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眼下沒有這封返京信,自己同樣要讓他返京述職。
一來可觀其心,看看這十大將軍之中是否有陽奉陰違的人?
二來,便是為了震懾一下封疆大吏。若要對外戰爭,必先將后院之中的火熄滅。
早一切都還未落定之前,自己需要將這可能出現的隱患解決掉。
朱厚照心里這樣想,眼中卻閃過一道寒光,威嚴的說道:“準驚怖將軍所奏!”
“不過,在返京期間,將重鎮之中的事情全部安排妥當!”
“遵旨!”
“傳曹正淳速速來見朕!”
天子召見,曹正淳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來到養心殿。
“擴招東廠人員及其訓練一事,進展如何?”
曹正淳聞言,面色微微沉了一下。
平時,陛下幾乎很少過問東西兩廠的事務。
這一次,陛下突然叫自己前來,又突然詢問東西廠這件事,他不免有些疑惑。
“回稟陛下,臣已經命人專門訓練和培養新人,教他們偵查,隱匿的本事。”
“臣可以向陛下保證,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新人都能成為陛下手里的利刃!”
“很好!”
“不過,眼下,朕正好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曹正淳聞言,趕忙單膝跪地道:“請陛下吩咐,臣一定會妥妥當當的做好!”
朱厚照微微點點頭道:“安排東廠密探,嚴密監視京城發生的一切。”
“凡是有任何風吹草動,有任何的可疑人員,你都要來稟報于朕。”
曹正淳心中一顫,他已然感覺近一段時日以來,大明可能會有什么大事發生。
否則,天子也不會對他說這些話。
至于是什么事情,曹正淳自己都不清楚。
作為皇帝最忠心的侍衛,皇帝沒有明說,自己絕對不能擅自提問。
“臣遵旨!”
......
乾清宮內。
鏗!
帝王劍出鞘!
近侍太監感到恐怖。
自從上次誅殺了劉瑾,整個宦官集團安靜了不少,雖然劉瑾的位子暫時還沒有被頂替,但朱厚照身邊的太監們,一個個都感覺度日如年。
新皇帝雖然不是那種殺人成性的人,但很多太監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要是哪一天一不小心被人揭發了,那就又步入了劉瑾的后塵。
近侍太監戰戰兢兢的站在那里,朱厚照看了一眼,原本他對自己周邊的太監度沒有什么好臉色,這會有事,更是怒不可遏。
“速速召集文武百官,來宣政殿議事!”
“遵旨!”
近侍太監慌忙跑出了乾清宮。
現在已經過了午時,此時召集群臣上朝,大明時被稱之為晚朝。
朱厚照的父親弘治皇帝是個勤政的皇帝,他在位的時候是每日三朝,分為早中晚三次。
文武大臣聽到了朝會的鐘鼓敲響,紛紛離開府衙,前往宣政殿參與朝會。
半個時辰內,大明帝國的文武百官全部齊聚宣政殿,無一人缺席。
大明帝國國法森嚴,朝會的鼓聲敲響三通,無論你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要來朝參會,凡是遲到著,罰俸祿三年。
三年的俸祿,對一個朝廷命官來說,損失會是很重的。
滿朝文武上朝后都惴惴不安的等待著,心里都莫名其妙的琢磨著陛下的意思。
這陛下突然朝會,難道京城里面發生了什么大事?
在過去的幾個月之中,只有大同府危機之時,陛下召見過一次朝會。
眾多官吏都上前來詢問內閣首輔劉健,但劉健也是一臉茫然,他真的不知道最近京城里發生了什么事情?
正當文武百官疑惑不解的時候,太監的聲音在殿外響起:“皇上駕到!”
文武百官紛紛跪下,行叩拜大禮。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朱厚照腰挎天子劍,龍行虎步的登臨朝堂,他站在朝臺之上,并未坐下。
滿朝文武抬頭看去,赫然見到陛下腰間佩戴的是天子劍,立于龍臺之上,殺氣騰騰!
滿朝文武頓時覺得天要塌下來一般。
朱厚照看著滿朝文武說道:“朕方才接到東廠秘奏,佛郎機人已經潛入大明海岸線,想圖謀不軌。”
朱厚照話音剛剛落下,滿朝文武便開始議論紛紛,有人就站出來主張兩國開戰。
“內閣首輔!”
“臣在!”
劉健趕忙站出來,拱手對朱厚照答道。
“宣戰佛郎機國,朕已經快馬加鞭命戚景通進攻佛郎機國,朕倒要看看他們的火炮有多厲害?”
“你即刻昭告周邊所有國家,敢于佛郎機國有貿易往來的,都是朕的敵人,朕發兵誅滅!無論它是否屬于朕的附屬國,都絕對不行!”
“臣遵旨!”
剛說完,朱厚照就又開始布置任務了。
“兵部尚書”
“臣在!”
“你即刻整頓兵馬,帶大明海軍訓練完畢,發兵前往佛郎機國,任憑他們在天涯海角,朕也要滅了這幫狂妄之徒!”
“臣遵旨!”
“工部尚書!”
“臣在!”
“加緊研制火器,尤其是戰機火炮,朕要在三個月內見到戰果,槍膛內能裝滿火藥就可,還要提高射程及精準度。”
“遵旨!”
朱厚照一連頒布了四道圣旨,然后大手一揮道:“散朝!”
朱厚照離開宣政殿,留下諸位大臣都面面相覷。
陛下一連下了四道圣旨,但只說了一件事,那就是南面的佛郎機國人侵擾大明海岸線,我大明要對佛郎機過作戰。
皇帝之怒,就是大明之怒,大明現在如雄獅一般,這一怒,恐怕發兵百萬的話,不是哪個國家輕易能抵抗的住的。
朱厚照離朝后,文武百官都拭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真是嚇死人了,還以為陛下佩戴天子劍,又要找大臣們的麻煩。
原來只是要對外發布一場戰爭。
戶部尚書梁楚心里也是一陣竊喜,原來他還以為這一次陛下又要逼著催問他要銀子呢,原來是要大一個不知名的小國。
在戶部尚書眼中,其他什么事情都沒有陛下問他要銀子這件事重要。
對于佛郎機人,大明的朝臣還是對他有所了解的,不過有幾十艘站船而已,最重要的是他們發明了火炮,被稱之為佛郎機炮,其實跟大明的紅衣大炮差不多。
只是技術上有一點點小小突破,就開始對泱泱大國開始侵擾,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滿朝文武退朝之后,臉上竟然都露出了喜色,在他們看來,佛郎機人這簡直就是在找死。
當然,大臣們的想法跟皇帝的想法還是很有差別的。
在皇帝眼中,大明帝國才是一切。
國家榮譽永遠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