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昏昏沉沉地從地板上爬起來,又是一夜宿醉。地板上擺滿了酒瓶,伏特加,紅牌的。墻上掛著我年輕時的畫像,這是她留給我的最后的禮物。
記得那是1965年,我才20歲,她也不過18歲,我們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的校園里初次相。當時我漫步在校園里,思考著自己的論文怎么寫。我在學校里的雜貨鋪買了一瓶檸檬汽水,坐在長椅上,凝望著遠方。
喝完汽水后我決定回實驗室,就在我準備起身時,一個甜美的女聲從身后傳來:“先生,請保持剛才的姿勢不動好嗎?”
我被嚇了一跳。身后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個小姑娘,好看倒是真好看,但這么一下換誰都受不了。
“我是美術專業的,看先生您的背影很好看就情不自禁地畫起來了,請原諒......”那女孩的臉唰地一下紅了。
”別這么說,我也不是什么德高望重的教授,如果你想畫就繼續畫吧。“我支支吾吾地回答
那女孩瞬間笑了,那笑容直至今天我都無法忘記,她太美了,比我見過的任何一個蘇聯女人都要美。我又坐回了椅子上,跟那位女孩閑聊。
她叫路易絲·萊爾·安德羅波娃,白俄羅斯人,父母都是衛國戰爭的老兵,現在父母在斯大林汽車廠工作。
那女孩畫完后我起身離開,那女孩突然對我說:“先生,你還沒告訴我你的名字呢。”
“我啊,嗯,就叫我米哈依爾吧,米哈依爾·柯西金·彼得什科夫。還有,別叫我先生。”
這就是我們的初次相遇。
然后我們談戀愛了,那段時光真的很幸福,我們一起去了列寧格勒,去了伏爾加格勒①,我們甚至去了海參崴。到了1970年,我們結婚了,還有了自己的孩子;這一年還有另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我加入克格勃了。一年之后,我們有了兩個孩子。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個時代,蘇聯人民昂首挺胸,我們不懼怕任何人②。
1979年到了,那年的12月4日,我被強制征兵了,我被要求開始為期20天的坦克訓練。12月24日,蘇聯出兵阿富汗。我駕駛著T-80坦克,經過一個又一個村子,看見流離失所的人民,我第一次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動搖。我們到阿富汗是為了消滅帝國主義的威脅,實際上,我們才是帝國主義。我在阿富汗服役了10年,直到1989年2月15日,我才回到莫斯科。此時我已經44歲了,孩子都已經上中學了,路易絲還是那么美,一切好像都變了,又好像什么都沒有變。
我回來的那天,妻子做了一頓很豐盛的菜,平時不怎么喝酒的我甚至也端起酒杯,說:“致未來。”
兩年之后,蘇聯解體,路易絲也生了一場大病,醫生說,她的日子不多了。我把莫斯科的房子賣掉,用賣房子的錢和掙的軍餉③在那不勒斯④置辦了一套海景房。地中海的風撩動她的頭發,仿佛要將她的靈魂帶往天國。時間仿佛又回到了60年代,回到了那個我們相遇的午后。
不久,路易絲去世了,我的生活開始變得單調起來,每天不過是起床、吃飯、寫作、睡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漸漸染上了酗酒的惡習,此時的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在阿富汗開坦克的蘇聯上將了,我現在只是一個愛喝酒的俄羅斯老頭而已。
2021年5月16日,我拿出了陪伴我度過整個戰爭的手槍,對準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

Racome
①察里津于1925年改名為斯大林格勒,于1962年改名為伏爾加格勒 ②勃列日涅夫時期是蘇聯最強盛的時期,但同時也是蘇聯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時期 ③米哈依爾在戰爭后被提拔為上將 ④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亞大區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