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錯誤》
根據資料,鄭愁予的《錯誤》是作者感觸于自己母親親身經歷的創作,講的是建國前那段特殊時期里的愛恨情仇,有家國的大境界在,但在處于全民圍剿“催戀”狀態的辛莘眼中,她只看到了游子、思婦、離別、相思,以及——等待的愛情。
對,就是愛情,美麗的,尚未到來的愛情。
其實辛莘不怕等待,二十幾年都獨自一人走過來了,即便現在周圍的人都是成雙成對,名花有主、名草有主,而她是人人口里的“單身狗”“可憐蟲”,她也不怕。因為這有什么呢,習慣成自然、自然成免疫。
她怕的是錯誤,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在愛情里犯錯,很多事情就沒有了轉圜的余地,至少,對于像她這樣有點傳統思想的大齡女青年來說,就是這樣。
于是,她知道,在她的生命里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會有那么幾個過客,將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有的會留下點聲響,而有的,可能經過時間的淘洗,連聲響都不會留下。
她只是沒想到,這樣的情形會來得那么集中,去得又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