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冊的事情不算順利,但三天前前后后跑下來,季風總算是拿到了營業執照,營業范圍包括投資、貿易、娛樂、文化等一系列行業,這也是為以后業務擴展做準備。
他當然會把主業放在通信上,但要實現以后的種種超前設想,也必須發展其他產業來反哺通信事業。
張瑤那邊進展倒是順利,很快就給了季風一個初步的名冊,季風約了她在浦江財經大學的綠葉餐廳一樓見面,打算詳細討論下后續的計劃。
但他剛走出巷子,就被一輛純黑色的北京212堵住了。
“季風是吧?我們有些問題想跟你咨詢一下,這是我的證件,走一趟吧。”
國安。
季風心里一緊,他猜到江大橋可能會把他的情況向上反映,但沒想到會做到這種程度。
局面一下子陷入了被動。
在車上,兩個國安的工作人員一左一右把他夾在中間,面色冷峻,只有副座上似乎是行動隊長的人物有一句沒一句地跟他拉家常,讓他不必太緊張。
季風聽出對方有套話的意思,便知無不言,車開了四十分鐘,最后在派出所門口停下,隊長的情緒似乎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季風被帶進一間單獨的會議室,里面已經有人在等著他了。
除了站在墻邊的警衛,會議桌對面坐在最中間的是一個留著寸頭的中年男人,劍眉星目,白色襯衫熨得筆挺。他左手邊是一個戴著厚厚眼鏡的老人,似乎是這次談話的技術支援,右側是身著警服的一名警員,肩上的警銜是二級督查。
局級干部,這事屬實鬧得有點大。
“季風,桂海人,浦江財經大學畢業生,三個月前入職愛里新,近期辭職。父親是個體戶,經營餐館,母親是高中老師。這些信息準確嗎?”
寸頭男人沒有給季風緩沖的時間,開口問道。
“完全準確。”
“你從愛里新辭職的原因是什么?”
季風明白這句話中的深意,他如果再回答看不慣領導層的態度,直接就會被判斷為隱瞞動機。
“因為我發現加入愛里新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上升渠道不通暢,職業天花板低,管理層歧視中國人。另外,我認為現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一片天地。”
“還有嗎?”
寸頭男人手中的筆沒有動,這個回答似乎達不到他心中的重要性水平。
“國人缺少一個希望。”
“希望?”
“巨龍,大唐,他們給不了中國通信希望。中星,勉強湊合,但是國企背景,注定他走不了太遠。我要做中國通信行業的希望。”
會場的眾人聞言都看向了他,臉上滿是懷疑的神色。
“話說的那么大,你的自信是從哪來的?”
說話的是那名老專家。
“技術,知識。”
季風的回答也毫不拖泥帶水。
“講講吧。”
無主題的考校。
季風沉思片刻,這次他沒有再講基礎的理論,而是挑選了與目前時代相近的交換機結構開始講起。
他講的是C&C08交換機的制造理念,那個曾經的一代傳奇,由華X公司研發,將進口通信設備價格狠狠打壓到腰斬再腰斬的王者。
單板、機框、模塊。
數據、多媒體、語音。
這些知識在1993年早就已經形成概念,但國內從未有人成體系地歸納總結過。
一番話下來,老專家的眼鏡已經擦了一遍又一遍,而聽不懂技術概念的警察和國安人員則察言觀色,也感覺出了這些話的分量。
“你這些東西……都是在哪里學的?”
季風拿過桌上放著的水杯,卻發現里面空空如也,寸頭男子示意警衛給他倒上水,他喝了幾口,才繼續回答。
“我已經說過了,書,廣播,采訪。更多的是我自己的推演。”
“我們查過你的借閱記錄,你在大學圖書館的借書記錄里根本沒有多少通信類前沿技術書籍。”
“那是因為我們學校圖書館壓根沒有這些東西,說實話,如果不是離得近,這種圖書館狗都不去。”
這個理由勉強說服了面前的幾人,這個年代監控和電子化辦公還未普及,季風一口咬定自己看了書,那還真沒有辦法證明他沒看。
“那你怎么解釋軍網設備的事情?”
“推測,以及直覺。東門子的設備,相對其他廠商的設備來說,結構最簡單,所使用的技術最成熟—或者換一句話,最落后----這一點需要我繼續解釋嗎?”
結構簡單,技術落后,就意味著檢測和驗收的難度低,泄密的危險也低,老專家搖搖頭,示意他明白季風的意思,寸頭男子見狀,便也沒有打斷。
“這一點只是不客觀的猜想,但橫向對比各個廠商的設備,我們其實可以很容易發現,既要滿足《總體技術規范書》,又要符合ITU-T標準,還要具有靈活組網優勢的設備,再兼顧保密和抗干擾性,其實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公司能夠做到。”
“不如話再說得死一點,只有東門子、思科和三桑能夠做到。思科是米國公司,三桑是韓國公司,不用想就知道軍網設備會選擇哪家。”
此時此刻,站在會議室單面鏡后面的江大橋和何文浩對視一眼,心里均是嘆服。
不說對繁雜冗長的技術規范書的掌握,也不說對各廠家設備特性的了解,光是看季風跳出技術的桎梏,轉而利用外圍信息加以分析這一點,就已經遠遠超過一個20來歲年輕人應有的眼光。
“老何,后生可畏。”
“嗯,我們跟他,差的不只是技術,還有靈活的思維方式。不是我們不行,只是我們老了。”
“是啊,不服老不行。”
“如果我們的年輕人都像他,又何愁通信不強?”
“再看看吧,看里面最終是個什么結果。”
會議室內,老專家幾次張口,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他只好把目光投向中間的寸頭男子,示意自己該問的都已經問了。
寸頭男子略微點頭,直視著季風,問道:
“我這個人,只講證據,不講推測。你認為我憑什么要相信你所謂的‘推測’,不是借口呢?”
季風坦然一笑。
“領導,不相信推測,你這話說的就有點像氣話了。猜想、推測、考證,這是人類發展唯一正確的道路。你看,領導,我現在還有一個推測,可以說給你聽。”
“你說。”
“這場談話的真正核心,不是你們,而是那個站在角落的警衛。”
那個始終保持嚴肅的警衛眼神里閃過了驚訝的神色。
“別驚訝,我甚至還知道你的名字。”
季風語氣鄭重。
“我剛才說到程控交換機的抗信號衰落能力儲備和多普勒效應時,只有你在認真聽,而且應該只有你聽懂了,因為這在傳統的固網通信中是不存在的,這是移動通信的概念。”
“你這么年輕,又這么懂,我猜,你是姓曹吧。”
“曹淑敏,對嗎?”
警衛楞了片刻,轉而又釋然,他開口道:
“這場談話可以結束了。我聽說你想做世界第一的通信企業,拭目以待。當然,我也很期望能與你并肩作戰,如果你的想法改變了,找江大橋,他會幫你找到我。”
季風看向會議桌邊上的三人,三人同時扭頭看向曹淑敏。
“還看什么,他這樣的人,做間諜?是敵人的腦子壞了,還是你們的腦子壞了?他要是肯來我的部門,老子把他供起來都不嫌多!”
從派出所出來,季風舒了一口氣。
沒想到,最后破局的關鍵,居然是一個故人。
曹淑敏,未來的信產部通信研究院院長,天才過人,少年得志,在上一世他不止拜會過一次。
離開的路上,季風仍然由最開始接他的那個國安局干員護送,對方顯然已經知道了結果,態度變得熱絡起來。
“哎呀,小季,都是誤會,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對我們產生誤解,我們也是為國家利益著想嘛。”
“當然,當然。這是你們應該做的,能走一趟國安,說實話我都有點受寵若驚了。”
“嘿嘿,你這就是寒磣我了。對了,我叫史強,雖然以后可能不會再見面了,但是也給你留個名字,哈哈。”
季風笑著應答,他沒有多言,但是心里很清楚,以后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大,與國安見面的機會絕對不止這一次。
但是下次見面,他們將會成為站在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
“一會兒就送我到門口吧,不麻煩你了。”
“那不行,我們有規定的,必須到點交接。這也是為你考慮,你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被我們帶走,不大大方方的送回去,對你以后不好。”
季風點點頭,這倒是他沒有考慮到的。
“那就送我去綠葉餐廳吧,我約了個朋友,這都讓她等了三個小時了。還好我有提前出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