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把那根藤上的葫蘆摘下來讓媽媽煮湯喝”。
“爸爸,我夠不著哩。”
“來,坐爸爸的背上,就能摘到了。”
高美滿倚在門柱上,抿嘴笑看著丈夫牛清華和女兒牛真真,在門前葫蘆架下,一老一少地玩耍。
牛清華是學實中學的數學教師,高美滿是學實小學的語文教師。兩人都是高材生,屬于晚婚晚育,對于女兒牛真真疼愛就像手掌心上拖著的明珠。他們都是桂花城土生土長的市民,祖上一直都是安居在桂花城的郊區塔正村上。從塔正村去桂花城中心差不多20公里的路程,如果沒有什么特別需要,牛清華很少去城中心。
雖然牛清華是頂級大學畢業生,但他性情恬淡,對于財富和地位追求淡泊。
牛清華的父輩都是老實本分的人,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凡生活。對于這樣平淡如水的日子,牛家人一直以來都很滿足。
牛清華的大學同學很多都在桂花城的大型上市公司擔任要職,也有的在政府部門掛帥甚至個別厲害的就自己創業當老板。
對于牛清華在郊區中學任教,同學們都覺得是大材小用,是人才的埋沒,實在太可惜了。然而牛清華卻不這么認為,國家和社會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同學們去各自平臺發展,發揮人生價值,這很好。同樣,他選擇去了郊區中學任教,這也是好的。只要能把自身的光和熱,奉獻出來,并沒有貴賤之分,這都是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正能量。
在牛清華的詞典里,最喜歡的就是“安居樂業”四個字。人生短短幾個秋,有個居所,有份工作,安安穩穩度過,這樣的家庭生活就算美滿幸福了。這也是牛清華對幸福生活的定義。
在牛清華的潛移默化之下,牛真真也是非常誠實友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牛清華再舍不得女兒也不可違背這個客觀事實規律。
在經過熟悉人介紹下,牛真真和賈串野一起走入了婚姻殿堂。
賈家并不是什么富裕門庭,賈串野長得人高馬大,面闊顴高。他對于沒有出生在大富大貴的家庭里很不滿意。經常說桂花城是一座美麗富饒的沿海發達大都市,跟所有發達城市一樣,城中心聚集著財富、科技、政治、教育、安保等資源中心。做人就要做城市中心人,享受城市的中心資源,憑什么人家可以是城里人,而咱家就是郊區鄉下人呢?
年輕人有遠大志向,萬丈豪情,這是值得鼓勵的。但牛清華更傾向于安居樂業的平淡生活。他和高美滿已經退休了,幫牛真真帶剛滿一歲的女兒賈富美。就跟真真小時候那樣,牛清華經常背著賈富美在院子里栽花修竹,分畦列畝地種著各類瓜果蔬菜。除了喜歡這種半田園的城市節奏生活外,牛清華還很愛看書。雖然他寫專題論文很在行卻對于寫書還差那么一點筆墨,但非常喜歡看古典名著。有兩本書他百看不厭,常翻常新。即《紅樓夢》與《西游記》。牛清華經常說寫書是智慧的創造而看書是智慧的享受。當今這個時代,很多年輕人沉溺游戲、視頻網絡,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感覺活著沒什么意思。閱讀就是通往精神自由最簡單的一條路。感覺人生無趣,只是因為讀書太少了。牛清華經常跟牛真真說道:“行萬里路和閱人無數,還是需要點成本的,而讀萬卷書成本相對較低,甚至可以免費,是最低成本的閱人無數。沒有書,就像生活里沒有陽光,沙漠里沒有綠洲。生命短暫,不能荒廢,有限的時間要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讀書,是一輩子的事。魅力和氣質,與美麗無關,而是由內而外的高貴和有趣。一個有趣的靈魂是由萬卷書積累而成的。”
雖然牛清華一直住著自家老宅房,對于現在有錢人喜歡去城中心買房,只求高大上的名貴小區,他總是搖頭。
現代化小區環境優雅固然是好,但買房考量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方圓兩公里之內周邊有:良好的中小學校資源、優質的醫療資源、城市便捷的地鐵交通。
或者說,一個城市中心的老小區,如果周邊扎堆著優質的中小學校、省市級圖書館、大型醫院又在地鐵口附近,那么它就比那些方圓兩公里都被商業圈包圍的高大上豪華小區更有實際的生活價值。這也是城中心那些老小區雖然讓有錢人看不上眼卻依然價格不菲的原因所在。
雖然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學習和性格養成習慣在于小學和中學階段。學校不必非得要頂級但要優質要有良好的校風。
便捷的地鐵交通能給出行或上下班帶來極大便利,特別是老牛這樣不喜歡自駕車的人,更需要家門口四通八達的地鐵交通。大都市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繁華與闊大。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在家門口找到適合的工作。特別是城中心人口密度大,工廠企業又在遠離城市中心的郊區甚至遠郊區。很多城市中心的人也得被迫去往郊區企事業單位甚至遠郊區工廠里工作謀生。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系統,每天來來回回去那么遠的地方上班,無論公司單位好不好,路途折騰勞頓就已經是苦差了。
牛清華記得第一次看《西游記》時,總覺得那些神話故事很有趣。第二次看《西游記》時,覺得人生事業取得成功不容易,要經歷各種磨難考驗。第三次看《西游記》時,更覺得一個人事業取得成功關鍵是要有靠譜的做事風格和堅強的韌性。
牛清華希望女兒真真能在塔正安心地上班過日子。畢竟他和老伴兒退休金能很好地保障家庭經濟運轉。現在桂花城地鐵已經修到塔正的家門口了,而且有好幾條地鐵都經過塔正,交通非常便捷。
老牛不喜歡開車,過去有事情去城中心時,都是選擇坐公交車。那濃厚的柴油車廂混濁味,他很不喜歡。特別是遇到堵車更令人抓狂。現在俱高科技與清潔一身的地鐵四通八達太方便了,在家門口就有直通市中心的地鐵,這對于不喜歡開車的牛清華真是幸福從天上掉下來了,他經常背著賈富美趁地鐵去城市中心的桂花湖游玩。
隨著桂花城中心規模擴大,有許多大學和大醫院把分部建到了塔正。這樣牛清華更加覺得塔正是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在牛清華的生活觀念里,人生可以說很漫長,每一天都有出成果的機會,同時,人生也很短暫,縱然活過百歲也不過是白駒過隙,稍縱即逝。不管生活多精彩,多無奈,在牛清華看來,人的一生不過就是童年階段,學生階段,工作成家階段,老來病死階段。在人生四大階段中,用“安居樂業”四個字就可以概括出人生的基本幸福狀態。
只有“安居”才可能給童年帶來溫馨家園,否則居無定所猶如無根飄葉,何談幸福?只有“安居”才可能快樂上學,追求理想,踏實地工作。而“安居”是需要“工作”來保障,沒有“工作”就沒有“安居”的長遠保障。“工作”有兩種基本現實存在方式,一種是被迫謀生,一種是快樂工作。
工作能不能如愿以償的快樂,是一個人需要努力奮斗的源泉。或者說,一個人努力奮斗的目標就是找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為了陌生被迫工作。
不管是老死還是病死,死亡是人的歸宿。無論愿不愿意接受死亡結局,最后死去的結果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現實。
死亡跟工作一樣,有快樂和悲哀的兩種基本存在方式。
病有所醫,真的遇到不治之癥,也無怨無悔。因為自己努力過,醫生也努力過了。最后坦然面對現實,接受死亡。這樣死去不帶遺憾,沒有遺憾離去就是快樂的。病了因為家庭生活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保險,有地方醫卻不敢去醫或者確實有希望治好也不敢去試一試,拖到最后抱怨死去,這樣的死就是不快樂的或者說是悲哀的。
無論富人還是窮人,牛清華看懂人生四大階段,能安居樂業即使沒有轟轟烈烈的人生,也是幸福的一生。他對于自己的一生很滿意。住著自家大院,又在鎮上中學任教一輩子,沒有大起大落,工作相當穩定。而且教育工作非常快樂,既能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桃李滿天下,又很輕松自由。
事實上隨著社會進步發展,教師特別是中學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實在不能說是輕松活。然而對于牛清華的能力來說,在中學任教確實非常輕松,加上他不求地位和職務,每天輕輕松松上完班后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單位保險很齊全,不過牛清華還是給自己和家人額外買了一些補充的國家商業保險。現實中,很多家庭都是因病傾家蕩產或者到處求人借錢。他不希望有那一天。
人們面對生病要么從容不迫,要么驚慌失措。小病倒看不出什么太大差異,主要是遇上大病難治的病特別是在如今現代高科技下依然令人聞風喪膽的萬病之王癌魔。都說看病就是燒錢,要是碰上癌魔那真是一只無底洞,折磨人的吞金獸。
現在國家已經是盡最大努力來降低大病費用,特別是癌癥藥物的價格,即便是這樣,癌魔依然讓一個個病人的普通家庭不堪重負甚至債臺高筑無奈放棄繼續治療。
癌癥藥物如此昂貴,甚至讓很多普通家庭病人望而卻步。為什么如此昂貴?
牛清華還是很理解的。畢竟能在現代高科技醫療面前被世界公認為重病甚至絕癥,說明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科學家在它們身上已經窮盡了財力、人力、時間,耗費的代價是無法用金錢衡量。偶然發現一些有緩解效果的藥物,即使不是特效藥也是令世界驚喜的,就是這樣的緩解藥物投入成本也是驚人的天文數字,這樣用最尖端的科技和巨資堆出來的創新藥,市場定位昂貴,也是很正常的,一點都不過分。如果企業無利可圖,那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因此,即使在正規的公立醫院里醫生和私立醫院的醫生一樣都喜歡給有錢的病人或者說家底子厚的病人看病,除了一些良心道德敗壞的醫生外,絕大多數醫生都不是勢利眼。既然這樣,他們為什么喜歡給有錢人看病呢?問題就在于創新藥的不菲價格,特別是那些身患重病以及絕癥病人。對于家庭經濟窘困或者一般的家庭病人,醫生們都是首選標準藥物特別是能進入醫保的藥物,以最大程度降低病人家庭經濟負擔。
然而,創新藥基本上是不進醫保的,所以特別貴。在目前晚期癌癥無論中醫和西醫基本上都是治不好的。用藥也是給病人延長生存時間或者生活質量。比如說晚期肝癌在傳統藥物用物最多就是延長1到3年,更多的病人熬不過六個月。如果是用創新藥,雖然也沒有辦法治愈但可以相對更多的延長病人壽命,運氣好點又可以挨到下一個創新藥出現再次延長壽命。這樣絕癥就變成了慢性病。如果病人有錢消費得起,醫生給病人開藥的余地就多,工作起來也會舒暢很多。
除了個別職業道德不端正的醫生外,絕大多數醫生其實給經濟拮據癌癥病人看病,心里頭都是非常難過的。因為現在生物科技發展很快,有很多創新藥誕生,沒錢消費的病人,醫生沒有辦法開效果更好些的藥,這就是為什么好醫生也喜歡給有錢人看病的原因。他們不同壞醫生總想趁病人家庭危難之際狠宰一刀,而是想給病人更多活著的機會。
人要是不生病該多好呀。事實上,除了交通意外、自然災害外,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生病才死亡的。而一個人會不會生萬病之王的癌癥除了習慣外,只能靠運氣了。
在牛清華看來,安居樂業是普通人或者普通家庭最簡單也是最理想面對人生最后階段的處世辦法。
學校每年都會在固定時間組織體檢。這是單位福利。能早發現重病隱患或者在早期發現重病特別是癌癥,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不需要害怕,而趁早介入,活著的機會很大。退休后的牛清華每年都會自掏腰包去醫院做全面檢查,這種消費老牛很愿意。這跟怕不怕死沒有關系。牛清華更愿意把全身體檢報告數據看做是對自身健康了解的一面科學鏡子,有什么問題就積極干預,僅此而已。
因為一輩子都在家門口上班,生活開支低。牛清華就把錢存著。現在退休了,他就在院子里種些花草或看看書或著帶孩子去公園甚至桂花湖逛。
對這樣安居樂業的愜意日子,賈串野非常不屑。經常在背后說牛清華太傻,一個頂級大學出來的人就這樣無所事事地平庸過一輩子。沒事就在牛真真面前說老丈人讀書那么厲害,卻在社會發展上像個傻子。別的不說,單老牛的大學同學不是當老板的就是在大型企業公司里做領導或者在政府部門當官,有頭有臉,風光無限。哪像老牛一介樸實無華的書生,有什么意思,還整天悠閑自在,白活一輩子。
對于賈串野一番風涼話,牛真真也沒有太多話可說,只是對他說,自己有本事就去闖。
賈串野就等牛真真這一句話,現在快遞物流是當下蓬勃發展的新興行業。于是就順藤摸瓜地說要去開快遞公司。
快遞物流的文化技術含量都非常低,只要有資金投入,租個倉庫,買輛小貨車就可以上馬了。
對于牛真真要跟賈串野一起去開快遞公司,牛清華不反對也不支持。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他們有權力選擇自己的生活。
老牛說道:“你現在好不容易在塔正做了有編制的國家幼兒園教師,這個工作很穩定,有什么不好嗎?”
牛真真說道:“幼兒園教師很辛苦,跟做保姆沒有什么兩樣。一點都不自由。”
賈串野也說他打工一點都不自由,拿點工資沒有什么意思。
牛清華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是呀,安居樂業,要是工作不開心,的確也不舒服。當初,你們沒有努力讀書,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現在知道了,已經遲了。”
賈串野接聲道:“所以,現在我要努力奮斗,自己創業發展,彌補遺憾。”
雖然牛清華是頂級大學畢業生,教出了很多杰出的學生。卻沒有把牛真真教好,確實非常遺憾。這種情況不僅牛清華這樣,他的大學同學很多也存在同樣情況。這就跟馴馬一樣,你沒有找到跟她的契合點時,滿身激情和關愛不僅無法傳導,還會讓她緊張。你越發力,效果越差,最后人仰馬翻。
或許是牛清華對牛真真要求太高,與獨生女有關系,把希望寄托在真真身上。對于真真,牛清華擔心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結果就真不行。要是像現在生育政策放寬了,老牛一定會生出一窩牛仔子來,因材施教。
就是現在牛真真在幼兒園里當教師,也是一家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的。
牛清華語重心長對真真說道:“教師和醫生一樣,雖然不是最吃香的職業,但教師和醫生是一個普通家庭包括貧困家庭孩子進入中產階級,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道路。”
但賈串野不在乎牛真真的教師工作,他說:“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創業是當下年輕人的首選。工作和打工一樣都是懦弱無能的表現。”
因此一次次慫恿牛真真遲掉,現代保姆即幼兒園教師工作。并夸下海口道:“只要自己當老板有錢了,那點工資錢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牛真真生性善良,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認命心態。對于老牛和真真追求的“安居樂業”,賈串野并不反對,畢竟人活著的根本就是住有所居,豐衣足食。但賈串野認為既然桂花城的資源都集中在城中心,就應該到市中心買房生活。
當然,城中心的房價,可不是普通人能買得起的。沒有雄厚經濟實力就是買了城中心房子也住不起。
牛清華不反對去桂花城中心生活,他喜歡桂花城中心的桂花湖。其它大城市怎么樣,他了解不深,但桂花城很特殊。桂花湖不僅是桂花城的中心而且也是桂花城的城市靈魂和文化中心。各種歷史故事傳說和文人墨客的足跡都深深地印在桂花湖畔。現在地鐵很方便,退休后的牛清華就經常坐地鐵去桂花湖邊感受桂花城的文化空氣。
真正文化人,跟生命一樣珍惜的并不是錢而是城市的文化傳說和歷史故事。牛清華也是這樣的人。
在牛清華眼里,不管是在郊區還是在城市中心,安居樂業永遠都是不會過時的幸福生活模式。“居樂業”這個成語也是牛清華人生座右銘。這個看似自私自利的個人幸福生活模式,從大方面來說也是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因為安居樂業,家庭幸福美滿,社會就少了不安和動蕩,國家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大工程、科研、教育、醫療、交通等利國利民的項目上。反過來說,國家發展的宗旨就是給每個家庭帶去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現在賈串野單憑一腔熱血要去桂花湖邊買房住,發誓要讓家里的孩子接受城里最好的教育,生病了到最好醫院看專家門診。這在牛清華看來是自信過度了。眾人只看到老牛同學風光時刻,卻不知道好多創業后來倒閉的無家可歸,在企業和政府當領導的也不少抵擋不住錢權美色誘惑而鋃鐺入獄的。
當然,年輕人有闖勁,是值得表揚的。牛清華另外也沒有什么要求,就希望賈串野能腳踏實地發展。
于是,賈串野和牛真真都把工作辭掉了。在外面租了一間倉庫,買了一輛小貨車,注冊了一家物流公司。
恰逢網店快速發展時代,快遞業一片繁榮昌盛。賈串野本來就是在企業里做業務員,能說會道。很快生意興隆,賺錢上路了。有錢了,賈串野立馬買了一輛豪車。用他的話來說,這樣才像老板。
其實,這都是賈串野和牛真真辛苦賺來的錢。快遞是具有強烈的實效性,這種夫妻店,每天從早忙到晚。如果不及時把當天的快遞送到客戶手里,人家投訴多了,自然后面的生意就會淡下去甚至被競爭對手淘汰。
牛真真和賈串野,一個收貨,一個送貨。越到假節日越忙。在黃金周快遞貨物堆積如山,幾天幾夜都不敢睡覺地送貨,沒有一餐飯是在正點吃的,常常午飯跟晚飯一起吃。正如外人看的,雖然生意忙忙碌碌,一片火紅。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好在真真的女兒賈富美丟給了牛清華和高美滿養著,要不然這繁忙的快遞生意怎么做啊?
孩子傷風感冒生病了,是很正常的事。牛清華抱著賈富美在塔正新醫院看醫生。
得知女兒生病了,老牛只給她在郊區醫院看病,賈串野立馬開豪車回來帶賈富美去桂花城中心最好的三甲公立醫院看專家門診。
結果,那專家看了后跟塔正醫院的醫生開的藥一模一樣。
其實,傷風感冒是極其普遍的小毛小病,只要是正規醫院去哪里看都是一樣的。
牛清華是高材生,又是一輩子教數學的特級教師和數學教授。所以他看問題,計算最優結果本來就是非常專業的。
普通看病,只要上塔正新醫院就足夠了。這些新醫院雖然不是三甲但也是二甲醫院,這樣級別的醫院絕大多數病都是可以看的而且效果不會差。只有重病以及萬病之王的癌癥即疑難雜癥才和三甲醫院有質的區別。當然,社區衛生院基本上都是技術水平不高的醫生,很多病都不會看,也容易出錯。牛清華很少去社區衛生院看病。不是他看不起衛生院的醫生,而是他有過幾次醫生都說不清楚什么病癥的小毛病經歷。
三甲醫院基本上都是有非常專業的醫科工作者在醫院工作。桂花城中心有很多三甲醫院,這些一流的醫院其實實力都差不多,區別在于各自醫院的新藥以及新技術的創新能力。
不到萬不得已即沒有什么重病或疑難雜癥,根本不必要去什么最好的三甲醫院。如果隨便一點小毛病都往最好的三甲醫院里去擠,那樣真的太嬌貴了,也會造成另外一個極端就是醫療過度。畢竟人家是三甲醫院,名聲很重要,如果頻繁出現誤診或漏診那么會給醫院的公信力帶來巨大損傷甚至直接降級。哪怕是小毛病,既然到人家最好的三甲醫院去看,為了防止出現低級失誤,醫生往往會把能想到的相關因素都考慮進去,全方位的檢查一遍。其實很多時候,醫生心里是知道有些過度治療,但站在醫院的角度和病人的角度出發,那樣做又是沒有錯的。就算居住在桂花城中心遍地三甲公立醫院的巨大醫療資源優勢,牛清華也是先選擇在名氣一般的三甲醫院看普通病,只有遇到棘手的重病和疑難雜癥時才考慮去最好的三甲公立醫院。
當然,賈串野看不起郊區,也看不起郊區的醫院和學校,他就要在最好的醫院搶占醫療專家資源。
看病就是消費,就跟大家買轎車一樣,有些人非得要買名牌甚至國外進口的。轎車的本質是代步工具,在A級、B級、C級等同級轎車的安全系數、操作系統、舒適度等基本上差不多,而品牌溢價卻相差甚遠。富家人或者沒有理智的人,選擇三甲醫院,也喜歡沖著牌子去甚至國外洋醫院去。桂花城中心的桂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體實力位居國家一流三甲醫院第一陣營之中,彼此之間雖然排名各異但實力卻不分上下。如果在這樣一流的醫院都沒有辦法解決的疑難雜癥或重病,舍近求遠去找其它頂級醫院意義不大,無非就是尋求心里安慰,以及勞民傷財罷了。
賈串野帶賈富美去桂花城中心看感冒,又在桂花湖酒店吃飯。回來后,賈富美就一口一個鄉巴佬地對著牛清華嚷道。
在快遞生意場上,時間一長,彼此價格競爭,這生意做得比打工強不了多少而且更不自由,賈串野一點兒都不開心快樂。
實在是太辛苦了,賈串野就去人才市場招了幾個幫工來,都是一些普通大學剛剛畢業的。這讓賈串野非常自豪。自己雖然沒有讀大學,憑一腔熱血創立的快遞公司,能給社會解決就業壓力,這表現實在太偉大了,他讓牛真真故意偷偷地把這個消息告訴牛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