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卻是到了放學的時候。
住宿的學生,在門口排隊到食堂打飯,之后,還會有晚自習。晚自習依舊是三節(jié)課,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有老師來上課,講一講白天的試卷。
林辰是走讀生,每天晚上,回家睡覺。
走讀生也可以每天晚上吃完飯后回到學校上晚自習,但是由于晚飯時間只有半個小時,所以大部分走讀的學生,只會在學校附近買點吃的,等到晚自習下課,回到家里再讓父母做一頓宵夜,補充補充營養(yǎng)。
林辰?jīng)]有選擇晚上上晚自習,所以在提交了申請之后,學校便允許其在家自己學習。
而他的班主任,也沒有什么意見,畢竟一個班級五十多個人,需要她督促學習的學生多了。
推開房門,將門反鎖,林辰將小米淘洗好,放入電飯煲中,再將昨天剩下的飯菜放入微波爐打轉。
來到客廳,將電視打開,靜靜的坐在沙發(fā)上,不知在思考著什么。
林辰不在意電視放著什么,只是要這個家里有點吵鬧。
父母一年前車禍去世,林辰也是入院半年多才出院。
沒有什么彎彎繞繞,兇手也葬身在車禍之中,因為對方酒駕,全責,所以對方的家屬賠了不少錢。
這些錢足夠林辰的日常開銷,粗茶淡飯,一生足矣。
所以林辰對于學習,是沒有什么動力的。
哪怕是高中沒考上,他也餓不死。
考上了重點高中,對于林辰來說也沒什么值得喜悅的。
初中,是個很有趣的年齡段。
初一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第一次走出家門,特別是在鄉(xiāng)村農(nóng)鎮(zhèn)的孩子,他們需要到離家?guī)资锏牡胤缴蠈W。
孩子們的心情是忐忑的,對未知環(huán)境的敬畏,對陌生同學的好奇,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感到困惑。
初二時候,已經(jīng)熟悉了新的環(huán)境,新的生活方式,便習慣性的探索周邊,同時也開始不再對自己父母的話有權威感,甚至開始質疑、反駁,也就是俗稱的叛逆期。
十五六歲的年紀,總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性格的多樣性,在這一年齡段里彰顯得淋漓盡致,一千個人,能有兩千個性格品行。
初三時候,也就是林辰這個時間段。
學習的壓力,迫使著大多數(shù)人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之中,或者干脆放棄自我,任由命運的安排。
升學率永遠卡著百分比的不少人,終歸有人可以考上高中,有人只能去差的學校,更有甚者,只能去所謂的技校職校。
林辰躺在沙發(fā)上,放空著自己。
他習慣了這種一個人獨處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電視機傳來輕微的嘈雜聲,令這個房間顯得更為安靜。
未來的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對林辰來說,從來都不是什么困擾他的問題。
因為林辰實在無法看到未來有什么曙光,值得他張開五指,攏入懷中。
就這樣靜靜的待著。
一個多小時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將電飯煲中的粥盛放在小碗中,取出已經(jīng)有點冷的飯菜。
默默的吃著。
左手拿著筷子,拌這粥,偶爾來點飯菜就著。
突然,伸出夾菜的手楞在了半空中。
這,我什么時候,帶過手鏈了?
只見林辰的左手上,莫名的出現(xiàn)了一條手鏈,純白色,一塊塊白色的扁平狀石頭樣串珠組成,正中的兩塊偏大一點。
林辰放下碗筷,細細觀察,用手摩挲,細膩,微涼。
仔細看向兩塊較大的石塊。
外側石塊顯示這一個數(shù)字,內側石塊同然。
20 22
林辰抬起頭來,望向鐘表,20:22。
這,是一塊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