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豐谷鎮殺人事件
離譜!就很離譜!
剛下山卻迷了路,除了山腳下遇到幾戶人家,一路上什么人影都沒見到。
穿過了樹林、荒漠,終于在歷經半個月的時間,望見了遠處那裊裊升起的炊煙。
這是方圓五十里內唯一的市鎮——豐谷鎮
因為旅客和商人往來貿易居多,豐谷鎮發展得還不錯,街道兩邊的房屋鱗次櫛比,茶樓、酒館、當鋪、作坊林林總總,兩旁的空地還有不少張著大傘的小商販。
高義剛進豐谷鎮,路上的行人都對著他施以笑顏,給人一種民風純樸的感覺,大概是外地來人多了,他們也可以依靠與外人貿易養家糊口。
鎮上風氣很好,像是一種溫馨的田園生活。
高義對這個鎮子的初印象還不錯。
......
風雨客棧
“掌柜的,要一間房。”
高義排出一排大錢,交于掌柜。
掌柜是一個有些面善、豐盈身材的中年人,收錢后也不多說,渾圓厚實的手將房門鑰匙遞給高義。
“地一字號房。”
高義一接便轉身上樓,掌柜目送著,眼中閃動著一絲喜悅,似乎是因為客棧內又多了一份財源而感到高興。
夜慢慢地降臨了,未到宵禁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滅了火燭進入了睡夢。
這個地方的人睡的這么早嗎?
暗自嘀咕了一句,默默的在房間內小酌。
下山的日子的美妙之處,他漸漸的體會到了。也幸好客棧是比較晚關門的,才給了高義這么休閑的時光。
......
夜半
“半夜三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燭。防賊防盜,閉門關窗,大鬼小鬼排排坐,平安無事嘍。”
打更的聲音傳出,聲響回轉在空曠的街道,與這深靜的時刻似乎不太協調。
一夜無話,兀自沉睡在桌前。
……
“啊!↑”
清晨,一道穿透客棧的驚恐尖叫打破了沉寂。
從夢中驚醒,左手一勾,刀身被提起,兩步并做一步走出房門。
門外,一個身穿青衣的年輕女子跪坐在打開的房門前,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房內,瞳孔放大,雙唇慘白,似乎不可置信的模樣。
快步走到女子身旁,正要扶起詢問狀況。
不經意瞟見了房內景觀,卻是一些殘肢斷腳四處散亂在床上,血液一滴滴從床沿上淌下。
死人了!
只得姑娘稍加安撫,稍稍環視其內——那模樣讓人不敢直視,雙手于手腕處砍斷,只余一雙手掌;
雙腳同是,只余腳掌。
最恐怖的還是頭部,一刀斬斷而血液奔涌致使血液噴射到了帳簾的頂部,除卻這些的身體不翼而飛。
已明了其中不幸之事。
不多時,此處已站滿了一圈人。
“讓讓,讓讓,大人來了。”
一聲粗礦的聲音響起,眾人紛紛避開,讓出一人多寬的道路。
這位大人名許泫士,確實有著官人模樣——上穿青綠深色官袍,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一抹彎月細胡掛在鼻下,身高八尺,腰闊十圍。
“這位姑娘,本官許泫士,請節哀,這里將交由官府處理。”
許大人望著床上殘肢,說話不緊不慢。“只是需請姑娘告知我們事況為何,讓我們從中找尋幾分線索。”
那姑娘泣泣不休,拭著淚眼道,好一會才平定下來。
“小女子是華州華陰鎮人士,名叫史小青,與我家哥哥史大牛向南邊豫州投奔親朋,在此落腳幾日,今日正要離去,便于清晨來尋我哥哥啟程,不料想竟得了今日之苦果,望大人還已公正。”淚容露出一絲期望。
許伭士沒有回話,默默地看著地上的血跡。
這人這么高冷的嗎?沒有破案頭緒我幫你啊!
便一拱手作禮,說道。
“大人,小人是自小學習武藝,雖說沒有上天入地之能事,卻也可飛沙走石有一股子力氣,可供大人破案驅使。”
高義驕傲,他自己的能力是他自信的源泉。
這時,旁邊的師爺說話了。
“少俠有所不知,本鎮怪力亂神之事不少,類似這一命案的已有多件,實在毫無頭緒,心中憤恨卻無計可施。所以,宵禁未行,鎮民也都不會在晚上出門。
至于兇手,處在暗處,而我們處在明處,只可得自保,生怕災禍上門啊。”應聲一嘆。
卻是側旁的史小青姑娘,悲憤伏地,一時間心口刺痛,無法自控,讓人看心中蕩漾,同情之心涌出。
府衙之人來得晚,去得快,只留下一句后續交由他們處置便了了收場。
客棧中人紛紛散去,高義心中不快,手中握劍更緊了一些。
“你們幫不了,我來幫!”
......
入夜,人們都睡下了,一道喬健的身影飛躍于房屋頂上。
耳聽八方,眼觀六路,只待有什么響動出現。
四下燈光是沒有的,事情也不盡然會在今天發生。
不知過了多久,一輛牛車鋪蓋著一個木箱,從深巷中緩緩駛出。兩兩三三的人影晃動,搖擺著出了西門。
奇怪、奇怪,大半夜的所有人都不敢出門,這些個人怎么出鎮了。
確實怪異,在這般的環境下出門都是勉強,何況出鎮?太過匪夷所思。
隨風而動,隨意而行。腳步一頓,踏出陣陣微風跟了上去。
那些人略微行駛出了西門一盞茶時間,卻是來到了一處亂葬崗當中。
有人熟練的將坑挖出,抬起木箱,穩穩地安置在坑中,將土壤填埋成土丘狀。又有一人拿出瓜果整雞擺上,一手瓷碗,里邊是小半碗糯米,一把抓出輕輕一抖,顆顆米粒散落在土中,瓜果盤、雞肉上,像附著在上面的蠕蟲。
“叮叮叮,當當當。”鈴鐺一響,銅盤一敲,簡易的巫祭舞在燭光映照下舞動,安撫著所謂的亡靈。
事畢,牛車緩緩駛回豐谷鎮。
靜待著他們走遠,上前一看,目中露出震驚之色。
不是其他,卻是那座墓碑上被明晃晃的燭光映出的五個字!
“史大牛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