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滄派
龍淵大澤往東北方向處。
蘇泊當將駐地眾人安排好后,徑直前來此地復命。
此地名為紫霞澗,乃是蘇氏一族所在之處,島上屋舍林立,宮殿樓舍連綿不斷,此地土石皆是一種名為“紫石”的奇異怪石,每當日出日落之時,便會有紫色煙霞升騰,故而喚名紫霞澗。
他來到一處寬闊平地,此地呈縱向立有三殿,他徑直穿過兩殿,來至最后一殿——覺真殿。
只見殿前已是立有一人,其人大約三十左右,身穿白色道袍,背后用金絲細線繡有一陰陽兩儀圖,頭戴白金束冠,鼻眉高懸,唇紅齒白。
仿佛算準他會在此時前來,在此等候良久。
蘇泊當見了,連忙上前,理了理衣袍,抬手行有一禮,隨后開口道:“泊當,見過蘇真人。”
此人正是蘇氏嫡系元嬰真人之一,蘇賀文。
蘇賀文聞言,則是微微點頭,隨后笑著開口言道:“你我二人乃是叔侄,不必如此多禮,此回前來你所謂何事?。”
蘇泊當隨即正色開口道:“此回隆河決堤,族中派我前往通都郡駐地處救援,侄兒此次卻是發現一英才,特來向叔公舉薦。”
聞聽蘇泊當此次為舉薦人而來,蘇賀文當即來了興趣,笑著開口道:“不知是何人,竟能讓我這侄兒如此親自來向我舉薦。”
“蘇玉恒”。蘇泊當言道。
“不知此人有何之能?”
蘇泊當頓了頓,索性抬起頭來,直言道:“此人乃是旁系出身,因出身旁系,被族中派往通都郡駐地,看管神砂開采一事。”
“但此人卻是心智堅毅,哪怕并未被族中重視,任是道心堅固,于那駐地之中,開出上品脈象。”
聽到這里,蘇賀文感興趣言道:“上品脈象?不知其脈象如何?”
修道一途,先得經過“凝元顯意”,“淬元去蕪”,“元成入真,”三個階段,之后便是開脈境。
此境乃是修道境界的第一道門檻,只有開結仙脈,洗凈塵垢,才能修煉仙法,成就大道。
所謂玄音一響,金鎖自落,便是形容此境。
而此境界所開脈象又分為上中下三品,下品脈象各種奇異古怪的相形皆有,小到天地微塵,大到天地之極,包羅萬象,多不勝數,中品脈象則分為五行之屬,而最上等的上品脈象則只有陰陽兩屬。
而蘇玉恒那日將心光放出,遮護眾人,恰巧被蘇泊當看到,被后者誤以為是其脈象。
場中,蘇泊當又言道:“那日,我觀其脈象,如瑩瑩玉光,運轉之間,陰陽并濟,有若實質,能遮風避雨,當屬上品陰陽之屬無疑。”
“以我察之,此人性格不驕不躁,心性堅毅,當是一英才,可為族中大用。”
蘇賀文卻是輕笑一聲,微微搖頭道:“可惜卻是旁系出聲,依侄兒之建,該如何安排此人?”
“依侄兒之意,可賜下一座真宮氣府,以示重視。”蘇泊當直言不諱道。
修道者所居之地,洞府只是別稱,其根據氣脈靈氣多寡,又細細分為“洞天”、“福地”、“真宮”、“氣府”、“玄廬”、“精舍”。
通常“洞天”之流,乃是象相真人所居之道場。
而“福地”之流,大多為溟滄門中真傳弟子或元嬰真人所居之地。
真宮氣府之流,則大多為化丹修士所居。
至于最后的玄廬精舍,多為低輩弟子所居。
蘇賀文聽得前者建言,搖了搖頭,言道:“侄兒此言卻是不妥,我蘇氏雖是家大業大,那蘇玉恒雖是看護開采駐地三載,但也只能算是一小功,若是貿然賜下一座真宮氣府,卻是難以服族中小輩之心。”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似是在思考一二后又言道:“近來那萬鳥壩還無人安住,可賜于此人安頓落腳。”
蘇泊當聞言,還想上前說上一二,卻只見面前空無一人,不禁怔在原地。
白濯川
白澤宮內,蘇玉恒正端坐于軟榻之上,靜心吐納。
自被蘇泊當接過山門后,他便一直靜心修持,提煉神元,如今半月過去,已是攢下一股可觀的神元。
此時他在吐納一個周天后,結束修持,心中一動喚出大道光幕。
他心中思忖到,如今已是回到門中,自己若是想在門中登上高位,以求長生,那便少不得會與人斗法。
好在自己于夢中修成玄尊之前,也是拜訪過天夏各洲各府,著實學會了不少神通妙法。
只是眼下自己境界低微,若是因修煉神通道法,耽擱了本身修為的提升,那卻是本末倒置了。
想到這里,他已是有了取舍,心中一動,將存于莫名高渺之地的神元,盡數往“元命”道章中投去。
隨著“元命”道章逐漸被龐大的神元填滿,他雙眸中更是閃爍著電芒。
而眼前的大道光幕上更是出現六枚新的章印,這六枚章印他自是識得的。
此為六正又印名六持印,分別為“眼”、“耳”、“口”、“鼻”、“身”、“意”。
只是此六正印似乎和夢中所見的六正印不同,蘇玉恒思索了一番,隨機想到一物——大道之印
何為大道之印?
此印可看做是大道之延伸,大道之觸角。
玄法初入修行時,所感應的六正印便是仿此印而設立。
大道之印,既存又不存,人人皆得見,人人皆不得見。
此印非有緣人,不得之。
只是這六枚大道之印,黯淡無光,想來還需自己用神元來點亮。
大道六印,玄妙無比,甚至可以將其本身看做是道的延伸。
他想了想,分出一部分神元,試圖投入“身印”之中,但神元在觸及印章后,卻發現印章毫無反應,那部分神元直接停留在了那里。
他又試了試另外五枚印章,發現皆是如此。
此刻他心中陡然升起一陣明悟,恐怕唯有觀讀到第二道章“靈明”道章,自己才有資格觀讀大道之印。
明悟了此事,他又看向“元命”道章,此印因大道六印的出現,導致其上限被生生拔高了不少。
但在蘇玉恒看來,這卻是好事,修行正如修筑萬丈高樓,若不趁高樓未起之時,將地基打好,又何談萬丈高樓呢。
想到這里,他索性將神元全數投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