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挪開燒水壺,看看爐子,還有底火,鏟上一鏟子煤炭,再蓋上燒水壺。
祝成玲輕聲問著,“林峰,表嬸去里屋干什么?”
“給你拿好東西吧!”林峰回道。
“我不能要啊!林峰,你幫我攔著點!”祝成玲繼續笑聲說道。
林峰兩手一攤,“愛莫能助,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嘍!”
說話間,顧秀芝從里屋出來了。
“你們倆在這嘀咕啥呢!”顧秀芝笑著問道。
“表嬸,沒什么,祝成玲剛才說你們家布置的真好,又干凈又整潔。我跟她說,那是當然了,也不看看我表嬸是誰!”林峰回道。
“凈會說好聽的!”顧秀芝聽了這話,很受用,“來,小玲,給你這個!”
一瓶友誼牌的雪花膏,滿滿一玻璃瓶子,全新未開封的。
祝成玲一看這,就犯了難,趕緊往一邊倒退著,雙手攔在身前,“表嬸,我不能要!這太貴重了!我用不了這么貴的東西。”
顧秀芝有些不高興,“玲子!拿著!不拿,我生氣了啦!”
祝成玲滿臉無助,哪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以前頂多同村的親戚家,互相送兩個土豆、半顆白菜、一把豆角,都是田間地頭上的東西,那能值幾個錢。
這一瓶護膚品,光看高檔的玻璃瓶,還有溢出來的香氣,就知道是自己家買不起的好東西。
祝成玲近似哀求的看著林峰,希望他能出手幫一下,就算出口說句話也行。
可是林峰打算置身事外,根本沒有想摻和的意思。
“表嬸,我去車上拿點東西!”
林峰這一句話,直接氣死祝成玲了。
不幫忙也就算了,還找個借口,出去了!
“表嬸,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祝成玲繼續拒絕著。
顧秀芝說道:“玲子,這瓶,我用過了,覺得不是很好用,我才給你的,你要是不要,我就得扔了!”
祝成玲也不傻,這種好東西不好用,那就沒好用的東西了。
明知道這是托詞,祝成玲還是有些詞窮,根本不知道怎么拒絕好。
看著顧秀芝越來越像生氣的樣子,祝成玲只好無奈的接了下來。
看著禮物被接受了,顧秀芝又高興起來。
“這就對了!玲子,女人就不能只知道干活,也要經常打扮一下。”
祝成玲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是羞澀的笑著。
心里暗自下了決心,下次再來的時候,作為回禮,一定給表嬸也帶一份禮物來!
正所謂禮尚往來。
可一想,回送的禮物,不能太寒磣!
這一瓶雪花膏怎么也得兩、三元吧!
兩、三元能買四、五十斤地瓜面,夠自己兩個月口糧!
著實有些心疼!
這時,林峰拎著一袋白面從屋外,走了進來。
然后把面粉放在桌子上,“表嬸,給!特一粉!昨天從城里換的,專門給你留出來的!”
“我看看!”顧秀芝打開面袋子,“嗯,不錯!中午咱們包水餃吃?”
“表嬸,我還得趕著回去,水餃是吃不上了。我這次又拉來十一袋白面,你再給張羅一下?”林峰問道。
“喲!這生意不錯嘛!昨天那些大米換的?”顧秀芝問道。
“嗯,就是用昨天大米換的,我今天又去糧站買了幾袋白面!”林峰說道。
“行,你倆在這等著,我去給你招呼人!”顧秀芝說道。
“祝成玲,你先在屋里看著爐子。我和表嬸去看看面粉!”
林峰說完,便跟著顧秀芝出了屋子。
“表嬸,跟你說個事,年后我就要去上學了,想著來回倒騰糧食也能算是份營生,所以我想了想,以后讓祝成玲替我來這邊送白面。”林峰回道。
“行,玲子看著不錯!”顧秀芝回道。
“那,表嬸,麻煩多照顧照顧她,有什么事情,替她照應著點!”林峰說道。
“放心吧!我去招呼人了!”
顧秀芝說完,便去了其他村民家。
一般的村子都是有三、五大姓家族,占據著村子絕對的人口比重。
但建設新村有些不一樣,這里得男人大都不是本地籍貫,是外地來的,但女人卻是周圍幾個村子嫁過來的。
一句話,本地媳婦外地郎。
建設新村只有宅基地,沒有農用地。
整個農村都在生產隊地里刨食吃時,建設新村的媳婦們,更像是全職太太,有孩子的照顧孩子,沒孩子的就準備要孩子。
而不像農村生產隊的媳婦,為了賺七個工分,生完孩子第三天,就要下地干活。
還要在農活間歇休息的時候,去田埂地邊,找個沒人的地方,用母乳奶個孩子,哄孩子睡覺。
嫁到建設新村當媳婦,自然成了周圍幾個村子女青年首選。
當時的戶籍政策、公社生產政策,男、女青年認識機會寥寥無幾,同一個村子的還好,其他村子的,只能靠媒人介紹。
修鐵路的工人更是如此。
一年有十個月在野外,哪有機會去認識心儀的女青年。
媒人的工作自然而然落在建設新村的嫂子、嬸子頭上。
端莊大氣的顧秀芝,也就能了最熱門的媒人。
更別說顧秀芝的丈夫,孫永富,技術好,能力高,還是個熱心腸,他是鐵路二局某施工隊主要負責人。
好多年輕的工人,都愿意進他的施工隊,尊稱他為師父。
建設新村有二十多戶人家,都是她給做得媒。
她南邊那戶人家,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顧秀芝叔家的妹妹顧秀萍。
這幾年,每個地方人口出生較多,家家戶戶也就缺了糧。
逢年過節送禮,各家各戶講究個實在。
要是能帶著十幾斤細糧去走親訪友,那肯定會被追著問,結婚了嗎?
五分鐘后,幾個小媳婦便背著米袋子,來了。
最少的換十斤,多的直接要一袋。
林峰把祝成玲喊了出來,幫你稱面、稱米。
順便告訴她,兌換比例是多少。
收錢、收票。記賬。
等顧秀芝回來時,十一袋面粉就被換完了。
白面少,人多,自然成了賣方市場。
沒有換到白面的人,有了怨聲。
“顧姐,下次讓你表弟多帶點!”
“是啊!我昨天都和我娘家人說了,過年的白面,我給帶回去。”
“大伙聽我說,我表弟也是從自家親戚手里,換來的白面,大家也都知道,細糧票都很緊張,親戚再多,手里的白面也就這么多。”顧秀芝說道。
“顧姐,這樣就不對了,昨天我也跟你說了,到我這就沒有了,再有十天就是小年了,我們家還想吃頓白面餃子!”
“對啊,顧姐,你讓你表弟再想想辦法,多換點白面!要不這樣,我先把大米給你表弟,讓他下次來直接給我白面,你看這樣成嗎?”
“大家等一下,我和我表弟商量下。”顧秀芝說道。
然后拉著林峰進了院子,不一會兒就出來了。
“剛才我表弟想了一個法子,他姥爺在一家廠子管后勤,這家廠子有一百多號工人,好多工人也喜歡吃米飯。他可以問問他姥爺,將部分主食饅頭換成米飯,這樣,咱們就有白面吃,他們有米飯吃,一舉兩得。”顧秀芝說道。
“顧姐,這個辦法好!”
“好是好!還是那句話,我表弟擔著風險,一旦被人舉報,他可就進去了。所以上我這來換糧的,都自己寫個證明材料,證明這些糧食都是自己娘家平時省下來的!萬一出了事情,都要出來,給我表弟一家作證。”顧秀芝說道。
“顧姐,你放心吧,現在的糧食價格,老貴老貴的!黑市上起碼還要貴上三成!你表弟送來的糧食,簡直是平價糧!”
“誰敢舉報,咱們一起撕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