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本地人逛和外地人逛的街,比如在上海,外地人逛南京路,本地人逛霞飛路。在BJ,外地人逛王府井,老北京人逛隆福寺。
在決定要投資京城的八家徽菜館后,老安建議先投隆福寺區域里的徽煌人家。他給出的理由是這一帶是老-城區,也是現在和未來的文化區。他給我和龍龍科普這個區域的前生今世:
隆福寺位于四九城里緊挨著皇城根的東安門東邊,屬內城范圍。
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到了有清一代,附近的王公貴族與貧民百姓都來朝拜,形成了老BJ規模最大和最好玩的廟會,也是每個農歷上演各種節目的平臺。
這里還有一座百貨公司,作為帝都第一家配備中央空調、引進自動扶梯的現代百貨大樓,更是把都市現代化的概念,寫在了皇城根腳下,直到1993年的一把大火,把它燒光。但文化的根發了芽就收不住它生長的腳步了。
紅墻、灰瓦、綠松、胡同還在,歷史沉淀與藝術氣息相結合,形成了今天一座新的隆福寺模樣,年青人喜歡的國家美術館就在馬路對面,而更多的私人美術館、畫廊、書店,特色咖啡館,等等帝都最潮的店家,都相中這兒集體來扎根。
我和龍龍説百聞不如一見,不如我倆去轉轉?
我建議龍龍把頭發理短,也別穿皮衣,什么普通穿什么,比如藍或灰的夾克,就像一滴水,只有融進大海里,才能保持不枯竭。
好不情愿,他在胡同里找了個小理發店,店家也不問發型,一推子就推了個BJ板寸,反差大得我都沒認出來,然后他找了一件不知道哪個年代生產的老式夾克,還帶著斜兜,除了臉上還有淡淡的高原紅沒褪色,面貌基本已融入京城的胡同里巷。
作為BJ最潮的打卡地,我們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周邊的店鋪,龍龍和我説,這地好是好,就是停車位太少了,停車費也太貴了,如果我們在這兒投個停車場,估計最掙錢。
我估計了一下這兒的租金說:
“除非建一個立體停車場,否則場地租金都掙不回。”
好在這兒離地鐵站也就十分鐘的,老百姓來逛街吃飯的,坐地鐵十分方便。
開著導航,我們找到了徽煌人家,要不是看見門頭上的書法,我還以為是一家書店的門臉。
可能是為了無縫對接當地的時尚,門臉沒有做成傳統的馬頭墻和翹屋沿,而是一個方方正正的白盒子,窗戶倒是用的傳統的葵花紋,就是天安門城樓的木扇門上的花樣,不是木雕,而是白色的亞克力材質,透著時尚的潮味。
店鋪面積約600多平,兩邊全是包廂,上下兩層,屋頂用了老木料做了大梁,梁上裝飾有一對對老舊的牛腿,屋頂中央留出了一長條的天空,仿佛是天井,光線非常好。
包間約有12間,不算多,每個房間都比較寬敞,布置也有特色,一看就不是做過路生意的,而是緊盯周邊的住家和單位服務,這正是我要盯的點。
我和龍龍點點頭,表示滿意,這時前臺服務員已把我們領到了包間,門楣上寫著“漸甫”的房間號,沒整明白什么意思,我看一下對門的房間號,寫著國瑞,還是沒看懂,再看了下隔壁的門楣上寫著夷吾,恍然大悟,店家用了安徽名人的字和名,國瑞是朱元璋,漸甫是李鴻章,這兩人用的是字作房間號,后一個夷吾是管仲,用了名,整一個華麗麗的凡爾賽起名風格,把安徽皖北名人藏在了房間號里,當年給他們起名的父母,要是知道未來他們的名字被掛在包間當房號,一定會哭暈在廁所里。
龍龍給我豎起了大拇指。
不用看菜譜,也知道這里是皖北徽菜系風格。我直接就説了幾個菜:
“符離集燒雞、李鴻章大雜燴、三河酥鴨、吳王貢鵝、八公山豆腐有沒有?”
服務員説都有,龍龍告訴服務員提醒下量,服務員説如果都點就多了,去掉幾個吧。
龍龍問有沒有臭鱖魚?服務員説這是皖北菜系,有奶汁肥王魚。
果然徽菜分南北。
我拿出手機,上線到單位的數據庫后臺,查找附近有不少機關企業單位,還有眾多的藝術畫廊,看來這個店沒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主打的皖北招牌菜,服務員説奶汁肥王魚算一個,我問有沒有鱖魚餃子?
服務員都沒聽説過。
“你問下老板,他應該知道。”龍龍提醒。
菜上齊了,我們正吃著,服務員領著一個老者前來。
他自報家門,是這家店的老板,聽説我們要吃鱖魚餃子,特來問候。
“這道菜只聽説過,從來沒見過,我師傅説,京城只有梅府的梅總可能會做,當年他品嘗過,后來原料稀缺,不能做到量產,也就再也沒聽説誰家推了。”
我用W市方言和老板交流,告訴他正是在梅總那吃了,才知道咱徽菜里還了這么有歷史和文化的一道名菜,這不,您面前的這位龍總,可以供應食材,梅總也是在他手里拿到了,可惜他只做宮廷菜比較小眾,還有就是新開了一家臧餐,客戶也是定向的,這道菜怕是在他手里斷根了。
王老板點點頭:
“可惜了,要是師傅生前能有食材,也不至于在他手里斷根。”
我問:
“你師傅和誰學的?”
“當然是他的師傅石老爺子。”
“巧了,前天在梅府品嘗這道菜時,我們遇到了石爺,他和梅總是發小,雖然他沒有學會父親傳的這道菜,但要是有他説情,把這道菜傳給石老爺子的徒孫,不也是名正言順嗎?”
王總聽后一抱拳:
“兩位老鄉要是能把梅總説服了傳藝,那咱們真是有緣。”
當下我們訂了一桌拜師宴,邀請梅總傳藝,我們保證把人給請到。
為了讓王總放心,龍龍説就算是他定的宴,非要付了定金,就算是將來王總定他食材的謝禮。
龍龍講,為了突出招牌菜,在四水歸一的長條形的水池中,放一只有設計感的全透明的魚缸,你們這個店的設計師就有這個水平,他馬上調貨,先不收費用,賣完再結賬,不壓店家資金,就圖有地方吃招牌菜,他有一班子的同學馬上要進BJ學習,都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王總連聲説好,安排設計魚缸了。
一周后,魚缸工程完畢,龍龍試養了幾尾鯽魚,把水養好后,開始送魚,一車三十條野生的鱖魚運到店內,龍龍説,為了叫響招牌菜,他給的價格,是和養殖魚一樣的價格,顯然是他虧本了,他要求王總給他一個角落賣牦牛肉干,他看到這里的潮產品比較多,也想把特產推下,王總當然同意,在徽特色的專柜里,給他騰了一角,説放在里面展示。
龍龍搖搖頭說不能這樣做生意,你不是一上來給客人端瓜子炒貨什么的免費品嘗嗎,我做一些小包裝的送給客人,他們再要時,才拿出來給他們,也不用增加額外的人工,我申請一個扶貧辦的自動售貨機放你這兒,作為扶貧產品銷售,咱們分產品的利潤,電費每天按三度商業用電扣除,分配系統走的是區塊鏈技術,采用即時分賬制,客人每從自動售貨機里下單產品,你就會分到,也就是店家按百分之7分潤,您看可好?
王總不知道自己家的祖墳是否冒了青煙,這兩位老鄉一進門,都是投入分賬的好事,反正地方多的是,不妨礙走路就行。
龍龍上下看了一眼,説按面積就放6個足夠了。
出了門,龍龍拉著我説到對面的咖啡館坐一下,我算下賬。
我要了兩杯拿鐵,他頭也不抬,在手機上算半天,然后跟我説:
“小叔叔,這下我們賺大發了。”
我説牦牛干能賣出多少錢?那魚也是倒貼的不是?
“我看了一下店里的飲料,都是大瓶飲料,品種單一老套,而且他拿的不是供應鏈的價格,只是普通的批發價,還是現金進貨。
我和供應鏈拿到的資料是,這周邊便利店賣得最好的是某幾款飲料,説明周邊人群的消費口味,再取利潤最高的,就是曉鹿奶茶,我們選上這一款,不與他的飲料沖突,等王總發現分潤比他自己墊資賣還掙錢時,就不會自己進貨了。”
我説那我們不還是要用資金進貨嗎?
“不用了,到時我們挑產品,他們會鋪貨的,不用我們花一分錢。”
他總算把手機收起來,對我説要讓王總親自到梅府來請梅總出山,辦得越隆重越好,你認識京城的媒體嗎?”
我説不認識,不過單位有分管公關的同事,他們和媒體打交道,我找找。
選定了良辰吉日,輝煌酒樓一行人,穿著古裝,抬著從民俗館找來的八抬大轎,前方有徽班鑼鼓開道,后面有黃梅戲新秀亮相,這么一路招搖過市,來到梅府,梅總也精神抖擻地穿著一身瑞蚨祥高級訂制的白緞子中式服裝,腳蹬瑞聯升的小圓口布鞋,后幫子上,金色的絲線繡著“梅”字,由王總扶上轎子,四位發小左右護法,這一路來到了隆福寺,并沒有直奔酒店,而是繞著皇城根來回走了個回字型,這一路上,晚報記者,網紅主播,自媒體人,都是單位小孩請來,拍足了照片,現場直播,這么一番游街過后,才來到酒店門口,只見一個條案已擺在街邊,案板刀具俱全。
梅總下轎后,服務員馬上打來清水凈手,徒弟已經當眾把魚從盆中撈出來處理好,梅總主刀,在眾人驚嘆中,把絕技展現,然后由王總把魚皮和餡包好,當街就煮了,用一次性碗分給觀眾,當然給媒體人也留了在包間里,為了搶鏡頭也沒人品嘗。
美味展示后,進入了下一道傳藝的儀式:
梅總和四位發小分座在太師椅上,服務生捧來一個盤子,里面放著一勺鹽,象征著調和眾味,鹽下壓著一個紅色的剪紙鱖魚,梅總接過盤子,口呼:
“梅家傲將師傅所傳項王府名菜鱖魚餃子絕技,特授于徽煌酒店掌門人王仁慶。”
同事小毛鉆過來,感謝龍總給他一個大紅包,然后吩咐我不要回單位宣傳是他請的媒體朋友幫忙,我當然説:
“我一年才去單位幾次,新人都不認識了,放心吧。”
他打開短視頻網站,找到那個網紅的主播,讓我看點擊量,短短四個小時,已經有150萬人圍觀了,我嚇了一跳,現在的網紅真有威力,小毛説,估計這條會過千萬。
龍龍第一時間給魚家打電話:
做好大量收購的準備。
然后他給供應鏈的總部負責人打電話,告訴他們,他已經開始收購帝都的各家特色酒店,主要放置扶貧自動銷貨柜機,每家不少于4臺,馬上飲品將面臨著只獨家上柜一家的狀況,你們覺得應該怎么辦?
供應鏈説看到今天的新聞了,感謝龍總給我們合作的機會,今年有一款新的網紅飲品,要不要給你鋪貨?當然價格是最優,一個月結一次賬你看行不?
我在一邊聽著憋不住笑出聲來。
接下來就是我的活了:
怎么讓王總把酒店客戶的名單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