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防水雨傘進入市場,那我們尼龍傘布面料是如何競爭?
來自老板塞爾的追問,杜邦公司纖維材料事業群的各部門經理就抿了抿嘴唇,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原因很簡單,開始認為梁記制傘在材料研發是沒有經驗,過程肯定會曲曲折折,一時是難以成功,
但是沒有想到是這么如此之快!完全是超出了想象!
塞爾就著急了,再也沒有耐心了,就直接用力地敲了幾下辦公桌,
再次詢問當初你們一個個保證,梁記制傘肯定需要半年時間,甚至是一年時間,才能解決生產工藝技術問題,
那么,現在梁記制傘在一個月內時間,解決了工藝技術問題,并且試產成功,
各位,你們現在是如何解釋?是有如何對策?說完,塞爾就板著臉環視著各部門經理。
他人就紛紛低頭避開,只有纖維材料研發部經理就必須回答,
支支吾吾地有選擇回答,表示目前已經是立項了,會盡快研發出帶有防水功能的材料。
塞爾就不滿意,就直接問時間表,什么時候出成品?
研發經理模擬兩可地表示利用目前的特衛強材料技術,研發出防水的面料,應該是很快的。
特衛強材料,是杜邦公司在50年代發明的,
不過在當時并沒有很重視,因為不知道是如何使用,
直到1967年開始,杜邦公司開始重視特衛強技術,利用該技術與Nomex,生產防燃的材料,用于勞保服裝、高性能水管和高溫電路,
在1969年,杜邦研發出可麗耐面材,該材料是無縫隙材料,防污、防刮和防燙,可用于柜臺表面,水池、和建筑…。
按照杜邦公司在材料技術研發的發展,目前并沒有防水的材料。
當然除了以上的材料,還有特氟龍。
老板塞爾是十分不滿意,十分氣憤地表示現在梁記制傘已經試產成功了,馬上進入市場銷售了,
會對我們尼龍布料銷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而我們杜邦公司防水材料現在沒有半點成果,
要是沒有在半年時間出成績,這一個事業群是否需要存在,
我必須認真地考慮一下!
材料事業群各部門經理感到壓力十分重大,
要是按照老板的個性,沒有完成業績,明年能不能繼續在公司,還真說不定!
同時也感受到老板對材料事業群是非常重視。
雖然說杜邦公司旗下的業務眾多,包括軍火,化工,材料,建筑,電子…等等,
但是纖維材料在杜邦公司的營收占有一定的比例,
那么一旦防水材料進入市場,影響尼龍銷量,
另外,也擔心梁記制傘利用防水材料進入其它的行業,包括建筑材料…。
這樣會嚴重影響杜邦公司營收,以及在材料行業領先的地位。
處于以上的原因,塞爾對材料是格外的重視。
材料研發部門經理就戰戰兢兢地表示,盡快在半年內拿出成績。
塞爾才滿意地點頭,
當然,精明的塞爾也只是嚇唬一下下屬,肯定不會直接裁剪纖維材料事業群,
要是自主研發沒有達到目標,
就直接放棄,從其它公司購買專利,包括梁記制傘和戈爾公司。
其它材料公司,如東麗公司,面對梁記制傘在防水材料試產成功,
也是在慌亂之中去制定對策,是繼續走自主研發之路,還是直接購買?
一番認真地商談之后,咬牙堅持走自主研發之路!
防水材料試產成功后,就開始進入大規模量產。
確定防水材料生產順暢,梁智誠把問題放在銷售和產品研發上,
因為還有不到3個月時間雨傘進入淡季,如果沒有研發其它的產品進行接替,
這不光是對公司的營收,還有股價都是一個糟糕的信號。
要知道,在港島開設了2家專賣店,在東南亞目前也是2家,
梁智誠是直接單獨召集銷售部和產品研發部,分別進行一一商談,
在與銷售部門商談時,梁智誠直接說出,要盡快收回部分的防水材料的投資成本,不然,對公司的現金流有一定的影響,
銷售部立即表示,目前已經開始向客戶大力地推銷,已經有了訂單成交意向。
梁智誠表示這不夠,一定要讓客戶發傳真下訂單,那才是開始回收成本,就直接建議直接搭飛機與重要的客戶面對面的推銷,展示我公司最新的防水雨傘。
銷售部就立即表示會盡快,
同時,也有一個疑問,表示在當面與客戶推銷防水雨傘時,如何向客戶介紹防水材料的技術成分。
梁智誠點點頭,是明白下屬的意思,
就是在推銷時,當客戶對技術提出疑問,銷售員要懂一點防水材料的技術原理,這樣的話,是有一定的說服力,
反之,推銷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梁智誠就表示,對客戶介紹防水材料的技術,要簡單,但是又要推出重點,
例如直接介紹防水材料是根據荷葉的技術原理進行研發的高科技技術,其表面有很多微孔,在每厘方米15億個,其微孔的直徑(0.1μm-0.5μm),
這樣的話,比水分子直徑(20μm-100μm)小幾百倍…。
銷售部立即表示這樣的說明簡單易懂,
就翻開筆記本,非常認真記錄下來。
梁智誠揮揮手表示,不用記錄,到時候我讓材料研發工程師給你進行簡單的培訓。
銷售部就舒送一口氣,解決了推銷技術的問題
同時梁智誠也表示,如果有客戶非常較真,追問很專業的材料問題,
這一個你們不用回答,各位可以直接告訴客戶,可以來到我公司,讓公司材料研發工程師當面解釋。
銷售部紛紛表示理解了。
梁智誠表示,如果在防水雨傘的推銷沒有問題的話,請各位在會議結束之后,立即投入戰斗,爭取拿下大訂單,讓世界所有的雨傘布,都替代使用防水材料。
銷售部激昂地表示,一定拿出12分的戰斗精神,去實現這樣的目標!
在與產品研發部商談時,梁智誠一臉地表示,公司產品研發不光是要雨傘,還有進入運動鞋與衣服市場。
龐筱婧是得知狀況,表示已經在籌備,已經招聘10位產品研發工程師。
不過,是有一個疑問,先進入運動鞋,還是運動衣行業。
關于這一個問題,梁智誠內心是已經有了答案,但是想聽一聽龐筱婧的答案。
龐筱婧就先說出理由,如果進入制鞋業,需要很多的投資,這樣的成本比較高,占用公司現金流。
如果進入制衣業,在設備投資相對較少,例如在縫紉設備上,是與傘布加工相差無幾,
另外港島有大量的成衣熟練工人,這對招聘是一個好信息。
同時也說出進入秋季和冬季,在下雨下雪,衣服帶有防水功能,似乎在這兩個季節有很大的優勢。
梁智誠點點頭,基本贊同,
就立即要求龐筱婧成立制衣事業群,負責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