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我,大明頭號反賊

第九章 還田,分糧!

我,大明頭號反賊 莫問太多 3144 2021-09-04 14:52:59

  宜春縣有強盜山賊這種事情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但是知縣鄭秋平一直都沒有把這些小毛賊給放在眼里。

  不過山賊強盜第一次洗劫豪門地主這種事情卻是第一次遇上。

  鄭秋平立時坐不住了。

  他叫來差役道:“馬上把劉指揮請來!”

  宜春隸屬袁州,縣衙門和袁州府衙門就在一條街上,在府衙的右邊,便是衛所指揮使所在的地方。

  袁州府自太祖朱元璋開國便設立了袁州衛所,設衛指揮使一名,下轄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設置千戶一名,百戶十名,一個千戶總計1120人。

  袁州衛有五個千戶所,總兵力多達5600人。

  不過這只是紙面上的數字,實際上明朝自中期之后,地方衛所便已經糜爛不堪。

  地方官府也遏制不住衛所的士兵的逃亡。

  直到崇禎時期,地方衛所兵力已經十不存一,一個堂堂袁州衛,都已經湊不出五百人的部隊來。

  袁州衛指揮使劉世忠,是世襲家中的衛指揮使一職,乃是正三品的武官。

  一聽知縣大老爺有請,劉世忠大大咧咧的就來到縣衙。

  還未進縣衙衙門,劉世忠就扯著大嗓門喊道:“鄭大人,何事找我?”

  一見到劉世忠,鄭秋平如同見到了自己的親爹。

  他上前一把拉住劉世忠的手,用極為懇切的語氣說道:“劉老弟,這次你可得拉兄長一把!”

  劉世忠悄悄推掉扯著自己手腕的手掌,說:“鄭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為何如此慌張?”

  “哎呀,出大事了,一群反賊洗劫了溫湯鎮晏老爺的家,晏老爺在府中的親眷全被反賊給殺個精光!”

  劉世忠聽了這話,頓時大吃一驚。

  溫湯鎮晏家在宜春縣可不算小門小戶,晏鎮川的老爺子是上任宜春縣丞,他的祖父也是宜春縣丞。

  晏家三代世居溫湯鎮,家中擁有良田兩千多畝,更是在宜春縣城經營著米糧生意,乃是宜春縣數一數二的大家族。

  沒想到這么龐大的晏家,居然被一群反賊給洗劫了,這還得了!

  劉世忠作為世襲的袁州衛指揮使,平日里也沒少跟晏家打交道,他更是在晏家的米行中有著一成股份呢。

  現在一聽晏家被一群反賊給洗劫了,劉世忠這哪還忍得了。

  至于鄭秋平找他,這一點劉世忠心里門清,作為一縣之住,治下出現了一群反賊洗劫了豪族,這事要是傳到正在萍鄉縣視察的知府乃至坐鎮南昌的巡撫大人耳中,恐怕少不得一頓批評,搞不好還得丟官罷職。

  所以現在鄭秋平唯一補救的辦法便是將那群反賊給全部捉住,然后明正典刑,這樣才能將功補過。

  鄭秋平有剿匪的需求,而劉世忠也有剿匪的必要,晏家被洗劫了,但是晏鎮川的兒子還在,只要自己剿匪順利,晏鎮川的兒子以后還是得巴結自己,米行的股份又能多要一成。

  他‘大義凜然’的對鄭秋平說:“鄭大人,剿匪乃是本官的職責,你莫要擔心,本官這就點齊兵馬,去將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反賊給剿滅!”

  鄭秋平聽了這話不禁長舒一口氣,他拱拱手道:“那一切就得麻煩劉指揮使了!”

  “義不容辭!”

  兩人剛說完話,外面的衙役進來報告說有人找縣令大人。

  鄭秋平問:“是誰找我?”

  “是晏府的大公子,晏文才。”

  一聽來人是晏鎮川的大兒子,鄭秋平趕緊對衙役說道:“快請!”

  不一會門外便傳來一名男子的嚎哭之聲。

  只見一名穿著孝服的青年男子一進房便給鄭秋平跪下。

  口中大喊:“叔父,我爹他死的慘啊,我爹他死的慘啊,請叔父即刻發兵,殺光山賊,為我爹報仇雪恨啊!”

  鄭秋平趕緊攙扶起跪在地上的晏文才,用盡全身力氣擠出幾滴眼淚道:“哎,我也是剛剛聽聞鎮川兄的噩耗,叔父也是悲痛欲絕啊。

  你放心,我已跟劉指揮使商量好了,馬上發兵,去將那群反賊一舉掃滅。”

  晏文才這才注意到站在縣令身邊的劉世忠。

  他趕忙施禮道:“劉叔叔!”

  一切盡在不言中!

  劉世忠看著晏文才,心里那也是‘萬分悲痛’,他對晏文才說:“賢侄啊,你放心,本官馬上去去點兵點將,為你爹報仇!”

  “不過嘛.......”說著劉世忠不禁開始用手摸起了胡子。

  久在城中生活的晏文才一看便知劉世忠的意思。

  他馬上表態說道:“劉叔叔,小侄愿意獻出大米一百石大米作為勞軍費用!”

  劉世忠一聽一百石大米,頓時眼前一亮。

  不過過他并沒有露出一絲笑容,而是一副苦相說:“賢侄這就太見外了,你父親與我乃情同手足,為他報仇,無論于公于私那都是我的職責。

  不過嘛,你也知道,朝廷又不給我衛所發一顆糧食,我要養這么多人,也是很為難啊!”

  晏文才聽了這話真是心里一陣作嘔,不過他還是強忍著想吐的感覺對劉世忠說:“一切就拜托劉叔叔了!”

  劉世忠很快便聚集起來宜春縣城里所有的衛所官兵,清點一番之后發現趕到的僅有不到三百人。

  不過有三百人在,劉世忠心里也覺得自己穩操勝算。

  因為根據前來報官的晏府家丁所講,反賊最多不過二三十人,自己有近三百人,是反賊兵力的十倍。

  十倍之力攻敵,那就跟碾死一只臭蟲一般簡單。

  劉世忠點兵點將完畢后就率領人馬浩浩蕩蕩的往西南方的溫湯鎮直接殺奔而去。

  而此時的溫湯鎮卻是另外一副景象,全鎮的百姓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每個人的肩膀上都挑著一副擔子。

  擔子下面的籮筐里裝的是滿滿金黃色的稻谷。

  家中籮筐不夠的甚至拿著木桶,竹簍等物,一窩蜂的前來領糧食。

  莫謙帶人守在糧倉里,防止百姓們為了搶糧發生爭斗。

  但是他很快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百姓們并沒有發生了哄搶,反而在自己的組織下有條不紊的開始分糧,其中還有幾個壯勞力專門在糧倉里分糧。

  分到糧食的百姓一個個笑的牙都要裂開了,在經過莫謙身邊的時候還夸贊莫謙道:“好人啊,好人啊!”

  的確,莫謙的舉動在全鎮百姓人的眼中當然是大好人。

  他們雖然世代生活在此,但是日子卻過得清貧不已。

  家中但凡有幾畝良田的,最后良田都會落到地主晏鎮川的手中。

  最終大家不得不成為晏鎮川的佃戶,每年收上來的谷子大部分都得交給地主,剩下的一點谷米只夠維持自己的半溫飽而已。

  望著過往百姓那一張張瘦臉上洋溢出的笑容,莫謙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晏家的糧庫雖大,但是也經不住全鎮乃至周邊村落百姓們的人多,很快滿滿一糧倉的糧食便被分了個干干凈凈。

  等糧食分完之后,莫謙叫住了即將離開晏府的百姓。

  他大聲喊道:“鄉親們,請留步!”

  百姓聽到有人喊他們,不禁紛紛放下肩上的扁擔,看著站在晏家大門口的莫謙。

  只見莫謙從懷里掏出一沓厚厚的紙說道:“鄉親們,這是晏鎮川那個無良地主跟你們簽訂的佃戶契約,這個狗賊為了土地,殘害生命,喪盡天良,今天,他已經被我們殺了。

  從現在起,你們就再也不是晏家的佃戶,鄉親們,回家吧,去拿回屬于你們的田!”

  說完,莫謙便把那一堆契約扔進了事先準備好的火盆之中。

  看著一張張契約被烈火燒成了灰燼,百姓們呆住了。

  不過僅片刻的功夫,百姓們便歡呼雀躍起來!

  曾經被地主兼并的良田,居然有朝一日回到了自己的手里,百姓們能不激動嗎?

  看著歡呼雀躍離開的百姓,莫謙對身邊的盧照等人說道:“咱們也趕緊撤,官兵用不了多久就到了!”

  莫謙現在身邊已經有四個跟班了。

  分別是盧照,彭金洪,易九和易成桂四人。

  盧照是因為感激莫謙幫他大仇得報,所以對莫謙充滿了感激的心理。

  他之前多次想要勸大當家張三下山,但是張三都沒有理睬。

  所以盧照對張三并沒有多少忠心可言,如果不是盧照曾經練過拳,有一身半吊子的功夫在身,恐怕都入不了張三的法眼,當不了烏云山的二當家。

  彭金洪則是因為盧照的原因,所以盧照在哪,他便在哪。

  至于易九和易成桂兩人,完全是出于對莫謙的信任。

  在他們心中,讀書人的地位是遠遠高于一個土匪頭子的。

  雖然莫謙也成了土匪,但是莫謙是讀書人,讀書人的腦子靈光。

  要不然的話為啥莫公子一上山,就馬上帶著大家打了這么大的一場勝仗,直接把一個地主家給搶了。

  張三當了幾年山大王了,卻還是只有那么一畝三分地,兩邊一比較,傻子都知道誰更有本事了。

  五個人每人身上都背著一袋沉甸甸的大米,這是他們未來很多天的口糧。

  用屁股想也知道,洗劫了大地主的財產,肯定會引來官府的瘋狂報復。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莫謙帶著四人直接上了溫湯鎮背后的明月山。

  至于張三和他的十六個手下,則被張三帶著直接回了烏云山。

  至于張三為什么不跟莫謙等人一起,主要原因還是張三看了一眼高聳入云的明月山,立刻就否決了躲到山上的主意,而是選擇回到他的老巢——烏云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常宁市| 镇江市| 全南县| 尼勒克县| 阳春市| 丘北县| 蒙自县| 炉霍县| 林州市| 左贡县| 清远市| 宁强县| 策勒县| 霍邱县| 泸水县| 上栗县| 彰化市| 樟树市| 库尔勒市| 成武县| 锦州市| 余干县| 凌云县| 泾源县| 西安市| 博湖县| 岳阳市| 华池县| 科技| 德昌县| 瓮安县| 江西省| 鄂尔多斯市| 邹平县| 万盛区| 连云港市| 潼南县| 曲阳县| 吴江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