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本書《戒了吧!拖延癥》,感覺深深地刺中了我。
我就屬于拖延癥患者,不管做什么事,總想著還有明天呢,明天做吧,又不著急,可事實上,明天又會出現新的事情,一天推一天,似乎文章中的主人公就是我自己。
早上六點半鬧鐘響了,不想起,再等等吧!等到四十起也能趕得上。結果四十起床后,廚房里做熟飯,喚女兒起床洗漱,然后她吃飯,我洗漱,通常抹完肌底液,水,乳,防曬,氣墊,就連個畫眉的時間也沒有了,可還得得趕緊去吃早餐,穿衣服。一早上忙的團團轉,家里也和打仗似的。
而解決這個事情的最好辦法,其實就是在六點半起床,多了十分鐘,不論做什么,都不用著急忙慌。
我還喜歡堆積衣服,本來這周應該洗的衣服,總想著,算了,孩子有可替換的衣服,我也有可替換的衣服,下周一起洗吧!還省水省電,瞧瞧!理由是多么地冠冕堂皇!
可事實是,堆積了兩三周的衣服,就像小山一樣,大部分的還得手洗,揉不到一半就開始胳膊酸痛,遠不如趁著衣服少,快洗快干也輕松。
年初定好了計劃,要讀書四十本,按照自己的時間來看,完全有能力讀完,可我偏偏把時間大都浪費在了追劇,刷短視頻,看朋友圈上,導致年底盤算的時候,總是還差十幾本書。
小時候一直喜歡畫畫,也特別想學畫畫,可當自己真正報了畫畫班,卻連一半的課也沒有上完,也不知道自己每日里究竟是在糊弄著誰!
以前沒錢沒時間,現在有時間有錢,卻總也完成了不了兒時的夢,歸根結底,還是做人缺乏毅力,做事老是得過且過。
學校發出通知,說可以申請市級教學能手,但前提是要自己錄一節課,一想到要錄課,自己就開始覺得麻煩,還得搜資料,還得做ppt,太累了,算了,不報了,反正教的好與壞都是這兩個班,有沒有這個榮譽又能怎樣?無非就是招生時,看著好看,聽著好聽。前段時間,讓報骨干,也不準備報,覺得還得出去培訓,培訓回來還得再講一遍,出的路費,學校也經常推遲報銷,一旦真講出了什么名堂,身上的擔子少不得又要壓下來,圖啥呢?出去培訓走了,家里還有兩個上小學的娃,作業怎么辦?誰輔導?不出去了,不報名了,累死了。教再好,不也就是這堆學生,這點工資嗎?能有什么變化呢?反正你也不準備辭職。就這樣得過且過的吧!
上午沒課,窩在家里,躺在沙發上不是追劇就是刷視頻,把喜歡的劇都追完了,還要再搜尋著看其他無甚意義的劇,動也不想動。家里被子不疊,床鋪不收拾,亂七八糟的,卻想著反正家里也沒啥人來,晚上還得睡覺,就這樣吧!
每一天每一次,自己都有諸多的借口,覺得反正就這樣了,那就這樣吧!啥也不干了,啥也不圖了。
日子只能是越過越頹廢,越過越無聊,越過越成廢柴!
唉!努力一點吧!振作一點吧!孩子!