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冊封太子
“這個嘛……公子認為誰合適呢?”馮去疾眼瞼微低。
老狐貍……扶蘇暗罵一聲,說道:
“內史蒙恬,擊匈奴,修長城、直道,陛下在時也時??滟澠淠?,此次又領兵助我平定趙高之亂,今我欲拜之為左丞相,不知可否?”
“嗯……內史嘛……這個……”馮去疾一邊沉吟,一邊抬眼看了看侍立在涼棚內的黃門侍郎和內侍。
“你們先下去?!狈鎏K擺擺手:“不許任何人靠近涼棚十步之內!”
“喏!”
黃門郎等人退下后,扶蘇拱手說道:“丞相但講無妨!”
“老臣對內史并無成見,只是想要提醒公子,內史胞弟蒙毅,現任郎中令……”馮去疾慢悠悠的說了幾句,隨即一言不發的垂下目光。
郎中令,九卿之一,掌殿中議論、賓贊、受奏事、宮廷宿衛……宿衛!也即是說,宮中禁衛大多由蒙毅統領!要是讓蒙恬當上左丞相?難怪馮去疾會隱晦的點這么一句……扶蘇想了想,說道:“那丞相說,該如何賞功?”
“老臣認為,可封蒙恬為關內侯,增食邑兩千戶,遷太仆!”馮去疾目視扶蘇,繼續說道:“至于左丞相一職,老臣建議,陛下可以考慮一下太尉尉繚……”
太仆?類似于后世的交通部長兼皇帝的車夫?比如歷史上有名的老司機夏侯嬰就擔任過這個職務。不過讓蒙恬當這個,合適嗎?嗯,應該合適,這時候的太仆還兼職替營造宮殿道路等任務,蒙恬曾主持修長城、直道,也算是有過工作經驗。封關內侯,雖說不能世襲罔替,但畢竟蒙恬才50歲,還有上升空間!食邑兩千戶,就算是更高一級的徹侯也不過如此,也算是兌現了我當初的一部分承諾……扶蘇點點頭,問道:
“那太尉一職,由何人增補?”
他對于尉繚接任左丞相一職沒有異議,因為此人就是《尉繚子》的作者,也是個青史留名的大佬。
“公子可還記得羌瘣[ lěi ]?”馮去疾問。
“羌瘣?曾經跟隨已故武成候攻趙的羌瘣?”扶蘇微微皺眉:“老將軍尚能飯否?”
馮去疾笑呵呵的回答道:“雖不說飯一斗、肉十斤,但至少能跑能跳,比老臣可強多了!”
罷免了個年近七十的李斯,又來了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尉繚和羌瘣?我大秦這干部年輕化的進程,任重而道遠啊……扶蘇暗暗吐槽,不動聲色的點點頭,說道:
“朝堂之事就拜托丞相了!”
“公子放心!”
二人行禮后,馮劫將馮去疾攙起后緩緩離去。
天色漸漸暗去,扶蘇跪坐在案幾之后久久不語,馮去疾三言兩語之間就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不僅蒙恬未能拜相,就連掌握諸軍的太尉一職,也換上了王翦舊部。
雖說大秦的軍權直接由始皇帝掌控,太尉大多數時候形同虛設??僧吘故侨唬弥系脑捳Z權不可小覷。哎,我還是沒什么自己的班底啊!也不知道扶蘇這個始皇帝長子是干什么吃的,這么多年了就沒有什么貼心的自己人!蒙家、王家、馮家,還有朝堂上的眾大臣,以及山東的六國余黨!我這是在刀尖上跳舞啊!難怪歷史上始皇帝要不停的出巡,就連胡亥繼位后,也要立刻出巡,威服天下,做皇帝,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苦差事……扶蘇臉上陰晴不定,默默思索著自己該如何組建自己的班底,徹底掌控朝堂。
嗯,等回到咸陽,就派人出去抽點SSR回來,韓信、季布、酈商、蕭何……對于一個即將富有四海的天子而言,SSR,多多益善!不過這些人此時名聲不顯,驟然間不可能身居高位,還是通過叔孫通,重新和儒家搭上關系再說,這一時期的儒家,還是能有一定作為的……想到這里,扶蘇站起來活動著長期跪坐而血脈不暢的雙腿。
“公子,待詔博士叔孫通有奏疏奉上。”涼棚外走進一個舉著托盤的身影。
李承,侍郎(秦官,陪侍皇帝車駕),秩比四百石,隴西郡守李信的堂侄……李信,攻楚失敗后奪爵做了隴西郡守……扶蘇腦海中閃過一組信息,隨即看向托盤上的一大捆竹簡。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這一捆起碼也要有三四斤,可我今天的120斤任務已經完成了呀!這不是逼我加班嗎?人干事?扶蘇一邊在心中吐槽,一邊拿起竹簡,走出涼棚,借著傍晚時分的光亮閱讀起來。
‘人大孝,在乎善繼。樞務之重,軍國之殷,繼而承之,不可暫缺……皇帝宜三日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釋服……’
片刻之后,他得出結論。
這些年儒家過得不怎么樣!
這么短的時間內,叔孫通能通過他胡編亂造出的幾句話,硬是穿鑿附會,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捆!
看樣子儒家是想要拼命抓住這個機會了!
既然如此……
“將這份奏疏傳閱丞相及諸位大臣。”扶蘇重新將竹簡放回托盤。
“喏!”李承向后退了幾步,然后轉身離去。
“公子,車駕已經準備好了。”新任中車府令楊喜從遠處走來。
這就是那個先是被項羽嚇的人馬俱驚,撒丫子跑了好幾里,之后又在垓下之戰中分尸項羽,找回場子的楊喜?好像他有個后代,叫楊修,后代的后代,叫楊堅……只是現在他們家最出名的,是執掌皇宮諸門屯兵的衛尉楊端和,以及虎賁將軍楊熊。
扶蘇微微抬眼打量了一下:“好?!?p> ……
如扶蘇料想的一樣,叔孫通的奏疏很快引起了大臣們的議論,但當右丞相馮去疾表示贊同之后,奏疏中的建議,很快就被奉常胡毋敬記錄在檔,列為永制。
于是,三天之后的咸陽宮,鐘鼓齊鳴。
身穿黑色祭服,頭戴長冠的扶蘇跪坐在皇座之下,想象著始皇帝在這里和荊軻捉迷藏的樣子,靜靜等待著太子冊封大典的開始。
御史大夫馮劫手捧一卷帛書,緩緩展開。
“詔命:朕之皇子,唯皇長子扶蘇秉承秦政,篤行秦法,……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諸子未有及者也,可以為嗣……朕后,左右丞相諸臣朝見,擁為太子,守孝期滿著即繼位,為二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