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啊,莫非客棧的掌柜給的信息有誤。”穿著衙門服飾的官差自言自語道。
劉有才可沒心情離這位官差老爺,而是轉過身找到了練武的古平,“啊平快跑啊,有官差來抓你了。”
還沒等古平反應過來,劉有才沒來得及跟張翠花細說,就罵罵咧咧吩咐張翠花收拾好行李,而劉有才很快就從自己的房間里慌亂地拿了些錢財交給了古平。
劉有才拉著一頭霧水的古平往外走,突然門外走進了一名官差,“完了……”劉有才悲傷地喊道,雖說如此但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劉有才還是拿起了掃把,做出了一副戰斗的樣子。
“鄭兄是你呀,沒想到你還真的吃上皇糧啊……”古平對著穿著衙門服飾手里還提著一些禮物的鄭毅喊道。
鄭毅看到了古平十分高興,便開口說道:“我鄭毅能有今天還得多謝古平兄弟你呀!”
經過一番談話和解釋,劉有才才知道自己是誤會了,晚飯之時一直自詡為千杯不倒的劉有才被古平灌倒了,鄭毅由于明日還有差事所以就只喝了幾杯。
深夜時分,古平根據老鼠的帶路,來到了趙員外的府邸,古平透過房頂只見趙員外恭敬地等待著一個獨耳老者的訓話,獨耳老者身邊站著一名女子,那女子古平也認識,正是寧溪縣林府四夫人徐氏,“那徐氏不是與劉二浸豬籠了嗎?怎么出現在這里?”古平心中暗道。
“執事大人,我本以為有著三名武者去辦此事必然很穩妥,結果沒想到那三名武者突然中途反悔……”趙員外開口說道。
“這是你與那劉有才的私人恩怨,不必說與我聽……”獨耳老者開口道。
原本還希望老者替自己出頭的趙員外還是不甘心地回答道:“小的記住了。”
獨耳老者看了看徐氏,“婉兒,我知道你有怨氣,那劉二現在是師叔我都得罪不起……”
趙員外可不管誰是劉二,他現在只心疼自己花了重金請來的武者事沒辦就跑路了,只留下一條紙張,還了一半定金,說什么江湖規矩。
“咻”的一聲古平就出現在三人的面前,“古平是你……”徐氏驚訝地喊道,古平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已經蒙住臉了,徐氏怎么還能認出自己來,“看來電視上都是騙人的。”古平暗自想道。
獨耳老者聽到徐氏喊出古平兩字,不由自主地顫抖了起來,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古平窗前的那只惡貓,想起了他被惡貓咬掉的耳朵,那一夜他甚至連古平的樣子都沒見著。
就在徐氏喊出了古平的名字之后,古平幾下的功夫就將房間里的三人點了穴,此時獨耳老者心中想道:“幸好當日只是遇到了古平的貓,沒有遇到古平本人,要不然他就不會只是失去一只耳朵了,也許是連命都沒有了。”
對于認出自己的徐氏,古平十分好奇他是怎么認出了自己的,便給徐氏解了穴,古平問道:“快說,你是如何認出我的?”
也許是從古平的眼中看出沒有殺心,徐氏擺了個風騷的姿勢,前面的兩坨肉欲擒故縱地裝作不經意地觸碰到古平,然后嗲聲嗲氣地開口說道:“奴家有一種異能就是能記住遇到過沒有破元陽男子的氣味。”
看到徐氏已經將身體貼在古平的身上,獨耳老者心里十分氣憤,心中暗自罵道:“賤人,老夫想要接近一番卻還推三推四,老是以我那狗屁師兄的名義來壓我。”
對于徐氏的投懷送抱,古平那有不心動,雖然現在的身體只有十歲,但是古平心里所擔心的不是下面的二弟中不中用,而是他從老者里的記憶得知,修仙者練氣期的入門感氣以不破元陽為最佳,為了修仙古平只能委屈自己的二弟讓它吃素了。
古平為了平復自己的尷尬,便裝成一副狠辣的口氣對著三人警告了一番,別去澀劉有才一家,否則就等著他古平的報復。
對于古平的警告獨耳老者和徐氏紛紛點頭稱是,他們根本不認識就有才當然回答得很干脆,倒是趙員外嚇出了一身冷汗,連獨耳老者這般高人都一招制服,他更怕自己被對方滅口。
當古平走了以后三人才松了一口氣,趙員外想不通劉有才怎么會認識古平這樣的高人,獨耳老者與徐氏已經沒心情繼續在趙府待下去了,臨走前還警告了趙員外不要再去招惹劉有才,因為獨耳老者和徐氏看得出要是劉有才一家出事了古平肯定算在自己頭上。
此時的趙員外那里還有心思去招惹劉有才,他當初不過是仗著沒人為劉有才出頭,才會想到栽贓劉有才的,現在有個高人隨時能取自己性命,那個劉有才不來惹自己就已經燒高香了。
昨晚喝多了的劉有才早上起來一副食欲不振的樣子,古平只好用內力幫劉有才調理了一下身體,劉有才紛紛稱奇,說古平不去學醫可惜了,古平只是笑了笑,沒有接話,臉上露出了不屬于這年紀的惆悵。
“啊平,過兩個月就是院試了,不知可找到保舉之人?”劉有才開口問道。
原本沒想過考秀才的古平,聽到劉有才這么一問,算了算日子還有兩月就是三年一次的院試了,要是錯過了就要再等三年。
“姐夫,我還年輕沒想到這個了。”古平搖了搖頭說道。
聽到古平這樣回答,劉有才就罵罵咧咧訴訓著古平沒上進心之類,后面又說道,已經給他找到了保舉之人。
原來院試是童試的最高一級,它由學政主持。院試要求有六名村里的人和兩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院試通過者才可進入官方學校,成為一個地方生員,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聽到劉有才已經幫自己找到了保舉之人,古平也不好拒絕,只好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