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新人報到
常一帆的新身份是縣委報道組新聞干事。說是干事,其實就是縣委報道組的記者。報道組隸屬于縣委辦公室,業務又歸口宣傳部,是個雙重管理的科室,是縣委辦下屬的副科級單位。
因為縣里報社正準備籌建,目前報道組就成為唯一的新聞機構了。
報道組總共四個人,組長老袁,五十來歲,是早年的工農兵大學生,人稱“雙槍老依伯”。一手夾煙,一手拿筆,關鍵是酒量奇好,千杯不醉。在縣里,他的文章以筆風老辣,宏篇氣勢見長;與他酒風酒膽酒量齊名,可謂是名聲在外。
組里內勤劉大姐,原來是鄉下的中學老師,是組織部姚副部長愛人,主要負責收收發發,坐鎮辦公室,處理行政一攤子事,不出外勤。
組里還有兩人,是從鄉鎮學校借調的老師,因為編制問題轉不了,成了長期借調的“編外”人員。
老袁說,小常同志是名作家,起點高,是主任“欽點”的人才。來咱報道組這個小廟,屈才了。不過話說回來,報道組工作不是簡單寫報道,方方面面都要協調,時間長了,你自然就明白。
老袁要他花一周時間熟悉縣情,下周跟他下鄉采訪報道。
常一帆原以為李主任直接安排他做文字,沒想到先來報道組,也挺好的,因為寫新聞報道與他文學創作有相通之處,適應快,上手并不難。
第一次跟老袁組長下鄉,常一帆很是興奮。以前公司下鄉,頂多到食品站坐坐,現在不一樣了;去的多是鄉鎮政府,接觸的也是鄉鎮領導,所到之處前呼后擁,他覺得很受用,暗自慶幸調出來調對了。
老袁要去的鄉鎮是河灣鎮,組里小謝老師偷偷告訴他,河灣方書記是老袁在中學當老師時的學生,關系好,這次是書記專門給老袁打電話。說是河灣太久沒上報了,請老師帶人來幫忙總結總結,提煉一下,出出彩。
上午,報道組一行三個人在鎮政府與鎮領導座談了一下,把情況攏了攏。老袁說,河灣是農業鎮,沒有經濟增長點,要找亮點只能在三農工作下功夫。書記鎮長連忙說,對對對!不過,農業也是經濟工作,就看你們大才子怎么提煉總結啦……
中午,在食堂吃飯,老袁和書記鎮長開始喝酒。那時候,鄉鎮接待有規定,不能上高檔酒,一般都是扛幾箱本地產的啤酒,管夠,往死里喝。
飯局剛開始,老袁說了,小常負責下午去現場轉轉,主筆寫,小謝和我今天與河灣父母官切磋切磋酒藝。他們開始酒桌“混戰”時,常一帆領命在身,就不敢貪杯,應付幾下,溜出去在鎮政府里閑逛。
下午,和一位副書記下鄉轉了一圈。其實也沒有具體的采訪目標,開著車走馬觀花地看看。末了,總體感覺鄉村的庭院經濟不錯,房前屋后小菜園,家禽養殖,果園倒是滿齊全的。副書記很佩服,說常干事眼光毒,這一塊就是山區鎮的亮點。副書記告訴他,鄉鎮馬上就換屆了,劉書記已經干滿一屆,正想進科局。這個亮點挖掘一下,值得大書特書的。
常一帆這才聽出道道來,敢情這劉書記是有意圖的,怪不得老袁帶了三個人下來,滿重視的。
晚上簡單吃了碗面,三人起身回程。鎮里給每人塞了一個信封,常一帆不知何意,猶豫著不收。小謝暗示他收下,說這是規矩,給的是車馬費,兩百元。坐上車后,小謝伏在他耳邊小聲說,組長也有,不比我們少。常一帆心有惴惴,原來下鄉采訪還有這“貓膩”,還真是開了眼。
宿舍暫時還沒安排,常一帆暫住縣委招待所。半夜沒睡著,披衣起床,惦記著報道還沒完成,想開個夜車寫寫……
第二天,他把稿交給老袁。老袁很認真看了一遍,改了幾個用詞,贊賞道:果然出手不凡,文字功底扎實,上手快,小常你是寫報道的好料,新聞感好,思路敏銳,可以單飛啦……
常一帆被組長說得不好意思,謙虛說:哪里哪里,袁組長您才是專家權威,我是新手上路,您多指導!
老袁說,李主任早就想物色一個年輕人,水平素質高的,主要是想跟隨縣委領導下鄉。我呢,一則年齡大了,體力跟不上;二嘛,也不怕你笑話,貪杯經常誤事,主任沒少剋我。你來了就好,跟領導下鄉,就跑這一口,要開始有心理準備,主任隨時會召喚的……
三天后,報道在省報農村版全文刊出。聽大姐講,李主任專門打電話,表揚了報道組,特別是肯定常一帆;說是進入角色很快,文章很有針對性,縣委領導要求農業局總結推廣。
常一帆很興奮,但他竭力不表現出來。報社還匯來了兩百元稿費,常一帆專門請了組里同事,到小店里撮了一頓。
回程路上,小謝把他拉到一邊,說:常老師,您剛來不知道,咱們組有個不成文規矩:只要組長出面,不管有沒參與動筆,署名時他要做為主筆,不能喧賓奪主不是?
常一帆聽了,頓覺自己冒失了,考慮不周。他有些擔心,問小謝,我這次單獨署名,組長會不會生氣呀?小謝說,那倒不至于,老袁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你是新人,規矩不知無罪,以后明白了就好。
小謝說,稿費收入也是一塊,大頭還是要向著組里領導。
常一帆聽了不好意思,所幸自己把第一筆稿費請了客,要是一聲不吭揣兜里,沒準大家會怎么評點他呢。
常一帆頓感自己幼稚,社會閱歷不多,人情世故的鹽醋還是吃得太少了……
上班兩個月后,機關局通知他領鑰匙,終于分到一間帶衛生間的單身宿舍。常一帆把招待所的行李家當搬了過去,終于感到,自己在大院里有個窩了。走在機關里,腳步踏實了不少,看來人們對“家”的依賴多重要,沒有窩就意味著象一葉水浮萍,飄到哪里算哪里,腳底下是空的,缺乏踏實感!
老袁果然沒有說錯,李主任開始叫他跟著下鄉。
剛開始,他并沒向常一帆明確說是跟書記下鄉,只說跟他。去了幾次,常一帆發現,縣委辦主任其實就是書記的大秘。一般在縣里的活動會議,李主任都跟著。
那天,在中巴車上,書記跟主任交代完工作,心情很好。書記問李主任,老李,這個小伙子是辦公室新來的?
李主任說,噢,我忘了給書記匯報。這是辦公室報道組新調來的干事,叫常一帆,文字不錯。書記一下記起來了,噢,你就是那個寫河灣農村庭院經濟的作者,不錯不錯。寫報道就是要總結提煉,有高度有思路,挖掘一些工作的閃光點嘛……
常一帆慌忙表示,我會把領導的指示匯報組里,貫徹落實!
跟了幾次,常一帆遠遠的只是尾隨一大幫人上車下車,坐在中巴車最后一排;沒想到,今天書記突然注意到自己,很有些受寵若驚,緊張得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機關下車時,李主任跟他一起走到辦公室。主任說,小常干得不錯,老袁很滿意。你不能只為寫報道而寫報道,有機會多看些文件。下一段,我會讓政研室把一些文件轉你們傳閱,布置些調研課題做做。
常一帆說,謝謝主任關心。快到辦公室時,李主任停下腳步,很隨意問他,最近有跟李季一塊玩嗎?常一帆說,剛來新單位,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李季學長也忙,見面少了……
主任點點頭說,也是,年輕人多學點,沒壞處!李季要當爸爸啦,小常,你個人的事也要抓緊呵。
常一帆笑笑,說謝謝主任關心,正在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