清風拂面,風和日麗。
這個時候,一個小太監來到朱厚照的面前,遞上一卷奏折。
朱厚照將奏折打開之后,奏折上記錄著最近幾日朝野內外的大事情。
戶部尚書謝謙三更天去了小妾房間休息,五更天天明出來。
禮部尚書王鰲在兵部尚書錢芳的府上做客,兩人相談甚歡,主要議論的錢寧西征,兵部里的事情。
期間他們贊嘆最多是大明皇帝,是一個有勇有謀,敢于獨斷的好皇帝。
西廠督主雨化田正在返京路上...
朱厚照將奏折合上,隨手交給內侍太監,這份奏折是東廠督主曹正淳上奏的,在朱厚照敲打了他之后,東廠已經顯露出鷹爪。
朱厚照在白玉廣場上隨意的踱著步子。
幾名慈寧宮的太監來到朱厚照身邊。
“啟奏陛下,太后娘娘在慈寧宮召見陛下!”
太后張氏,是朱厚照最近新冊封的,之前廢了西太后,現在他的生母張氏就是當今太后。
這張氏是弘治皇帝一生鐘愛的妻子,一生中也只冊封了此一位皇后,從古至今所有的皇帝都是三宮六院,一生只娶一女的皇帝只有弘治皇帝。
不過,這一輩子,他也只留下一子,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來到慈寧宮,慈寧宮的太監丫鬟紛紛行禮。
“母后,二娘,三娘。”
“哎呀呀,照兒來了,我看看,幾日不見,有長高了,又壯實了!”
“啊呀,我的兒精氣神十足...”
朱厚照口中的二娘,三娘是隨著張太后一起入宮的宮女,一輩子都沒有嫁人,和太后娘娘情同手足,因為弘治皇帝寵幸張皇后,將把她們兩人的身份也抬高了不少。
太后拉著朱厚照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你現在是皇帝了,不能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要調皮搗蛋。你現在是大明朝的皇帝,沒有人能護著你了,萬事都要靠你自己。”
整個大明帝國,可以斥責朱厚照的,也只有太后張氏了。
“唉,照兒,你父皇走的早,也沒有給你留下弟兄姐妹,哀家倍感自責!”張太后說著,將朱厚照拉進懷里。
她記得弘治皇帝在彌留之際,唯一擔心的并不是大明江山,也不是眾多的宦官,而是皇后張氏。
她記得弘治皇帝說:“我不怕死,我只怕我死后,我的妻子會寂寞,會在無盡的黑夜里獨守空房,怕永遠失去真愛...”
張太后想起這些往事,不禁淚水漣漣...
是的,弘治皇帝也是人,也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他舍不得離開妻子,拋舍下他的愛!
當時張氏悲痛欲絕,丈夫的死,對她打擊太大,若不是還有皇子朱厚照,他恐怕也難以支持下去。
她總是感覺弘治皇帝還活著,還在乾清宮晝夜批閱奏折。
也許可能是他為國操勞,實在是太累了,想去另外一個世界過幾天清閑的日子。
可是,留下的事情,還不都是她跟兒子的嗎?

銀河明月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